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蘋果日報》和黎智英被北京鎖定

作者:

香港壹傳媒晚間宣布,4月19日與某家"獨立第三方"訂立"不具法律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建議出售資產含台灣蘋果日報在內的旗下子公司所有股份©中央社

香港壹傳媒的創辦人黎智英以及其旗下的《蘋果日報》被北京鎖定,中共官方認為這是份異議報紙,對此《費加羅報》記者朱莉·扎格(Julie Zaugg)發表分析文章。

北京當局的不滿

《費加羅報》記者朱莉·扎格(Julie Zaugg)5月30日發表分析文章寫道,今年4月中旬《蘋果日報》刊登一張在車廂里女學童手持藍色塑料水搶對準同學頭部的照片,他們被邀請參觀警察國家安全日活動,該照片要顯示香港政府如何灌輸香港學生,引起網絡上的瘋傳,讓香港市民聯想起警察此前如何對待乘客,但這引起北京的憤怒。

香港警察局長鄧炳強迅速指責該報煽動仇恨,這也是在去年7月香港實施的新國家安全法以來規定的罪行。幾個親北京的出版物都發表了批評文章,呼籲關閉香港《蘋果日報》,親中的《大公報》指出除非《蘋果日報》不復存在,否則香港的安全永遠無法得到保證。

香港新聞工作者協會會長楊致遠指出,《蘋果日報》受到前所未有的攻擊,去年8月,有200多名警察進入該報報社,進行了長達9個小時的搜查,帶走了25箱文件。今年5月中旬,香港有關當局凍結了《蘋果日報》總裁黎智英的近5億港幣(合5300萬歐元)資產。

黎智英現年73歲,自12月以來一直被關押在有高度安全戒備的監獄中,被指控在2019年共同組織了一些有眾多香港市民參與的抗議活動,還有他還妨礙司法,幫助12名激進分子逃離香港,讓抗議活動人士租用他的場地。更嚴重的是,他還被指控與外國勢力勾結,呼籲國際社會對香港實施國際制裁,這可能使他終身入獄。

對於自去年四月以來逃往台灣的黎智賢助手馬克·西蒙(Mark Simon)來說,香港政府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讓《蘋果日報》封口,迫使我們關門,因為我們代表了爭取民主的選擇,具有象徵意義。

香港政府的企圖

《費加羅報》指出,對於香港當局來說他們要把黎智英儘可能長時間地關在監獄中,以防止他在其他抗議活動中起主導作用,目前的抗議活動還在進行,至少更加隱蔽。無國界記者亞洲分會負責人塞德里克·阿爾維安尼(Cédric Alviani)指出黎智英被污名化,當警察突然搜查《蘋果日報》的時候,他們有意讓黎智英在攝影機前戴上手銬,就是要把他描繪成罪犯。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格蕾絲·梁(Grace Leung)表示黎智英用自己私人財產資助《蘋果日報》的運作,但是現在因他的資產被凍結,這讓《蘋果日報》難以生存,她認為該報可以持續到七月。兩周前,《蘋果日報》台灣分公司停止發行印刷報紙,其股票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的交易被暫停。

馬克·西蒙表示這不是第一次《蘋果日報》及其老闆黎智英被中國政府鎖定,在2009年曾經發生對黎智英的未遂謀殺事件,而且他家的大門經常被陌生人毀壞。《蘋果日報》編輯部被人投擲自治的燃燒彈,一些員工受到威脅。

《蘋果日報》僱傭70名記者,現在很難找到廣告商,每當一家公司選擇從我們並且購買廣告時,如親北京的前特首梁振英就公開譴責,讓大多數人最終放棄投資。

《蘋果日報》確實在香港的媒體屆占據了獨特的位置。黎智英12歲離開中國大陸,隨後在香港的成衣集團佐丹奴發財,他於1995年創立《蘋果日報》採取反對北京的立場。馬克·西蒙回憶說當時從香港主權移交期限臨近,我們別無選擇,我們選擇了民主。

黎智英堅信需要保護自由,無論是人的自由還是市場的自由。米爾頓·弗里德曼和奧古斯特·馮·哈耶克這兩位經濟學先驅人士的雕像豎立在《蘋果日報》報社門前。

《蘋果日報》創刊的時間與其他香港媒體採用親北京的做法相吻合,好幾家報紙,例如《星島日報》和《明報》已被與中國政府有聯繫的公司接管,其他報紙因擔心沒有廣告收入而更加言辭謹慎,這讓《蘋果日報》迅速成長。《蘋果日報》成為唯一敢與中國抗衡,影響廣泛的媒體,分析指出《蘋果日報》主要報導醜聞和聳人聽聞的事件,能找到關於持不同政見人士劉曉波的妻子劉霞的報導,也有一位香港牙醫偷偷拍攝前來治病女性裙子下面。

抗爭的黎智英

逐漸地,《蘋果日報》更加堅定地公開自己的立場,2003年就在就行的一次香港大型遊行的前夕,《蘋果日報》在報紙的中央刊登張貼了一條標有關支持民主的標語,並鼓勵市民上街遊行,《蘋果日報》還透露了幾起政府官員的腐敗醜聞影響巨大。馬克·西蒙表示前特首董建華認為我們要對他沒有連選連任負責。

黎智英在「雨傘革命」期間,然後在2019年再次走上街頭,與年輕的抗議者們並肩遊行。香港記者協會主席揚健與表示,黎智英與反對派成員保持密切聯繫,並為民主政黨提供資金,也與美國國會議員有聯繫,這些讓他成為北京要打到的頭號敵人,北京指責黎智英利用《蘋果日報》作為推翻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工具。無國界記者亞洲分會負責人塞德里克·阿爾維安尼表示中國政府經常這樣做,因無法打擊所有不同聲音,因此集中精力恐嚇那些代表人,如同中國的一個諺語:「殺雞儆猴」。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601/1599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