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澳大利亞「虛擬綁架」案激增 專門針對中國留學生下手

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的中國留學生。(2020年4月22日)

澳大利亞警方提醒各大學和中國官員注意「虛擬綁架」騙局的激增。這些騙局強迫在澳留學的中國學生偽造自己被綁架的事實,並欺騙海外家庭支付贖金,此類勒索騙局被描述為「虛擬綁架」。

新南威爾斯州警方表示,這一犯罪「在整個2020年更頻繁」,並且「規模龐大」。該州總警司達倫·貝內特(Darren Bennett)星期一(7月27日)說,今年已有8名學生成為詐騙的受害者,詐騙集團淨賺320萬澳元(約合230萬美元)。新南威爾斯州有21.2萬名外國學生註冊,雪梨是該州的首府。

據警方介紹,留學生通常收到會說普通話的人打來的電話,此人自稱是在中國擁有權威的人,如大使館、警察或稅務官員。學生們被告知,除非家人支付贖金,否則他們有被驅逐或被捕的風險。

警方表示,詐騙肇事者偽裝成中國當地官員給預期受害者打電話,警告他們在中國或當地捲入了一起犯罪活動,必須支付費用才能避免法律行動、逮捕或驅逐出境。警方說,受害人真的相信自己可能有危險。

警方補充說,在雪梨的中國留學生被迫上演自己被捆綁和蒙住眼睛的照片和視頻,發送給在海外的家人。在有些情況下,敲詐者還能說服受害人不要與家人或朋友聯繫,讓他們租一個旅店房間,甚至假裝被綁架當人質來向家人親屬索要贖金。

新南威爾斯州助理警察局長彼得·瑟特爾表示,中共當局已向澳大利亞警方保證,在任何情況下,政府機構都不會聯繫海外學生索要錢財。

中國是澳大利亞大學國際學生的最大來源地,中國警告學生和遊客,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他們在澳大利亞面臨種族主義加劇的風險。

自澳大利亞今年早些時候發起國際倡議,要求對新冠狀病毒源頭進行「全面、獨立、公正」的國際調查之後,澳中關係就開始迅速惡化。

中國隨後對澳大利亞採取報復措施,對澳大利亞出口中國的大麥徵收高額關稅,並限制進口澳大利亞牛肉。

澳大利亞7月23日在向紐約的聯合國總部提交的一份聲明中說,澳大利亞否認中國對南中國海有爭議島嶼和地貌的主張,因為這不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因此是「無效的」。

針對澳大利亞的上述聲明,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7月27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澳大利亞有關言論罔顧事實,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有分析認為,澳中關係持續惡化可能會使得這種騙局數量進一步增多。

據澳大利亞警方,詐騙者通過離岸「呼叫中心式」電話操作騙局,因此讓人很難追蹤。

澳大利亞警方說,有些中國學生受害人家庭傾盡全部財力支付贖金。許多情況下,警方往往在接到報案的第二天就會找到安然無恙的受害人,而受害人常常為此感到尷尬或羞愧,不想舉報犯罪。

警方舉例,在一起200多萬澳元贖金的綁架案中,受害人的父親在交納了這筆巨款之後,才看到自己女兒被捆綁的視頻錄影。

這位父親跟雪梨警方取得聯繫後,警方只用了一小時就在該市的一家旅店中找到了這位「被綁架的」的女兒,她安然無恙。

澳大利亞國際留學生維權人士說,疫情使留學生更加脆弱,他們需要打零工補貼學業,而且國際學生無法享受澳洲政府的福利。

警方說,留學生成為電話詐騙的目標其中也有一些文化因素,有些國際學生比較孤立,與外界聯繫少,這些都使他們成為犯罪者瞄準的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此類犯罪不僅出現在澳洲,紐西蘭和美國也有類似欺詐犯罪的報導。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729/1482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