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父母子女一場,我們互不嫌棄

普通人,普通的煩惱

知乎上有人提問:孩子很平庸,非常失望,該如何調整積極面對?

具體描述為:

自己對孩子太過急切,像極我爸當年的那個樣子,也是我最討厭的樣子。如何養成心平氣和看待孩子這一路走過去的印記,如何放下那份自私的執著?

評論里一片揶揄。

一邊是:請問您是清北復交,還是哈佛劍橋?

另一邊是:別慌,孩子也正愁怎麼面對這麼平庸的父母。

看得出來,面對孩子的平庸——接受,是比患得患失更加務實的態度。畢竟,中人之資是絕大多數。

題主反思到自己的急切,又希望接受起來心平氣和;有時候不甘於孩子平庸,有時候討厭自己如此強求。這些起伏不定,就是一個普通人都會有的內在衝突。

從父母角度來講,無論你是自覺平庸,還是已經成就卓著,不希望看到孩子活得平庸,可謂人之常情。

人之常情的事,就要有順勢而為的氣度。在盼兒女出人頭地這件事情上,歷經了現實與時間的打磨過程,該放下總會放下。

我們很少看到已經退休的父母,還在為子女的普通感到焦慮,反而是勸孩子要注意身體,工作別太逞強。

一個孩子從小學到大學,是身心發展最迅猛、體驗最豐富、成長最重要的十幾年;同時,父母也正經歷職業發展和完成資源積累。

在彼此的人生黃金期內,如果拿來糾結平庸的問題,影響感情也就罷了,反而可能會與期待相背或更糟。

凡事都有度,過度必有因。因為過分追求功利化,導致在過程中崩壞,這樣的教育後果,屢見不鮮。

所以,問題可能變成這樣:我為何如此在意孩子是否平庸?

你的孩子,是TA自己

不接受自己的平庸,因此寄希望於孩子不平庸,這想法在邏輯上特別說得通;但在心理上,卻是遭到了卡頓的一種外顯。

孩子可以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但不是父母生活的替代和救贖。

換句話說,如果孩子真的做出了傲人成就,多半也是TA自主發展的結果,父母充其量是沒有在道路上設置過障礙。

「懂事」的父母都樂於承認,孩子的成功源於自身的努力,而不是父母自以為是的各種鞭策。

當然,這裡不是在否定父母付出的過程,而是要覺察心理的未分化現象。

如果父母的內在把孩子體驗為自己的一部分,就會無意識按照自己的喜好來設置孩子,把孩子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需要置之度外,此時的每一句「都是為你好」都可能是「你要滿足我」。

看到網上寫了這樣一個故事:從清華物理系畢業的一個男生,畢業後放棄求職,在家蹲了三年不見人,只打遊戲,也不出門;這個從小就被窒息的「母愛」包裹,懂事又出類拔萃的孩子,莫名地廢了。

他學心理學的表姐說,這是他被壓抑的叛逆期捲土重來;比該來的年紀,爆發的更猛烈。

父親在他中考前離家出走,母親當他死了,從此孤兒寡母,含辛茹苦。

媽媽經常半夜哭著捶他房門:「你是不是想要我死?」鄰居們也習慣了這哀嚎。而他聽得到媽媽的每一個字,但就是面無表情不予回應,因為每一個字早已刻進心裡。

不是沒想過死,只是他不確定,死,是給媽媽最好的交代。而且死,也說不清自己。或者說,他沒有過自己。

弗洛姆說:「每一個人都不應該作為別人的複製品而生,擁有自我生活的權利,是人格獨立的意義」。

所以,一個人,要先是TA自己,然後由自己決定過怎樣的生活。

自我不見了,連平庸的機會都沒有。

在心理上和孩子分得清的父母,不會在親子關係中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粘連感,而會是:

我平庸,孩子也可以平庸;我優秀,孩子還可以平庸。

討厭平庸,是未曾得到該有的喜歡

承認和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庸,很難嗎?

其實並不容易。

也許正因為很多普通人經歷過社會的「毒打」,覺得做好一個普通人並不容易,才渴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人上人」。

比如,有的人從小就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父母總感覺到被周圍人瞧不起,孩子也在低自尊中生存。

好不容易等到老房子要拆遷,本來是改善生活的一次機會,鄰居都歡歡喜喜的,但這家的父母愁眉不展,認為開發商給出的條件是看他們窮人好欺負,政府也不替他家說話。

這家的孩子在父母的貶損中長大,被父母耳提面命要考上公務員,如此才有揚眉吐氣之日。

我想我們都樂於看到這個孩子真的如父母所願,通過考取來改變家庭的命運。

同時也不免憂慮,日後在公務員的崗位上,孩子內心會不會也時常被「總是有人跟我過不去」類似的苦楚所煎熬。

就像連岳在給青少年的回信中提到:

有很多家長特別偏好讓孩子考公務員,尤其是家庭環境很不好的;但公務員可能更適合家庭底子好的孩子,因為他們更能禁得起挫折和誘惑。

話很扎心,卻是真相。

富足的經濟會夯實人們的自信,貧困的環境也並非沒有希望;其中的內核是:讓孩子在父母的眼中看到光。

這光是,無論條件多惡劣,你在我眼中都是有價值和被愛著的。有了這光,貧瘠將走向普通,普通也成為更光明和更強大的前奏。

很多人正是缺少作為一個普通人被愛過的體驗,才在人生的發展中後勁不足,甚至倒退。

這項功課一直未補的話,生活中的小困難都會變成大bug,普通級別的困難都被演繹成「總有刁民想害朕」。

原因是心理上的被迫害焦慮在持續高位運行,而父母充滿愛意的目光才是舒緩張力的解藥。

知乎高贊有一則分享:筆者有一對出身農村不愛學習的普通父母,對他最好的教育是給他買了幾本《十萬個為什麼》,經常帶他到野外去捉螞蚱,看星星;對他滿篇錯誤幼稚的很多思考,父母都給與專心聆聽。他覺得,父母沒有錢,沒有地位,但給了他安全感。

他說出一句十分動人的心靈叩問:「沒有一個孩子,沒思考過宇宙。可有幾個家長,和孩子一起看過星空?」

星空可能比不上眼前的功利,可這種浩渺「無用」的東西,讓我們在痛苦時拉開了與現實的距離——拋開功名利祿,星空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這是為人父母在起點上能夠給到孩子的安全和尊嚴。

普通生活蘊含力量

平庸與否,並沒有一個標準。

比起平庸,我更想使用普通這個詞。平庸聽起來有些貶義帶點喪,還有些不思進取,結果讓人聯想到躺平。而一個普通人,對待生活的態度可以是積極的,也更符合社會潮流。

克服困難,真誠對待生活和家人,做好一個普通人,這怎麼就沒底氣了呢?

我對富翁和漁夫的故事有了新的理解。

富翁的終極理想是實現財務自由之後整日在海島上曬太陽,漁夫則表示不用那麼費力,他已經做到。

然後有人指出漁夫的盲區,你沒有錢就無法像富人一樣環遊世界。

我再續寫一下結局:漁夫發奮將漁業做大,滿世界開連鎖,但他想有空就回島上曬太陽的願望,不會泯滅。

這個願望,就是所有人對普通生活的嚮往;無論你已錢權等身,還是努力在與命運抗爭。反過來想,把普通人生過好,走向卓越的勝算也會更大。

省掉這一基本步驟,只怕成就曇花一現。

對於一個孩子最大的恩典就是,無論TA有多普通,始終能迎來父母肯定的目光。這目光會幫TA聚合成強大的自體力量,抵擋外界的一切刀槍劍戟。

父母子女一場,我們互不嫌棄

孩子永遠不會嫌棄自己的父母,不管父母有多普通。

讓我想起畫家梵谷。

在他之前,有一個哥哥還沒生下來就夭折了。在梵谷母親的心中,未出生的哥哥才是最好的,這是一種分裂狀態。

這裡的分裂,是指心理上的發育還沒有達到一定程度的整合,人生活在現實中,卻心系夭折的兒子。

梵谷的出生,並沒有將母親的目光移向自己,他本能地愛著母親,但感受不到母親,這也是他分裂的地方。

一生帶著母親的嫌棄,他住進了精神病院。可以想像,他不僅不嫌棄母親,還以患上精神病來替代表達母親的分裂。

梵谷生前和弟弟的關係最好。在他開槍射向自己的腹部自殺時,並沒有立即死掉,在忍著劇痛給弟弟的信中寫到:對不起,我連最後一件事情也沒有做好。

如果梵谷再世,我寧願他是被父母愛著的一個普通小孩。也許這世界從此少了一個偉大的畫家,但多了一份生而為人應得的被看見和尊重。

父母接受孩子的普通,不過分要求成功,就沒有在製造分裂;就會贏得孩子的尊重,當然不存在彼此嫌棄。

無論大人孩子,可以不必成功,但也不必躺平;有必要的是,了解自己是什麼人,想活成什麼樣兒,然後專注自己。

專注自己的過程使自我確定感增強,結果可能是繼續普通,或者不再普通。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731/1626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