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李亞子的「戲弄」

作者:

五代後唐皇帝李存勖,小名亞子。後世知道李亞子的人多,本名李存勖反倒不顯。李亞子本是後唐的開國君主,但是,他執意要接承大唐事業,所以後世只稱莊宗。李亞子的老子李克用,是後梁朱溫的死對頭。原本兩家對陣,後梁都占了上風,但李克用一死,李亞子出山,一上手就打得梁軍大敗,於是朱溫嘆曰:生子當如李亞子!

這一嘆,雖是抄曹操的舊稿,多少有點長輩的矜持,但曹家的天下,沒有被孫仲謀顛覆,朱家的天下,卻真的被這個小輩李亞子給掀翻了。沙陀人好武,是本分,但李亞子除了弓馬嫻熟武藝高強之外,還風流倜儻,通音律,善歌舞,會度曲。這種文武雙全的文藝范兒,是唐朝貴族的遺風,不稀罕。但是,五代時戲劇已經開始成形,原來的參軍戲,已經發展成有情節的「戲弄」,李亞子最好的,就是這一口。當日唐明皇李隆基跟梨園界廝混,還只是打鼓,到了李亞子這裡,皇帝親自粉墨登場,下場演戲了。還給自己起了一個藝名:李天下。

李亞子一心想接續大唐的事業,武功尚可,滅梁,平蜀,都戰無不勝。但是,文治功夫卻一點沒有。除了走馬放箭,就是登台演戲。跟武人有交情,跟戲子優伶更有交情。馬上得天下,是奪江山的慣例,但不以馬上治之,也是治天下,維持統治的慣例,君主下馬之後,不能走向戲台,而是走向學校,建立文官體系,提倡文治精神。文官的功用,不是歌功頌德,也不是記帳造冊,而是建設一種文治精神,建構禮制和法制體系,搭建出一種禮法秩序。沒有這個秩序,天下全靠武人手裡的刀槍維持,就是土匪世界,唯力是從。你能搶來,他就能搶去,沒有價值,沒有道德,天下就亂了。當年唐明皇雖說梨園下場打鼓,但人家文治辦的不錯,科舉取士甚眾,朝堂之上,文人宰相,當家做主,武將但有半個不字,就別想混了。可是,戲子皇帝「李天下」的天下,武人跋扈,藝人也跋扈。

天下是武墮胎血打下來的,跋扈一點,武人自我感覺理所當然,但是藝人跋扈,纏在皇帝身邊,膩膩呼呼,玩弄權柄,甚至為官為宦,武人們就有點吃味了。一個故事傳的很廣,說是李亞子在演戲的時候,連呼:李天下,李天下!一個丑角上去就給了皇帝一個耳光。所有人都傻了,只聽那個丑角說:天下只有一個,連叫兩個天下,怎麼可以?李亞子聽完,笑了。打皇帝耳光,連功勞最大的武人都別想,一個優伶做到了,能不讓人生氣?但是,另外一個故事,人們知道的卻不多。李亞子喜歡走馬圍獵,一大群人呼嘯來呼嘯去,即使莊稼地,地里有莊稼,他也不管。一次正在興頭上,一個縣令出來勸阻,李亞子要殺人,結果還是這個丑角出來,講了一通天子面子要緊,百姓死活沒關係的歪理,把個皇帝說得轉怒為喜,放了縣令。

藝人不講政治,他們無非演戲給人看。皇帝不做看客,粉墨登場,跟藝人成了同事,關係密切,理所當然。武人同袍,有戰鬥友情,但武人何如藝人有趣?喜歡演戲的李亞子,身邊多點藝人,喜歡跟藝人廝混,人情而已。自古以來,但凡專制的權力,權力核心周邊的人,都會沾濡權力,握有核心權力的人,無論賢與不肖,都難免這種沾濡。皇帝身邊的藝人,可以禍人,也可以福人。可以壞事,也可以成事。只是,這種狀況,讓文人見了覺得不成體統,讓武人見了,覺得受到了冷落。

五代是個軍閥時代,文人沒有地位,看著皇帝粉墨登場,嘻嘻哈哈,連個勸諫的人都沒有,沒有敢的。但武人感到受到冷落,就比較麻煩。歐陽修做《新五代史》,將李亞子的敗亡,說成是成於憂患,死於安樂。掉進了傳統史家以個人品質論成敗的老調子。其實,不下功夫建設文治,依舊以馬上治天下,才是李亞子的真問題。有了文治,即使像唐明皇那樣下梨園打鼓,又有誰能把他怎麼樣?

皇帝也是人,自己找樂子,其實也無不可。但是,光顧著找樂子,大事不辦,恐怕不行。稍不留神,手下的武人就會造反,那時候,不僅樂子沒了,連腦袋都沒了。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張鳴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213/1556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