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腸癌來敲門,排便時,多會出現3個跡象,哪怕有一個,也要早檢查

腸道長度,約為身高的4~5倍,蜿蜒曲折。

這也導致了腸道病變比較隱匿,尤其是腸癌,早期不易被察覺。

在延誤治療的直腸癌患者中,約80%以上,是因未做直腸指檢造成的。

所以,生活中,要留心觀察腸道給出的「信號」,發現異常,及時就醫檢查。

腸癌來敲門,排便時,多會出現3個跡象,哪怕有一個,也要早檢查

1、便便形狀改變

排便後,最好多看一眼,正常的大便,呈現出圓柱形條狀。

一旦大便條變細、或呈扁條狀、槽溝狀、細條狀等,需警惕腸道癌變。

多是腸道內有腫瘤物質,壓迫糞便所致。

2、便中帶血

大便帶血,除了痔瘡,一定要警惕腸癌。

持續性、慢性帶黏液便血,血色暗紅,通常與糞便混在一起,需警惕腸癌。

痔瘡導致的便血,往往出血與大便分離,一定要做好區分。

3、排便規律發生改變

大便的次數由原來每天一次變為兩三次,每次大便結束後,會有大便不盡的感覺。

還有一部分患者,在便秘後出現腹瀉,或僅為大便開始時乾燥、末端變稀,或反覆交替出現便秘與腹瀉。

下面四類人,易被腸癌找上,希望沒有你

第一類:久坐者

長時間靜坐,缺乏運動,也是導致腸癌的因素之一。

久坐,會導致腸蠕動減弱,腸道代謝產物,易在腸內滯留,久而久之,刺激結腸黏膜和腸壁,損害腸道健康。

此外,長期久坐,機體免疫力降低,可導致內臟調節神經功能降低,對胃腸道的調節失常,使腸壁蠕動減慢,危害腸道健康。

第二類:長期吃肉者

長期吃肉,也會增加腸道癌變的風險。

有研究表明,每日食用100克紅肉,可增加17%的結直腸癌風險。

而每日食用50克加工肉製品,就可增加18%的結直腸癌風險。

第三類:有結直腸息肉者

腸癌,大多數是由結直腸息肉演變而來。

結腸息肉,是隆起於結腸黏膜表皮,向腔內突起的贅生物。

經歷正常黏膜增生(息肉)腺瘤,形成腺瘤癌變的過程,一般需要5~10年的時間。

尤其是,腺瘤性息肉者,是不可逆的,一般不會自行消失。

第四類:嗜菸酒者

研究表明:吸菸者,比非吸菸者,死於結腸癌的風險性要高34%。而在女性中,風險性大約要高43%。

國外研究發現,每天飲酒男性,乙狀結腸癌死亡率,為不飲酒者的5倍。

因此,想要保護腸道,減少腸癌的發生,戒菸戒酒,也勢在必行。

養護腸道,堅持做「二勤」,動「二處」

做「二勤」

1、勤補水

水,是使腸道保持清潔、潤滑的重要因素之一。

多喝水,可減少腸道有害氣體的生成和排出,有益腸道健康。

溫熱的白開水,35℃-40℃,是最佳選擇,胃腸最舒適的溫度。

主動喝水,補充充足的水分,可使大腸保持清潔,能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除了白開水,植物茶水,潤腸通便,排腸毒,也是不錯的選擇。

用一些潤腸排毒的小植物,搭配泡水,對於腸道健康有益。。

蒲谷丁苦苣茶,泡水代茶飲,有助於腸道排毒,改善腸道菌群,助力腸道健康。

蒲谷丁,隨處可見,被稱為「排毒草」,有助於人體排毒,此外,還可以促消化,有益腸道健康。

苦苣,是一種「藥食兩用」的小植物,其根莖,富含低聚果糖。

這是一種「不消化性」低聚糖,不能在人體小腸內消化吸收,但能夠被大腸中的微生物發酵,產生乳酸和短鏈脂肪酸,有益腸道健康。

此外,還可改善體內菌群,排毒清腸、改善脂質代謝、調節機體免疫系統,提高免疫力、促進礦物質吸收等生物活性。

這兩種,搭配在一起,泡水喝,潤腸排毒,改善便秘,保護腸道健康,十分有益。

2、勤檢查

重視腸道檢查,尤為重要。

臨床上,約80%以上晚期腸癌,是因未做直腸指檢造成的。

精確的直腸指檢檢查,可以初步的確定肛門附近、直腸是否有癌變的性質。

90%的腸癌,都是通過腸鏡檢查出來的,腸鏡檢查,是最準確的檢查。

40歲以上的肥胖人群、有腸癌家族遺傳病史、腸道息肉、熬夜久坐的人,及時完善腸癌篩查。

40歲後,每年做一次大便隱血試驗,每5-10年做一次結腸鏡檢查。

50歲後,每五年查一次乙狀結腸鏡/結腸造影/ CT結腸成像,每3年做一次大便DNA檢查。

動「二處」

1、跑步

跑步,能夠降低人們患結腸癌高達31%的機率。

即使每天跑10分鐘到15分鐘,也能夠幫助消化系統運作。

2、卷腹

卷腹,可增強腹部運動,從外在來給腹部壓力,讓便便能夠更好的排出去。

卷腹和仰臥起坐不同。

上半身和腿部,向腰腹部位置靠攏,形成一種卷腹的效果。

每天早晚堅持,先堅持50個,再慢慢的加量。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騰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620/160852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