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高考作文緊扣一主題 回應「躺平主義」?

2021年6月7日,中國高考語文考試落幕。圖為2018年6月7日,在中國廣東省廣州市,一名考生打著傘進入高考的考點。

2021年6月7日,中國高考首場語文考試剛剛落幕,各地作文題目立即登上微博熱搜。今年的作文共有八套試卷,包括由教育部命題的四套,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則自行命題。其中,教育部的甲卷,以中共建黨百年為導引,要求考生回顧中共黨史,以「可為與有為」為主題撰文。

香港媒體報導,今年高考雖有8份試卷、8道作文題,其實只有一個主題,即「站在中共新百年的節點上,強調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有關的作文命題似是回應大陸網上近期掀起的「躺平主義」爭議。

「內卷」與「躺平」

「內卷」與「躺平」,是當下中國90後與00後們常用的網絡熱詞。「內卷化」原本是社會學概念,形容社會重複勞作,缺乏發展契機。但近年來,「內卷」多用來形容內部惡性競爭。有網友將其描述為「在一個集團內部通過壓榨自己,極度競爭,以獲取微小的優勢」。

與「內卷」相反的是「躺平」。早前在百度貼吧曾有一篇題為「躺平即是正義」的帖子,在網上熱傳,引發難以想像的共鳴。但這篇帖子早已被刪除。

有種解釋說,如果站不起來,但又不想跪著,就只有躺平。因為生活成本太高,高房價、高物價、工作難求,遑論結婚生子。站不起來,又不想跪著,剩下來的只有躺平,維持最低生存狀態。躺平是一種無奈,躺平也是一種不屈。

據「法廣」報導,在微信朋友圈流傳的中國「躺平」詩歌流派大展,其中有詩寫道:「躺平,是為了不彎腰/躺平,是為了不下跪/躺平,是橫向的站立/躺平,是挺直的脊樑。」如果像詩里寫的這樣,還是蠻有點傲骨的!

關於躺平的表述有多種多樣,也有人從另外一種角度去看「躺平主義」,認為躺平不是躺在床上啥也不干,而是降低欲望,不再過分追求,回歸最基本的生活。

年輕人不堪重負被動「躺平」

自由亞洲電台7日刊登評論文章,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其實是因為社會高壓,不堪重負而被動「躺平」。

文中說:今年的高考作文題,大多與中共成立100周年相關,歌功頌德意味濃厚。比如北京市的作文題是《論生逢其時》。在社會分化加劇、生活成本上升、職場壓力暴增、「躺平族」應運而生的當今中國,青年人真的是「生逢其時」嗎?

文中引述一位27歲的張姓青年的話說,他在經歷過職場霸凌、人身攻擊,也經歷過連續一周加班到深夜,不堪斡旋在格子間裡的權力人情,於是,他接受了校園和社會生活的落差,最終選擇了「躺平」,回到湖南老家繼承家族企業。雖然父輩覺得年輕人就應該努力奮鬥,但他不想當白領「內卷」,覺得「躺平」沒什麼不好的。他說:「韭菜那麼多,不差我一個。」

這位張姓青年表示,「我很幸運有家庭為我提供退路,不是所有人像我被社會毒打後一樣可以自由『躺平』的,他們更多是『被動躺平』。」

報導中還援引另一位紐西蘭90後維權人士邢鑒的話說,青年一代在最適合奮鬥的年紀選擇「躺平」是無奈之舉。

他說:「我認為『躺平』是一種無聲的抵抗,是對體制不合理性、不合法性的抵抗。(在學校里)官方洗腦使大家對人生觀、價值觀有所曲解,大家在校園裡都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父母能提供經濟上的幫助。當年輕人走上社會,他們會感到社會的壓力讓他們喘不過氣來。」

邢鑒說,曾有朋友向他抱怨,學成工作後獲得的低薪資連自身的生存壓力都無法緩解,更何況反哺家庭和父母。

「躺平主義」與經濟下滑的惡性循環

對於「躺平主義」的熱烈討論,引發社會對年輕一代生存現狀的廣泛關注,中共官方試圖降溫。近日,《南方日報》在內的多家中共官媒稱,「躺平主義」是「毒雞湯」,「認命可以,躺平不行」,試圖扭轉社會輿論走向。但專家認為,「躺平主義」與經濟下滑互為因果,將形成長期的惡性循環。

據「自由亞洲」報導,華盛頓信息與戰略研究所所長李恆青認為,經濟放緩是「躺平族」誕生的重要原因。他說,年輕人的欲望驅動社會進步發展,一旦這代人失去生活動力,必將進一步導致經濟滑坡,陷入惡性循環。

李恆青表示,現在就業都沒有,中國的整體經濟形勢不樂觀,這些年輕人不躺平又做什麼?但是中國是年輕人的社會,他們在左右著經濟發展的走向,這段時間沒有那麼多收入,大家都不願意消費,不消費或者減少消費,那習近平的內循環、擴大內需的方向必定大打折扣。

李恆青提到近期的「開放三孩」政策,他認為,「躺平族」的壯大也會阻礙中國政府的人口結構政策調整,對中國社會的良性發展必將是重大打擊。

網上關於「躺平」的討論仍在持續發酵。但大量的帖子已被刪除。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大紀元記者趙鳳華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609/1603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