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1967年的春節是最革命的春節 到變態程度

—革命化春節

作者:

1967年的春節漸漸臨近,和家人團聚的日子終於要到來了。師傅們喜上眉梢,有的把給老婆娃娃的禮物也買好了,不時拿出來擺在床上看看;有的天天在盤算幾號買票、幾號在北京中轉、幾號到家。

人倒霉喝涼水也塞牙。那年的1月25日,《解放日報》以「革命造反派來信」的形式發表了春節不回家的倡議,報社配發的評論宣布:「春節算得了啥!我們無產階級革命造反派最盛大的節日來到了!」

黨報說,18歲的上海玻璃機器廠青年工人章仁興,正是發出「廣大革命群眾要求」的第一人。他投書《解放日報》,在全國最先發出倡議:「在兩條路線和奪權鬥爭進行得這樣尖銳激烈的時刻,我們怎能丟下革命和生產,回鄉去過春節呢?不能!不能!堅決不能!」

這封來信在廣播上一播送,師傅們心裡就一驚:別他媽的咱們也回不了家吧?有的師傅背後在罵:「哪來的章仁興這個小圪泡?存心害人!」

從這一天開始,全國各地的報紙紛紛刊登所謂「讀者來信」和「倡議書」,開足馬力大造輿論。《人民日報》也刊登了「五十七個革命造反派組織聯合發出的破除舊風俗,春節不休假,開展群眾性奪權鬥爭」的倡議書,裡面如此寫道:

「『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我們要大破大立,圍繞春節,大造幾千年來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的舊風俗、舊習慣的反!大立無產階級的新風俗、新習慣!大立大樹毛澤東思想的絕對權威!什麼敬神、拜年、請客、送禮、吃喝玩樂,都統統見鬼去吧!我們工人階級從來沒有這些骯髒的舊習慣!我們有的是改造舊世界的力量!我們有的是砸爛一切舊制度的革命造反精神!地主階級、資產階級遺留下來的糜爛貨色,我們要連根剷除,徹底焚燒!我們是舊世界的批判者!我們是新世界的創造者!讓我們在全國無產階級革命造反派大聯合、展開奪權鬥爭的關鍵時刻,度過一個最最具有歷史意義的春節!」

僅僅4天之後,中央便「順應」「廣大革命群眾的要求」,發布了春節不放假的通知。

師傅們一下子就像掉進了冰窖里,心裡拔涼拔涼的,有的人甚至死的心都有。我的班長大老謝,父親有病,連他自己都說,見一面少一面了。妻子每次來信都說,老人天天都在念叨他,就怕熬不到春節了。國務院的決定一公布,謝師傅就暗自落淚,怨自己的命不好。還有那些結婚沒幾年仍慾火焚身的哥們,痛苦地臉都扭曲變了形。

誰能理解分居之苦?那些年輕的夫妻們,不如牛郎和織女。牛郎和織女每年七夕還能鵲橋相會一次呢?

《人民日報》說,取消探親假是「根據廣大革命群眾的要求……」,究竟是哪些人要求的?違背人倫道德呀!

在中央順應「廣大革命群眾的要求」,發布了春節不放假的通知後,北京火車站的宣傳車就開始反覆廣播該通知。許多準備回家探親的人,立刻到車站售票處退票。電建公司的一個幹部,從包頭回杭州,在北京轉車時聽到廣播,立刻換了返回包頭的車票。

革委會籌備組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立即通知全公司職工,今年春節不放假。並與時俱進地宣布了春節「五不准」:即「不准放鞭炮、不准燒香拜佛、不准滾龍舞獅、不准大吃大喝鋪張浪費、不准賭博!」「過年不許說『恭喜發財』,只許說『祝您今年見到毛主席』」。持續了十餘年的「革命化春節」從此拉開了序幕。

406工地一進大門的橫幅上寫著「過革命化春節!」「三十不停戰,初一堅持干!」

那年春節前,為了穩定工人的情緒,電建公司革委會籌備組天天組織工人們討論過「革命化春節」的偉大意義,暢談向「走資派」奪權的豐碩成果。

土建工地每次開會,總要布置一些人進行典型發言,周麻子的豪言壯語全是從報紙上學來的:「移風易俗過春節,大年三十不歇腳。」「干到臘月二十九,吃完餃子初一早晨就動手!」「讓一切什麼敬神、拜年、請客、送禮都統統見鬼去吧!」

一天晚上,周麻子看電影回來,發現褥子濕的就像水泡了,他氣急敗壞地罵,但就是沒人吭聲。

那年,包頭市的街頭沒有喜慶祥和的過年氣氛,只有「中央文革小組來電」「一月革命萬歲」「砸爛××的狗頭」「火燒、炮轟、揪出×××」之類的標語和大字報。

工地上貼滿了紅紅綠綠的標語:「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過一個革命化的春節!」所謂「革命化」,就是不讓百姓過年。那時的領導一個比一個左,一個提出「大戰十天不休息」,另一個就提出「大戰二十天,除夕晚上干通宵」。即使有個別領導尚存一絲憐憫百姓的心思,也不敢表露出來。

那時,很多男的干到腰肌勞損、女的累的子宮脫垂。記得有個老工人說:豬吃飽還要打個盹呢!結果被打成「壞分子」批鬥。

為了讓大家牢記萬惡的舊社會之苦,那年除夕夜,食堂弄來野菜、樹葉、草根,再加上麩皮、豆餅之類的東西煮成粥,讓全體職工品嘗。那天晚上廣播裡放的是革命芭蕾舞劇《白毛女》的插曲,「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把人們一下子帶進了萬惡的舊社會。

土建工地劉書記說:「組織大家進行憶苦思甜、吃憶苦飯,最重要的是吃出階級感情來。」為了培養階級感情,在吃憶苦飯的同時,還布置老工人訴苦。控訴舊社會地主、資本家的罪惡及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從而告誡大家「要想舊社會的苦、新社會的甜,要想到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的人民還在受苦受難。」

文革十年間,呼市包頭最典型的春節場面是:一家人圍坐在毛主席像下吃年夜飯。飯前,要召開一次「鬥私批修」的家庭會。做父母的會放下架子,和子女相互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兒女也可以向父母「開炮」,最後全家人把思想統一在「一切革命隊伍里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的光輝教導上來。時鐘敲響12點,「爸爸同志,媽媽同志,春節好!」子女常常這樣給父母拜年。

初一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全家人高舉「紅寶書」,面向毛主席像,合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和其他語錄歌,最後敬祝偉大領袖萬壽無疆。春聯還是照貼不誤,但傳統的吉祥語言不見了,代之以「翻身不忘共產黨,幸福不忘毛主席」「東風浩蕩革命形勢無限好,紅旗招展生產戰線氣象新」之類的政治語言。鄰居們之間拜年鞠躬拱手的老禮不見了,「恭喜發財」之類的吉利話沒有了,見面只是握握手和道聲「過年好」或「春節好」。「祝你今年能夠上北京,見到毛主席」也是常用的祝福語。

聽舅舅說,得勝堡年關將近時,公社大隊也要掀起「革命」高潮,開廣播大會宣傳當前大好形勢,或開大會批鬥「牛鬼蛇神」,把「階級敵人」召集起來訓話。要他們在春節期間老老實實,不准亂說亂動。

大年初一頭一天,家家戶戶都被村委會的大喇叭喚醒:「老少爺們兒,該上工了。」於是大家都拿著工具慢騰騰地走出來,等待生產隊長分配任務。雖然冬季地里沒營生,但是為了展示「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展現人們高昂的革命熱情,讓群眾過一個「革命化春節」,村幹部們還是能想出怪招的。而眾多怪異事情中,最荒謬的就是「運雪到田」了。

村幹部們發動大家把積雪全都運到田裡,當作是給農田澆水,有的地就在御河邊,莊稼用水方便得很。這種做法,按照現在的話說就是「折騰」,但在那個年代裡,這種「折騰」事兒並不稀奇。

過年貼春聯,是千年的習俗。農民雖然窮,仍要買張紅紙,請人寫幅春聯,貼在門上,沾點喜氣。但寫春聯的人不敢自編,只能照抄領袖詩詞和革命口號。

大同縣正月里的社戲、娛樂活動也都革了命。民間許多歡慶春節的傳統活動和儀式,如扎花燈、舞龍、耍獅子等,都銷聲匿跡了,取而代之的是革命樣板戲。高蹺上的英雄好漢、才子佳人變成樣板戲裡的楊子榮、李玉和、李鐵梅、沙奶奶、阿慶嫂。

那些年的春節,冷冷清清。沒有鞭炮、沒有團圓的年夜飯、沒有聯歡會,只有革命的紅旗滿天飄。收音機里只有樣板戲和鋼琴伴唱《紅燈記》。不知道有多少個家庭是在妻離子散中度過的,孤獨無助、寂寞難耐、憂心忡忡、失魂落魄,是那個年代的特點。人們都在心底深深地懷念那些曾經愉快幸福的春節。

2013-06-01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831/1640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