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國民才女」武亦姝爸爸簡歷曝光,網友炸了…

如果你看過《中國詩詞大會》,一定對「武亦姝」這個名字不會陌生。

16歲,武亦姝就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以2000首詩詞儲備量橫掃百人團,三戰三捷,最終一舉奪冠,被網友們稱為「國民才女」。

18歲,武亦姝以613分的高考成績位列上海考生第77名(總分660分),考入清華大學,入讀清華理科實驗班類(新雅書院)。

武亦姝因節目爆紅之後,很多網友發出:「生女當如武亦姝」的感慨。然而在武亦姝成功的背後,除了她自身的優秀努力,她的父母也在成長道路上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武亦姝的媽媽曾說:「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那麼,如此優秀的武亦姝來自於一個怎樣的家庭?她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是怎樣的?又會給更多的父母帶來怎樣的啟發?

  

    圖片來源自網絡 

武亦姝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母親是一名小學美術教師,父親武雷是一位知名律師,畢業於吉林大學法學院,現任國內頂尖「紅圈」律所——君合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的合伙人,曾經獲選過全國十五大優秀律師殊榮。  

    圖片來源自網絡

作為家中獨女,父母對她的培養並非一帆風順。小時候的武亦姝調皮搗蛋,不愛學習,對待作業也是敷衍了事,儼然就是老師眼裡的「問題學生」,讓爸爸媽媽頭疼不已。

直到有一天,父母帶著武亦姝去朋友家拜訪,看到別人的孩子十分愛讀書,且涉獵廣泛,就連工具書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爸爸媽媽立刻上前求教,結果朋友風輕雲淡地表示,自己並沒有刻意培養,只是因為孩子的父親是學者,媽媽是作者,家裡目之所及全是書籍。

從歷史哲學到社科文學,再到小朋友愛看的寓言童話,應有盡有。平常一家人的集體活動就是聚在一起安靜讀書,還會相互討論,分享讀書心得。  

    圖片來源自網絡

這番話讓武亦姝的爸爸媽媽深受啟發,決心以身作則,陪著女兒一起學習。

於是,武亦姝的家裡常常會出現這樣的場景,一家三口各占一地,捧著一本書靜靜閱讀。

爸爸武雷沒事就陪讀詩詞文學,帶著女兒對名著進行角色扮演、改編故事結局、一起玩詩詞接龍的遊戲,誰輸了就要做家務。後來武亦姝也回憶說,可能她的成語詞彙量就是從那個時候一點點積累的。

正是因為這樣「寓教於樂、寓教於趣」的家庭氛圍,讓小小年紀的武亦姝漸漸品嘗到閱讀的樂趣。她說:「古典詩詞中蘊含的美感和情誼,現代語言很難給人這種感覺。」

她喜歡閱讀那些深奧的古詩詞,從中感受文人墨客的喜怒哀樂、品味家國歷史的興衰成敗,對學習的樂趣陡增,也漸漸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

   alt=

    圖片來源自網絡

從小學一直到高中,這樣家庭間的詩詞遊戲從來沒有間斷過,慢慢的,武亦姝完成了她的蛻變,不僅變得沉心靜氣,還吟得一首好詩,寫得一手好字。

    武亦姝書法

武亦姝從三歲開始就學習寫字,到了五歲便開始跟著老師練習書法。長年累月的堅持讓她的字漸漸擁有了自己的風骨和特色,就連一直教她書法的老師也稱讚她,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圖片來源自網絡

愛上閱讀之後,武亦姝對書法的愛好有增無減,這份熱愛還日益延伸到漢服、雲錦、緙絲等中國傳統文藝上。

平常在家裡閒來無事,武亦姝最愛的事情也是練習書法。看著自己的書法一天比一天好,字寫的一天比一天秀氣,對她來說是一種欣慰和驕傲。

    武亦姝書法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在英國教育家托馬斯·阿諾德看來,父母的言行就是無聲的老師,自覺或不自覺的榜樣,往往發揮著強有力作用。

我們熟知的「童話大王」鄭淵潔,他的成功同樣離不開父親的教育。

鄭淵潔的父親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特別好學,每天都會看書寫字直到深夜,這讓鄭淵潔從小對讀書、寫字充滿興趣。鄭淵潔也是每天都要當著孩子的面看書20分鐘,他覺得哪怕是做做樣子也必須要做。

鄭家三代男人每天都是4點起床,全家人沒有一個睡懶覺,鄭淵潔的爸爸現在80多歲,依舊保持著這個作息,按他的話來說:要讓孩子做到,那麼自己先得做到。

  

    圖片來源自網絡

在武亦姝父母看來,真正的教育不是把孩子「丟」給各種各樣的老師,也不是把自己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而是從己做起,以身作則,時時、處處、事事都嚴格要求自己,成為孩子人生的好榜樣,這才是有智慧的父母。  

2017年的春節,央視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開播,當時16歲的武亦姝因熟背古詩詞超兩千首,圈粉無數。

一雙丹鳳眼氣質如蘭,披肩長發巧笑倩兮,站在舞台上侃侃吟誦詩篇的畫面,幾乎滿足了我們所有人對古代才女的美好幻。  

    圖片來源自網絡

在一期節目中,飛花令的主題字是「月」。

武亦姝氣定神閒地念出《詩經》中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惹得全場稱讚連連。

現場導師康震直接表示:「我佩服這個女孩,因為這首詩連我也背不下來。」  

    圖片來源自網絡

之後她更是一路過關斬將,以本季「個人追逐戰」最高分獲得者的身份進入決賽,挑戰上期擂主——北京大學博士生陳更。

攻擂戰中,她出口成章,從容不迫,原擂主陳更落敗後不由讚嘆:「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  

   圖片來源自網絡

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蒙曼這樣評價到:「詩歌的真善美是滲透到她心裡去的。武亦姝的謙遜不是裝出來的,而是有詩意在她心中,她站在那裡氣定神閒的樣子,詩意就出來了,這就是所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這個拿陸游當「男神」的16歲女孩,如芝如蘭的氣質讓無數觀者透過電螢幕幕感受到了中華詩詞之美,感慨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因此,武亦姝這個名字在一夜之間家喻戶曉。

很快,各種媒體採訪邀約紛至沓來,打著「天才少女」的名號想要簽約武亦姝,但爸爸武雷不為所動,一家人平常也是低調行事,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據說武亦姝家開了一間國學書院,父母卻從沒有借女兒名氣炒作的行為。

同樣,面對各家媒體的爭相追逐和唾手可得的名氣誘惑,武亦姝也是淡然視之,拒絕了一切媒體採訪,將所有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

她表示,自己參加比賽更多的是出於興趣,而不是為了出名:「我覺得比賽結果無所謂,只要我還喜歡詩詞,只要我還能享受到,就夠了。」

   alt=

    圖片來源自網絡

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的根在父母,言行出自家庭。

作為父親,武雷的性格和處事方式,深刻影響著孩子未來的品質。他的平和堅定,淡然處世,給予了孩子需要的精神營養,也豐盈了孩子的靈魂。

5歲開始練球、15歲進國家隊、20歲成為第一位桌球「大滿貫」獲得者的國球教練劉國梁,養出了一個年僅7歲就「喜提」青少年高爾夫錦標賽世界冠軍的女兒,優秀傳承的背後,同樣離不開榜樣的力量。  

冠軍光環的背後,壓力與艱辛如影隨形。每當女兒叫苦不迭、癱坐在地之時,劉國梁就會給她講自己年少時出征賽場的故事,講訓練時的汗與淚,講那無數個不眠不休的夜。  

漸漸的,在女兒幼小的心田裡,種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爸爸能做到的,我也行!」

爸爸努力了,能拿桌球大滿貫;

那我努力了,也能拿高爾夫大滿貫。

爸爸練球的時候很辛苦,可他堅持下來了;

那我練球也很辛苦,為什麼就不能堅持?

   alt=  

更何況,她從小就目睹身為教練的劉國梁,是如何為了「國球」的輝煌而拼盡全力,又是如何與隊員廢寢忘食,在訓練中流盡汗水。

這種榜樣式的言傳身教,就是最好的家教。  

十年寒窗苦讀,終獲金榜題名。面對外界的關注和討論,這個浸潤在書本中的女孩沒有漂浮,始終堅定,無聞前行。

「拼爹」,在當代的文化語境下好像正日益成為一個貶義詞,但就像武亦姝媽媽說得那樣:「真正的教育,其實就是拼爹媽!但教育語境下的拼爹,不是官二代、富二代的寄生和遺傳,而是比拼父母的觀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處世方式。」

「國民才女」的背後,埋藏著一個家庭的格局、眼界與見識。

烏克蘭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教訓孩子、命令孩子的時候才是教育,你們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是在教育。」

欲教子先正其身,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是最重要的助推器。孩子從父母那裡學到的品質、人格、習慣和處事態度,將會伴隨他們的一生。

父母的態度奠定了孩子的人生基調;父母的言行指引孩子的成長方向,父母如果以身作則,孩子自然會不斷向其靠近,這是教育的格局,也是為人父母的智慧。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網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320/157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