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些熱心腸的人來說,在野外遇到有困難的小流浪,肯定是要出手援助的。
不過鏟屎哥要提醒大家,帶回家前一定要先確認一下它的身份,因為你往往帶回去的……不是狗!
幾個月前,法國一對夫妻在樹林裡遛狗,隱隱約約聽到小奶狗的叫聲。
他們尋著聲源找過去,發現是一隻棕灰色的小狗。
狗狗當時被漁網纏得結結實實,根本無法動彈。
夫妻倆見狀趕緊上去解開了漁網。
獲救的小狗砸一直在救命恩人的腳邊徘徊,萌萌噠的樣子十分可愛。
當時天氣很冷,小傢伙被凍的瑟瑟發抖,丈夫趕緊脫下身上的毛衣,緊緊包裹著,給它取暖。
感受到溫暖的小傢伙,窩在女主人的懷裡安心地睡著了。
夫妻倆在原地等了很久,也沒看到狗媽媽找過來。
思考再三,還是決定把小傢伙先帶回家照料。
來到新家後,小不點是真不把自己當「外狗」,敞開肚子大吃大喝。
等適應了一兩天,他們又著手給它洗了個澡。
不洗不知道,一洗嚇一跳。
小傢伙身上有很多黑點點,全是跳蚤,讓人直起雞皮疙瘩,好不容易才清洗乾淨。
那時候,小狗砸的體重才一斤不到。
夫妻倆當時也討論過這是什麼品種的狗,但倆人對狗狗的認知水平有限,討論了半天也沒討論出個結果。
在兩個人的悉心照料下,小傢伙成長速度極快,一天一個樣,夫妻倆越發覺得不對勁兒。
這尖嘴猴腮的,怎麼越長越不像狗了……
出於好奇,他們查閱了很多資料,也諮詢過一些朋友。
最後在一位專家那裡得到答案:它可不是狗,而是一隻小狐狸!
得知這個消息後,夫妻倆商量著要不要把它放生,但一想到這么小的孩子無法在野外生存,又軟下心來。
何況養了這麼長時間也有感情了……
於是他們決定成為它的鏟屎官,繼續養著它。
對於夫妻倆來說,就跟養小狗差不多,剛開始它只吃剁碎的肉泥,常常把肚子吃得圓鼓鼓的。
等牙齒長齊了,吃狗糧吃得嘎嘣脆,就差一場狐狸的吃播了!
和寵物一樣,小狐狸也需要定期打疫苗,驅蟲。
最重要的是,還得耐心修指甲。(不然一年不知道要換多少家具)
這小傢伙還特別粘人,帶它去戶外玩耍,一直跟在主人腳邊跑,寸步不離,生怕把它弄丟了似的。
可能在它心裡,夫妻倆就是它的爸爸媽媽吧。
小傢伙也很調皮,玩起玩具來跟二哈沒什麼兩樣,就像是個小瘋子。
要是讓它和狗狗一起玩,這傢伙不是當跟屁蟲,就是受欺負的對象。
好在它們玩鬧歸玩鬧,不會動真格,感情十分要好。
養了一個月後,小傢伙的「原形」越發明顯,體型已經和狗子差不了多少。
唯一不變的是,它還是那麼喜歡撒嬌求摸摸,而且十分享受。
如今,它成為了這個家庭里不可或缺的一名成員。
看著它開心地笑著,夫妻倆從沒後悔過救下這隻小狐狸。
有同樣經歷的還有俄羅斯的這位小哥……
2016年時,Akela在野外偶遇了一隻流浪狗。
Akela本身很喜歡狗,家裡就養了一群雪橇犬。
見到這隻身體虛弱的小狗,Akela馬上把它帶回家照顧。
小黑狗性格很好,很快跟家裡的狗狗打成一片,身體也一點點強壯起來。
不過,包括Akela在內的所有人,都認不出這隻狗是什麼品種,大概是個小土狗?
不過嘛,Akela本身也不在意品種,他正式收養了小黑狗,並起名「小怪獸」。
剛開始,一切都很完美,小怪獸既可愛,又聽話。
然而小怪獸的體型,卻越長越大。
不過,大點也更帥氣,小哥也沒當回事。
直到半年後,這貨的畫風徹底變了……
Akela:emmm,這是狗嗎?怎麼看著跟個狼一樣
小哥這才意識到大事不妙,諮詢了專家才知道,小怪獸壓根不是狗,是血統100%的北美灰狼!
北美灰狼素有最大最兇猛的狼之稱,俄羅斯境內並沒有這種狼。
隔這麼遠,也不知道「小怪獸」是怎麼跑到俄國的
不過,雖然小怪獸是匹狼,但小哥並不介意。
對他來說,小怪獸就是家裡普通的毛孩子,不是什麼野獸。
小怪獸從小和狗一起長大,對人也沒有攻擊性,像大狗狗一樣粘人又可愛。
而且,大概是因為和雪橇犬們相處久了。
感覺小怪獸的氣質也憨憨的,看著總有種二哈的范兒。
不過這些故事大家看看就得了,畢竟是野生動物……
如果在外面撿到小狐狸之類的,一定要聯繫當地的小動物保護組織,不建議大家帶回家養,真的不適合當寵物。
咱們普通老百姓,還是乖乖養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