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生最好的活法:寡

古人云:「寡言養氣,寡慮養神,寡慾養性。」

少說有益中氣、少思有益精神、少欲有益品格。

人生最好的活法,是一種簡單寡淡。

讓心靈安寧,讓自己平靜,才是一個人最好的境界。

1

寡言,是內心的強大

古人云:沉默是金,雄辯是銀。

在這個世界上,那些講話越多,越聒噪的人,其實內心往往越脆弱。

那些保持沉默,不屑爭辯的人,才是真的強大。

宋朝宰相呂蒙正,從小家貧,中了進士之後,因為皇帝賞識,沒過幾年就升任參政。

下朝的時候,有人在背後譏諷他:一臉寒酸樣,也配參政嗎?

他卻假裝沒有聽到,頭也不回往前走。

身邊的同僚憤憤不平,想要回頭理論。

他拉住同僚說:不必理會,他怎麼說是他的事,與我又沒有什麼損傷。

身邊的人為之折服,說他將來必能當宰相!後來,他果然做到了宰相。

莊子說:大辯不辯。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是不需要爭論的。

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自己的時間要花費在哪裡。

這樣的人,內心自有一份篤定。

不必在意別人說什麼,人生幾十年,活出自己,才是最好的修行。

2

寡慾,是靈魂的安寧

荀子說過這樣一句話:「欲惡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則必爭矣。」

人的欲望是無窮的,但是外界的物質卻是有限的。

一個人一旦對自己的欲望不加節制,很容易陷入無休止的爭鬥之中。

時間久了,很容易招惹災禍。

任順帝大將軍的梁冀,在當官的時候,利用職務之便,四處搜刮錢財,聚斂財富。

一時之間,民不聊生,百姓都身處水深火熱之中。

他貪財如命,總攬朝政後,他打著皇帝的旗號,指派親信對全國財富進行普查,將富貴之人的名字地址通通登記,隨後抓住目標加以陷害,為斂錢財不折手段。

一時間,朝野大亂。

漢恆帝對此也早有耳聞,一直忍氣吞聲,後來實在因為幾件事忍無可忍,便決心將其治罪。

梁冀在面臨精兵圍剿時,自知大禍將至,被迫服毒自殺。

古人說:知足者富。

真正的富足不是物質的豐饒,而是內心的滿足。

作家蔡瀾有一次在印度旅行,老太太天天給他煮雞吃。

他說自己要吃魚。

老太太一生都在山上生活,表示自己沒有吃過魚。

蔡瀾拿紙畫了一條魚給她,說:「你沒有吃過真可惜呀。」

老太太望著他說:「先生,沒有吃過的東西有什麼可惜呢?」

人的肉身是有限度的,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沒法享受的東西。

生活的本質,絕非是滿足物慾,而是更好的享受生活,珍惜當下。

內心寧靜淡然,才是人這輩子最大的福分。

3

寡慮,是精神的減負

古人說:「絕思慮,守精氣,養神之道也。」

人不能不思考,但是也不能思慮過重。

人生的很多事情,其實都是毀於想太多。

后羿是古代著名的神射手。

平日裡百步穿楊,百發百中。

某日,夏王召見,希望看他射箭。

並且許諾,射中了賞賜百金,射不中則要挨罰。

后羿聽了之後,心中焦慮不已,再也沒法屏氣凝神。

神射手最終脫靶。

這種情形我們生活中經常發生。

越是焦慮,越是重視,越容易出問題。

當時不雜,面對唯一可以把握的當下,大腦一定要保持清明。

不要被無謂的想法干擾自己,不要被內心的雜念絆住。

曾經有人向馬祖禪師請教如何修行,馬祖禪師答:飢來吃飯,困來眠。

這個人就很奇怪,說,其他人也是這樣做的啊,難道他們和你一樣用功?

馬祖回答說,不是的,他們吃飯的時候想著睡覺,睡覺的時候想著吃飯,而我,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所以不一樣。

很多時候,我們感到焦慮,就是因為腦子裡同時裝了太多東西。

專注當下,把手頭的事情做好,就是一個人最大的修行。

老子曾言:少則得,多則惑。

很多東西,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

言少事少,慮少憂少,欲少禍少。

人活到極致,就是寡與少。

唯有如此,人生才能擺脫負累,自在從容。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儒風大家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922/1650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