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中國傳統樂器——獨弦琴

作者:
獨弦琴又稱獨弦匏琴、一弦琴,京族彈弦樂器。京語稱旦匏。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聲音獨特,溫婉優美。

獨弦琴又稱獨弦匏琴、一弦琴,京族彈弦樂器。京語稱旦匏。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獨弦琴是京族古老的民間竹製樂器。我國南方盛產竹材古代就有了用粗大的竹子製作的管形樂器,挑起竹皮為弦(俗稱篾弦),用以敲擊或彈撥,並由此使弦鳴樂器得到不斷發展。

獨弦琴起源於驃國(今緬甸),流行於東南亞各國,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南國色彩。早在公元八世紀,就已流行於緬甸、越南和東南亞各國。唐貞元十八年(802),南亞驃國(今緬甸)向唐王朝進獻樂舞,其中就有獨弦琴。《新唐書》中有載:「獨弦匏琴,以斑竹為之,不加飾,刻木為虺(Hui)首(是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張弦無軫,以弦系頂。」

這些改良大體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製作材料,多改用質量較好的棕櫚木、硬雜木或名貴的紅木、紫檀木等。二是弦琴,代之以比較規範的古箏弦、揚琴弦或吉他弦,一般用揚琴26號至30號,尤以28至29號最佳。三是加拾音器,以電聲擴大其音量,突出其音色特徵。四是根據需要改進其外形,除原本的長箱形外,增添有長條型、龍頭型等新款式。

形制古老、結構比較簡單的獨弦琴,是由琴身(共鳴箱)、弦軸、搖杆、共鳴筒、琴弦和挑棒等部分組成的。古代的獨弦琴,是用一段毛竹筒(長三尺、直徑四寸左右)的多半邊做琴體,開口部分朝下,在竹筒表面縱向挑起一條細而長、兩端不斷的竹皮為弦。經過不斷的流傳和改進,逐步增加了竹製弦弓和葫蘆形共鳴器,後來才發展成為現代的獨弦琴。

因製作的材質不同,獨弦琴分為竹製和木製兩種。

竹製獨弦琴

琴身採用一截粗大的毛竹筒製作,筒長100厘米、直徑12厘米~16厘米,將竹筒豎立於地面,順竹紋劈去2/5,所剩下的多半邊竹筒即可作為琴身。除去竹節,劈面朝下,在距琴面右端10厘米處,鑽一個穿弦小孔,內側立一竹製琴馬,琴底置一木製弦軸,在琴面左端4厘米處,鑽一直徑0.5厘米的通孔,插入竹製搖杆。搖杆上端向左彎曲、呈弓狀,下端穿過一個橫置去底的小葫蘆做的共鳴筒。琴弦左側一端通過共鳴筒系在搖杆上,弦距琴面6厘米左右,右側一端穿過弦孔,纏繞在琴底的弦軸上。使用竹製挑棒演奏。

木製獨弦琴

琴身由面板、底板和框板膠合而成。外觀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匣狀,琴面寬的一端為琴首,琴面窄的一端為琴尾。共鳴箱全長105厘米,琴首寬12厘米、高8厘米,琴尾寬8厘米、高6.5厘米,面板使用桐木製作,板厚0.3厘米左右,底板使用松木製作,板厚0.6厘米左右,框板採用紅木或花梨木等硬質木料製作,板厚1厘米左右。面板表面呈微拱形,底板的首端留有方形缺口,它既是出音孔,又便於安裝琴弦。弦軸採用木製錐形軸或金屬齒輪軸,橫置在琴首內腔,固定於兩框板之間,旋柄突出框板之外。搖杆一般使用竹製,也有採用牛角或象牙製作的,搖杆長30厘米左右,杆的上部呈彎弓狀,所以也有人稱它為「弦弓」,搖杆的下部穿有一個共鳴筒,筒為一個橫截面的小葫蘆,呈喇叭形,它既可起到音響共鳴作用,又可作為裝飾物,搖杆的下端直插在琴尾的中央部位。琴弦使用鋼絲弦或尼龍纏鋼絲弦,右端壓住琴馬、穿過琴面弦孔、纏繞於琴首內的弦軸上,左端通過葫蘆口繫於搖杆的下部。

獨弦琴最初只為詩人吟詩伴奏,後來發展為歌舞伴奏或與其他樂器合奏(尤常與洞簫一起演奏);如今多用於獨奏,亦可參加重奏或為歌舞伴奏。在民族樂隊中,獨弦琴往往作為色彩性樂器使用。獨弦琴是泛音演奏樂器,演奏手法獨特,可在一條弦上同時奏出兩個音,音色柔和優美,宜於表現悠長抒情的旋律。

獨弦琴現已改制成電擴音獨弦琴,即在共鳴箱內裝置拾音器和揚聲器(也可外接擴音設備),音量顯著增大,因而音色更加柔美動聽,更適於獨奏。

 

責任編輯: 李雨菡  來源:文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313/1567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