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無數父母引以為傲的「挫折教育」才是毀掉孩子的罪魁禍首

你怎麼看待挫折教育?

對於無數中國父母來說,這種教育模式才是讓孩子成才的正確途徑,這同樣也是無數父母引以為傲的教育方式,美名其曰讓孩子不要過分玻璃心,讓孩子擁有一個鑽石心。

然而,無數悲劇都在告訴我們,大部分父母使用的「挫折教育」根本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他們曲解了挫折教育的真正含義,因此孩子成為了最無辜的「受害者」。

大部分父母眼中的挫折教育就是讓孩子意識到自己並不完美,讓他們在自己的打擊中變得越發堅強,變得更加謙虛。

不可置否,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然而錯誤的方式卻讓很多孩子毀於一旦,錯誤的家庭教育讓孩子要麼自傷,要麼傷人,錯的並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對「挫折教育」的誤解。

一、你們引以為傲的挫折教育讓無數孩子有了玻璃心

你真的明白挫折教育的意義嗎?為什麼你的挫折教育總是適得其反?

大部分父母眼中的挫折教育就是不停打擊孩子,讓孩子在自己的磨鍊中變得更加強大,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此時的孩子是否能夠承受住你無窮無盡的責罵與打擊。

單從成人眼中來看,通過打擊一個人讓他認清現實,是可取的,是合理的,然而放在孩子身上未免卻太過著急。

在皮亞傑認知發展四階段論中,大部分孩子還處在具體運算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思維雖然具有一定的彈性與逆轉性,但是他們並不能全面地理解父母的真正用意。

憑空而來的打擊與否定,永遠不滿足於孩子成長現狀的父母才是孩子越來越失敗的罪魁禍首,一個合格的父母應該明白,孩子的成長不僅需要打擊,也需要適度肯定。

在受到父母的責罵與打擊時,他們的第一反應是自己的父母可能不愛自己了,是自己做錯了某些事讓父母如此大動肝火。

他們的思維總是太過純粹,太過簡單,因此很難明白這只是父母的一種教育方式,而最悲哀的莫過於,大部分中國父母並不能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感情。

他們太過於含蓄,因此在孩子眼中父母的挫折教育也只是一種自己不被愛的證據,自己無論如何都無法讓自己的父母心滿意足。

誠如《小歡喜》中的英子與母親宋倩,在母親眼中自己的不滿意與打擊是孩子成長的動力,當全班第二的英子拿著成績單回家時,母親又是一臉陰沉,只有打擊與責怪。

中國父母眼中的挫折教育核心就是,絕不滿意,永遠都還需要批評,孩子不能被自己認可,他們會驕傲自大,越打擊,孩子就會越完美,越有出息。

被曲解的挫折教育讓無數孩子變成了不被理解的「英子」,他們可能表面上順從父母,內心早已恨透了父母,挫折教育讓無數孩子擁有著不被認可的童年。

因此他們成年之後,也在不斷地尋求他人的認可,用以彌補自己童年未曾擁有的尊重,在過度代償效應下,有一部分孩子也變成了討好型人格,錯誤挫折教育下悲劇也層出不窮。

二、什麼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竟然無數父母都曲解了挫折教育的真正含義,那麼究竟什麼才算挫折教育?

至少,在目前為止,挫折教育被定義為一種讓受教育者在受教育過程中遭受挫折,從而在激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以達到使受教育者切實掌握知識並增強抗挫折能力的目的。

不可置否,大部分父母都明白要打擊孩子,也都想要孩子變得更加堅強,只是他們的忽略了挫折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循序漸進的。

他們曲解的挫折教育與真正挫折教育的區別就是是否考慮孩子的身心健全程度與抗壓能力以及事後是否與孩子交流過自己的用意,是否予以一定獎勵措施。

挫折教育並沒有錯,但是教育如果讓受教育者變得更加自卑,更加膽怯,那麼這種教育方式和真正的教育也相差甚遠。

所有教育的目的都是為了塑造身心健全,人格健全的個體,教育環境也會對人的性格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

挫折教育的目的應是使受教育者的身心更加健全,抗壓能力更加突出。

然而任何一個教育方式脫離了現實情境都會走向另一個極端,真正的挫折教育需要父母的能夠做到換位思考,及時地表達自己的用意與愛。

一味的否定一個成年人,他都無法建立起應有的自信,更別說了一個心智還未健全的孩童,否定是一種認清現實的方式,但是無意義的否定只會摧毀一個人的自我價值。

失去自我價值的人,擁有不了自信,也不會相信自己的潛能,背道而馳的教育理念也會孕育出更加失敗,更加可憐的孩子。

真正的挫折教育,並不是一味地打擊孩子,一味的否定孩子,而是在孩子受挫的時候,適當予以教育,批評,讓他自發自主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第一心理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725/1623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