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無癖,不可交」:有這幾種「癖好」的人,並非俗人,值得深交

01

明朝的張岱曾有言:「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

一個人要是沒有癖好,那我們就不該與之交往。不是因為他做人有問題,而是因為他為人不夠真誠。

一個人要是沒有缺點,那我們就不該與之有關係。不是因為他做了什麼壞事,而是因為他為人不夠真實。

癖好和缺點,這兩者看似有問題,可實際上卻是一個人「真實」一面的體現。

試想,一個人缺點明顯的人,和一個完美無瑕的人,你認為這兩個人誰更「實在」一點?

毫無疑問,絕對是有「缺點」的人更實在。因為這世上並沒有完美的人,每個人都存在自己的缺點。如此,那些看似完美的人,實際上不過是「虛偽」到極致的人罷了。

跟過分虛偽的人交往,這不僅會讓我們深陷困境當中,還會引狼入室,被人坑了都不知道。

所謂「虎豹不堪騎,人心隔肚皮。」

你做人特別講道義,可別人卻對你的「真心」視而不見。如此,這般沒有感情的人,根本不值得與之交往。

在生活中,有這幾種癖好的人,他們並非俗人,值得我們與之深交。

02

崇尚「安靜」的人,值得深交。

喧鬧的世道當中,最稀缺的,並非是錢財,而是「安靜」。安靜的心,當配安靜的人,讓生活多了寧靜,少了爭吵不休。

年輕的時候,每個人都認為做人「吵鬧」一點比較好。可他們不知道的是,做人不安靜,那他就容易犯錯,甚至走了歪路。

況且,一個成熟的人,他絕對不會過分大吵大鬧。因為他明白,明鏡守心,讓內心的那一片淨土多些純淨,少些污垢,方能使人越活越有內涵。

從某個方面來說,那些「安靜」的人,他們其實是有內涵的人。

就拿鑽研業務這件事來說,你認為性情火熱的人和安靜的人,他們誰的鑽研效率最高呢?毫無疑問,絕對是安靜的人鑽研效率最高。

靜,用老子的話來說,便是「天下之正」。越是感覺到躁動的時候,越是要靜下來。越是感覺到失去控制的時候,越是要靜下來。如此,安靜之人,他們的自控力是特別強的。

03

喜好「閱讀」的人,值得深交。

在如今這個「全民學習」的時代裡面,讀書已然成為了每個人都不可忽略的一件事。

別總認為讀書是學生的事兒,有些時候,哪怕我們到了七八十歲,也要多讀書。為何?因為讀書能夠涵養人的心靈,能夠與智者對話,充實我們的頭腦。

大多人會說,讀書又不能賺到大錢,我們為何要讀書呢?其實,我們唯有將所讀到的「有字之書」和人生這本「無字之書」結合在一起,我們才能活出該有的樣子。

有了「有字之書」而缺乏了「無字之書」,那這個人就是書呆子。而有了「無字之書」卻遺漏了「有字之書」,那這個人就是莽夫。

做人,過分呆板不好,過分魯莽也不行。這個時候,我們就該「知行合一」,把讀到的東西運用到生活當中,讓生活多些詩情畫意,少些枯燥無味。

對於那些喜歡「閱讀」的人,我們要與之交往。因為他們本就是「高雅者」。

04

習慣到處「旅行」的人,值得深交。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布衣亦可傲王侯。」

我們讀了無數的書,那就該多去看看現實的世界。唯有將書中的世界和現實的世界結合起來,我們才能擁抱更美妙的人生。

有些人從書本上了解到「江南風光」的美好,可他卻沒有親身去觀覽過,這不就是遺憾嗎?

有些人從畫卷中了解到「北國風光」的秀美,可他卻沒有去感受一番,這不就是人生的缺失嗎?

那些喜歡到處旅行的人,他們有了一顆探索世界的內心,也有了擁抱偌大世界的想法。這樣的人,他們走遍了山河,看過了春夏秋冬,眼中容納了天地,心中感悟著人生。

如此之人,值得深交。

05

那些做事「適度」的人,值得深交。

茶,需要用「適度」的內心去品味,不能太急,也不能太慢,剛剛好就可以了。

飯,只需要吃七分飽就可以了,不能太餓,也不能太飽,擁有適當的營養就夠了。

朋友,只需要交知己二三就夠了,不要太多,也不能一個沒有,能相互傾訴便好。

這便是「適度」的智慧所在。可如今社會的很多人,他們都走向了偏激。

貪婪的人認為,賺錢越多越好。怕死的人覺得,壽命越長越幸福。習慣減肥的人認為,自己越廋越美麗。

其實,做人走極端,不會有什麼好的下場。過分貪婪,只會來得快,去得快。過分怕死,只會怕什麼,來什麼。過分消瘦,只會引發疾病。

相反,那些「適度」的人,他們懂得「知足常樂」的道理。如此,跟他們相處,你會多了安穩之感,而不會有任何後顧之憂。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舒山有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906/1643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