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加拿大內蒙古人憂慮家鄉 文化包容才會更強大

作者:

2020年8月20日,內蒙古一名小學生手持「外語是工具,母語是靈魂」的標語,抗議當地教育部門以漢語替代蒙語的「雙語教學」計劃。(南蒙古人權信息中心/SMHRIC)

中共當局在內蒙古強推漢語教學政策,海內外輿論譁然。一名去年從中國移民到加拿大的蒙族女孩烏蘭托婭對這一政策感到迷惑,憂慮在內蒙古的親人。有法學專家認為,當局此舉違反了中國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

自從看到新聞關於內蒙古雙語政策引發的一連串事件,住在加拿大東岸的烏蘭拖婭陷入了深深的憂慮:「特別擔心,語言是文化的靈魂,用強制手段不讓人學習母語,這太傷感情了。被這樣對待的話,那一定會抗拒的,不能接受的。」

烏蘭托婭幼時隨著父母從內蒙古移居到北京,雖然已經不太會說蒙語,但她說,現在聽到蒙語歌曲、看到蒙古語言文化上的東西都會特別感動,可能就是天然血液里流的東西吧!

烏蘭托婭說,內蒙的多數人民都是蒙、漢語都能說的,的確內蒙牧區的人不太說漢語,但這並不影響漢蒙一家親:「很多牧區是不怎麼說漢語的,如果讓他們完全學漢語,是很痛苦的,而且不太需要。那裡有很多漢人,因為各種遷徙的關係到了牧區都開始說蒙語,這種交流是沒有問題的,從來沒聽過有什麼民族爭議這方面的問題。」

不方便露臉的烏蘭托婭看著住處附近的美麗紅楓,卻憂心著在內蒙古的親人。(烏蘭托婭提供)

有分析認為,中國此舉當局是為了預防內蒙古被同文同種的外蒙古吸引,先切斷他們與蒙古國的文化紐帶,依舊是大一統政治觀凌駕歷史文化的思維。烏蘭托婭不認為內蒙古出現過任何政治分裂的因子,而哪怕是有什麼真的所謂分裂事件,也不能夠成為要剝奪整個民族學習母語的機會,更不能對整個民族做文化清洗的動作:「一個更強大的文化是有包容性的,它和不同多種的文化東西去碰撞丶吸收,會發展出更繽紛的東西,會讓自己發展越來越好。如果是單一、同一的東西,是會越來越弱的。」

曾在中國大學法學院任教、如今移民加拿大西岸的沈生則說,中國這次加大同化力度,違反了中國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甚至也違背了國際人權法。中國已簽署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和《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也支持聯合國的《原住民族權利宣言》,這些都是支持本族語言文化教育的理念。現在北京當局突然把矛頭對準一向柔順的蒙族,實在令人不解:「成吉思汗的子孫你不激怒他,他是溫順的,一旦激怒他,蒙古人不會罷休。(中國政府)他自己在國內找了敵人,國外又找了蒙古國來和他對抗,實在想不出為什麼要這樣做的理由。」

他說,加拿大重視英語、法語、漢語、印度語等不同族裔宗教文化,反而使加拿大因此更美好,中國應該更有自信地接納不同的種族文化。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912/1499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