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美軍撤離阿富汗之時 中國從阿富汗緊急撤僑

作者:
在美軍和北約部隊逐漸撤離阿富汗,阿富汗安全形勢前景不明之時,中國政府7月2日派出專機,從阿富汗撤出210名在阿富汗工作和生活的中國公民。中國公司過去20年中曾經大量投資阿富汗的礦山和基礎設施,很多中國公民也隨著中國承包商進入阿富汗工作和生活。不過隨著美軍和北約軍隊的撤離和塔利班的攻城略地,中國在阿富汗的投資和財產現在也處於風險之中,連中國公民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資料照:阿富汗和中國官員在喀布爾從直升機上運下裝有在昆都士被殺害的中國修路工人的屍袋。(2004年6月11日)

在美軍和北約部隊逐漸撤離阿富汗,阿富汗安全形勢前景不明之時,中國政府7月2日派出專機,從阿富汗撤出210名在阿富汗工作和生活的中國公民。

中國湖北省衛健委星期三(7月7日)通報,該省7月6日新增新冠(中共病毒)染疫確診病例25例和31例無症狀感染者,所有病例均為境外輸入,其中22例確診病例和30例無症狀感染者均來自廈門航空公司7月2日自喀布爾飛往武漢的一架撤僑包機。這架包機當天從阿富汗撤出210名在阿富汗工作或生活的中國公民。

美軍和北約部隊在阿富汗與塔利班作戰20年之後將於8月31日之前撤離阿富汗。隨著美軍和北約部隊的撤離,塔利班武裝分子在阿富汗也越來越活躍,甚至對阿富汗政府軍發動大規模攻擊行動,阿富汗的安全形勢也越來越嚴峻。

中國公司過去20年中曾經大量投資阿富汗的礦山和基礎設施,很多中國公民也隨著中國承包商進入阿富汗工作和生活。不過隨著美軍和北約軍隊的撤離和塔利班的攻城略地,中國在阿富汗的投資和財產現在也處於風險之中,連中國公民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中國政府上個月曾一再呼籲在阿富汗的中國公民迅速離境,而派遣專機撤僑則是對阿富汗安全形勢不看好的最新例證。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星期五(7月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由中國和俄羅斯牽頭成立的上海合作組織下星期將開會商討在美軍和北約部隊撤離後如何在阿富汗推動地區安全和穩定、促進和平與和解的進程。阿富汗的安全問題將是會議討論的重點之一。

上合組織成立於2001年,成員國除了中俄以外,還有多個中亞國家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

美國是在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聯合北約出兵阿富汗的,主要原因是當時的塔利班政權支持並庇護對美國發動恐怖襲擊的基地恐怖組織及其頭目賓拉登。20年來美國在打擊塔利班和基地恐怖組織並獵殺賓拉登的同時,幫助訓練和裝備阿富汗政府軍,給阿富汗政府提供大量的經濟和軍事援助。20年來美國在阿富汗花費上萬億美元,同時還犧牲了大約2400名官兵。

拜登總統今年4月宣布要在8月31日前從阿富汗撤出全部的美軍部隊,理由是當初美國出兵阿富汗的目標已經達成。

拜登總統的撤軍決定在受到美國兩黨支持的同時,也招致一些批評,批評者擔心美軍撤離後塔利班捲土重來,讓美國20年的浴血奮戰前功盡棄。

但是拜登總統星期四(7月8日)表示,美國當初出兵阿富汗目的不是要重建一個遙遠的國家,而是要避免911恐怖攻擊悲劇的重演以及將賓拉登之流繩之以法。他說,實際上這場戰爭早在10年前賓拉登被擊斃時就該結束了。

「我們不是去阿富汗建設一個國家。如何決定阿富汗的未來、如何經營阿富汗,這是屬於阿富汗人民自己的權利和責任」。

美軍和北約部隊的撤離,讓塔利班針對阿富汗政府軍的攻勢更加猛烈,也更加膽大妄為。這導致幾百名阿富汗安全人員和難民越過邊界,逃入鄰國塔吉克斯坦。這也讓中俄以及阿富汗的其他鄰國擔心伊斯蘭極端分子可能會向中亞國家滲透,甚至使伊斯蘭國恐怖武裝死灰復燃。

不過一個正在莫斯科訪問的塔利班代表團星期五表示,塔利班已經控制了阿富汗85%的領土,而且它不會允許阿富汗被用作攻擊鄰國的平台。

代表團中的三位塔利班官員星期五在莫斯科的一場記者會上表示,塔利班將盡其所能防止伊斯蘭國在阿富汗立足,並且將完全剷除毒品生產。

「我們將採取一切措施阻止伊斯蘭國在阿富汗領土上運作……我們的領土也絕不會被用來對付我們的鄰國,」塔利班官員沙哈布丁∙德拉瓦(Shahabuddin Delawar)通過翻譯告訴大家。

前一天,這個塔利班代表團還表示,塔利班不會對阿富汗與塔吉克斯坦邊界發動攻擊,而這正是俄羅斯和其他中亞國家特別關注的。

俄羅斯外交部星期五呼籲阿富汗衝突各方保持克制,而且俄羅斯以及俄羅斯主導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必要時會為了防止邊界地區遭受侵略而採取決定性的行動。

塔利班代表團在星期五的記者會上表示,塔利班尊重少數民族的權利,全體阿富汗公民都應該在伊斯蘭法的架構和阿富汗傳統之下擁有良好教育的權利。

塔利班代表團官員德拉瓦表示,「我們希望阿富汗社會的所有代表都來參與建設阿富汗國家」。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710/1616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