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小粉紅」是如何被培育起來的

B站推出的《後浪》2.0——《我不想做這樣的人》。

這是在徵集了26所學校的955位初中生的想法後,匯集而成的一段演講(由一名15歲女生和一名13歲男生輪流講述)。鏡頭前,兩個孩子陳述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態度:「我不想做一個拿著鋸子的人」「我不想做一個渾身帶刺的人」「我不想做一個流水線上製造出來的人」「我不想做一個隱身的人」「我不想做一個不愛國的人」……

這則視頻,在朋友圈同樣引發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一方認為這是滿滿的正能量,帶著這樣思索的年輕人未來可期;另一方則認為在這個「小粉紅」盛行的年代,很多人就是「這樣的人」,這才是殘酷的真相。該如何看待小粉紅的崛起?本文是筆者發表於2019年的一篇長文,在此重新編輯刊發,以便提供一種思考的方向和可能。

在建國70周年之際,在各方因素的作用下,中國國內連同海外華人圈掀起了一股無以名狀的愛國主義熱潮。這裡的「各方因素」,既有官方主動的積極動員,比如在國慶期間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那首不同版本的《我和我的祖國》響遍大街小巷,包括《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以及修復版《開國大典》等國慶檔電影扎堆襲來。

也有香港持續了四個多月的反修例風波這一外部因素,以及更大範圍的美國等外部因素不同程度的介入,尤其是NBA風波這一意外插曲,更是將中國國內的愛國主義推向高潮。

在這股愛國主義浪潮中,最為引人關注的,便是小粉紅群體的崛起。此一群體在抵制NBA和對峙香港暴力示威者的聲浪中,可謂存在感十足。而這裡所謂的存在感,往往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效果,也讓一些小粉紅直呼「看不懂」,比如依託於網絡對峙香港暴力示威者中的「飯圈女孩」作為小粉紅的一分子,收穫了官方的點讚認可,甚至一度登上了黃金時段的新聞聯播,但另一波小粉紅帶著抵制NBA標語自發前往深圳季前賽抗議的舉動,卻被警方約談並強令制止,激發的愛國熱情瞬間被潑了涼水。面對此情此景,新浪微博一篇教育「愛國小粉紅」的熱傳文章即批評道,「所謂的愛國民眾不懂得讀書看報,揣摩風向……外交部說嚴正交涉的時候,就衝鋒陷陣;外交部說中外交往要包容,就買票展現中國人的購買力。」

如果將小粉紅崛起作為一個現象,那麼連帶著至少需要回答三個問題:這一群體是怎樣崛起的?他們的崛起是社會疊代的必然結果,還是中共官方積極動員的結果?這一疊代對中國乃至世界又意味著什麼?

「小粉紅」是如何崛起的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這一群體是如何崛起的?尋根溯源,小粉紅這一叫法最早出自配色為粉紅色的晉江。2008年前後,該網站出現了一個以海外留學生、移民為代表的女性群體,她們看不慣某些用戶發國內負面新聞,常常抱團戰鬥。於是漸漸被炒作為「晉江憂國少女團」或「小粉紅」。女性群體、愛國主義、抱團戰鬥,幾個關鍵詞,構成了「小粉紅」最初的群體特徵。轟動一時的「大漠謠事件」,將「小粉紅」的特徵演繹得淋漓盡致。先是《大漠謠》裡將漢族設定為侵略者,這一設定挑戰了本就持有民族主義信條的小粉紅們的底線,遂發動網友進行集體抵制,最後憤然向廣電總局舉報。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這一關鍵年份里發生的幾件「大事」,某種程度上也提供了這一群體滋生的土壤。比如汶川地震、北京奧運會、中國南方冰凍雨雪災害等,一邊是天災與人禍,一邊是光榮與夢想,年輕群體的危難意識被激發,進而民族情緒高漲,並開始在網絡上與批評中國現狀的「公知」激烈爭論,以捍衛自己心中國家主權、領土的紅線。人民網輿情頻道在《「小粉紅」群體是如何崛起的?》一文中便如是寫道:「『小粉紅』是富有文化自信的一代,其在成長過程中享有改革開放的紅利,目睹國力強盛,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因而對此前所謂西方範本不以為然,對於國家模式和發展道路認同度更高,為國家幾十年取得的成就而自豪,樂於在網上傳播正能量。」

如果說一開始依託於晉江嶄露頭角的小粉紅之「抱團戰鬥」還只是深處同一平台且具有某些共同的身份標籤,比如女性、海外留學生等,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粉紅」的行事邏輯壓倒了刻板的標籤,以至於到最後,不論性別,不管是否來自晉江文學網,只要是民族主義者,只要強烈反對他人批評中國,都可以成為這個群體中的一分子。所以,參與起底林心如《我的男孩》、圍剿辱罵孫楊的霍頓、抵制趙薇電影《沒有別的愛》、抵制支持「占中」的香港藝人、2016年「帝吧出征」攻占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臉書,以及新近的抵制NBA、圍剿香港激進示威者等等,因形式邏輯的一致性,背後主力被認為皆為「小粉紅」。

所以「小粉紅」是如何崛起的,可能既有主觀的因素,也有客觀的現實。主觀因素在於,以90後為主的小粉紅群體,他們作為千禧一代中的核心,的確有著與其父母全然不同的價值理念和家國情懷,尤其是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更是容易將他們的聲音積聚起來,形成一股不可低估的能量。而客觀因素則在於,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國際上質疑、批評甚至妖魔化中國的聲音越來越多,以往中國因為實力不值一提還可以繼續「韜光養晦」,而今卻再也無法「悶聲發大財」,於是一個個「刺激——反應」鏈條就此形成——中國崛起「刺激」西方,西方隨即「反應」,西方「反應」繼續「刺激」小粉紅,小粉紅隨即「反應」,小粉紅「反應」再度「刺激」西方……如此不斷循環往復後,從2008年至今,西方的妖魔化依舊,中國繼續不斷崛起,小粉紅則繼續壯大,而且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之不斷崛起,讓小粉紅面對西方的妖魔化,越來越篤定與信心十足。

為何小粉紅崛起帶有必然性

在搞清楚小粉紅是如何崛起的之後,再來看第二個問題:小粉紅的崛起是社會疊代的必然結果,還是官方積極動員的結果?如果從港台和西方的視角看,答案毋庸諱言,因為這一群體之崛起不過是中共官方「灌輸」和「洗腦」的結果,是為現實政治服務的,所以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振臂一呼」便「應者雲集」,在干擾正常秩序的時候又可以隨時「約談喝茶」。因為在港台和西方語境下,小粉紅之愛國不過是愛共產黨的同義反覆,因為從他們父母輩開始,就唱著或至少是聽著那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歌長大的。

但其實如果暫且拋開對「中國共產黨」這一政黨先入為主的刻板成見,不難發現,這一群體的崛起並非簡單依託於官方的動員,而是社會疊代的必然結果。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現在被認為是小粉紅的這群人,他們與經歷過中國苦難歲月和文革年代成長起來的父母輩完全不同。一方面他們一出生便是中國蒸蒸日上的階段,從各方面所受的愛國主義教育也真實可感,比如一部《戰狼》,一部《紅海行動》,一部《流浪地球》,再如獲得中國好聲音冠軍的梁博的一首《我愛你中國》,都很容易成為他們的愛國主義教育課,而且效果比書本可能來得更直接有效,再加上本身經濟條件優渥,他們從小便有機會出國,見過了外國的種種之後又發現「不過如此」,反過來夯實著對祖國的認同感,這也與他們父輩腦海深處「西方月亮總比東方圓」的自卑感和仰望姿態形成鮮明對照。

而另一方面,今天的「小粉紅」是依託於網際網路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網際網路時代,人們不再因血緣、種族而聚集,興趣、政見以及看待問題的方式,才是衡量的標準,再加上網際網路本身的放大器效果,讓此前零散於各處的聲音形成了某種積聚效應。其實在網際網路蓬勃興盛之前,也不乏愛國青年和群體,只不過限於傳播手段,輿論的主導權和話語權掌握在少數意見領袖和紙媒評論人手中,而後一群體因天然的批判性故而往往會聚焦於中國的負面,比如強拆、暴力執法、黑監獄等等,在輿論場營造出了一種「中國百病叢生」的氛圍和境況,韓寒作為八零後一代的「偶像」,其對現實政治的批判性就與九零後的「偶像」郭敬明很不同,比起前者的批判,後者更願意充分享受這個「小時代」的消費和物慾帶來的快感。

也因為從出生開始就被消費主義和物質主義裹挾,所以小粉紅群體在上一代人看來,成了「垮掉的一代人」,他們刷抖音、看《延禧攻略》、瘋狂追星,在必要時候又可以以愛國之名抱團刷存在感。所以才會不斷有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感慨「兩個中國」的圖景:當下的中國社會,從上往下、從外往裡看,景色迷人,鶯歌燕舞、如日中天,風景這邊獨好;從下往上、從里至外看,破壞與墮落百出,危機與混亂並存,山雨欲來風滿樓。套用日本暢銷書作家三浦展在《下流社會:一個新社會階層的出現》一書中以日本為載體生發的感慨便是:當一個社會,上層在逃離,中層在下流,底層在淪陷時,這個社會能讓人看到希望嗎?

這樣的感慨和擔憂,並非全然沒有道理,但過於放大這種擔憂,認為小粉紅為代表的年輕人是「垮掉的一代」,可能也有些以偏概全。要知道,此一群體的崛起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在全世界範圍內不同程度發生著,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社會的疊代和變化只會越來越快。

時間倒推十年,很多人說會說80後是「垮掉的一代」,但今天繼BAT(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三巨頭,分別指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之後的TMD(今日頭條、美團和滴滴),創始人都是80後一代。在新興技術的帶動下,80後不僅沒有成為垮掉的一代,反而通過不斷顛覆傳統進而在創業大潮中占有了一席之地。站在今天的時間點上往前推十年,今天被很多人標籤化為小粉紅的一代人,或許也會讓世人另眼相看。再加上小粉紅群體本身隨著認知和眼界的變化,自身也在不斷變化中。這就如一個人的成長一樣,剛成年的時候可能是感性的、盲目的甚至是衝動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次趨於理性和思辨。而這樣的理性與思辨具體到愛國上,不是對於此前愛國的顛覆,反而是懂得了中國內生動力和文化底蘊後對於愛國的夯實。

當小粉紅成長為「中堅力量」

雖然以80後為參考可以列出很多「證據」,用以說明小粉紅並非那麼一無是處,但在很多眼見了中國如何一路走到今天的人看來,尤其是對至今依然無法走出歷史陰影的群體而言,小粉紅群體之崛起尤其是之愛國,是一種盲目的「突然愛國」,壓根兒沒搞明白「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就開始無腦地衝鋒陷陣。

基於這樣的擔憂,便引申出第三個問題:小粉紅群體的崛起以及社會疊代,對中國乃至世界意味著什麼?就像英國《經濟學人》以「千禧一代的社會主義」作為封面時,更大範圍的思考也是:這對一直以來信奉資本主義的西方國家以及未來世界意味著什麼。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千帆特別撰文說,「這是一個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在張千帆看來,愛國主義並不必然意味著非理性的情緒化,甚至即便是情緒化的愛國主義也並不必然是不好的,但盲目的愛國主義確實是危險的。「當我們主張一種理念(譬如某某主義)的時候,這種主張本身必須有清楚的意義,而不能只是一種含混不清的情緒,否則確實很容易誤入歧途並造成始料未及的後果,或為已造成災難性後果的政策失誤提供正當性辯護,使整個民族在一片『愛國』的喧囂聲中喪失正視和反省自身不足的能力。」

在小粉紅群體看來,可能愛國的「門檻」並沒有這麼高,只是一種樸素情感的表達,這種情感可能是通過轉發一條「護旗手」的官方貼文,可能是在抖音里點讚央視推出的閱兵短視頻,也可能是看到國旗被香港示威者丟入河中或焚燒的一句怒斥……他們沒有父輩們沉重的歷史包袱,故而更能輕裝上陣,成為中國凝聚力的最大源泉。

回顧歷史,當孫中山看著滿目瘡痍的中國說出那句「四萬萬中國人,不過一盤散沙而已」,可想而知民心渙散到何種地步。在百年後的今天,面對這股自下而上的愛國主義浪潮,就連西方世界都不得不開始承認,中國的愛國主義教育起了作用,雖然這樣的「承認」里還是帶著一股酸溜溜的味道,比如將焦點引入對強力「洗腦」的批判。但其實只要拍腦袋想想,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會有「洗腦」的效果,美國漫威電影是不是一種「洗腦」,街頭輪番狂轟亂炸的廣告是不是一種「洗腦」,就連火爆一時的網絡歌曲人們也不吝給它安一個「洗腦神曲」的名號,但效果歸效果,不管是電影、廣告還是歌曲,初衷並不是為了洗腦他人,而是為了影響他人。一個真正健康和先進的社會,不是去扼殺這種每天稀疏平常的「洗腦」,而是既能建設統一思想的群體,又能給予充分獨立思考的空間。

毛澤東在1957年面對著留蘇中國學生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你們的。」放在今天的中國,毛澤東的「你們」里,包含招數量之巨的小粉紅群體。尤其是隨著這一群體的急速崛起並在可見的未來繼續壯大,對中國和世界來說,都是不容忽視的存在。今天這一群體還是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若干年後,當他們成為中國社會的中堅力量,變化方才可能看得更清晰。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觀世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506/1589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