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孩子最大的幸運,就是遇到在乎自己的父母

精讀媽:做一個在乎孩子的父母,給予他理解和支持,回應和安慰,接納和看見,讓孩子和父母形成親密關係,建立內在的安全感。

最近,看到一個讓人淚目的新聞。

河南開封的一位張先生,出門打工前答應女兒回來帶她看鴕鳥,但工作半年,卻沒掙到錢。

囊中羞澀的他不想看到女兒失望的樣子,悄悄提前回家,用稻草學著鴕鳥的樣子把自己裝扮起來。

早上,剛睡醒的女兒,聽到院子裡有叫聲,跑到院子裡,驚訝地發現院子裡竟然有隻鴕鳥。

鴕鳥一步步向女兒走來,脫掉身上的稻草,女兒發現是爸爸時,激動地在爸爸的臉上親了一口。

跟在後面的妻子哭得稀里嘩啦。

不少網友也被這位父親破防了:即使身無一文,即使生活的重擔把他壓得喘不過氣,但他卻始終沒有忘記對女兒的承諾,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實現女兒的願望。

當女兒看到鴕鳥的那一刻,她的內心就已經穩了,因為她確信,她這一生有一位真正在乎自己想法的父親相伴。

在乎孩子的父母,能聽見孩子的心聲,看見孩子的情緒,理解孩子的想法,信守對孩子的承諾,讓孩子的一生都被父母溫暖的愛滋養。

在乎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富養。

遇到在乎自己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幸運

知乎上有人提問:被家人在乎是一種什麼感受?

一位網友回答到:

父母的在乎會讓你如沐春風,有被重視的感覺。讓你覺得自己是很重要的,是被別人需要的,自己的價值似乎得到了體現。使你的心態輕鬆、自在、滿足。

父母看見孩子的想法,孩子就會確認自己是有價值的,孩子就能很好地發揮內在的潛力,成為最好的自己。

紐約華裔設計師吳季剛(Jason Wu),小的時候特別喜歡漂亮的芭比娃娃,為此,他遭到了很多老師和同學的嘲笑,這讓他一度狂躁和痛苦。

母親知道後,通過仔細觀察和深入溝通,發現他喜歡的是芭比娃娃的漂亮衣服。

母親沒有像他人一樣對他否定和鄙視,而是一邊鼓勵他堅持自己的喜好,一邊專門送他去學習服裝設計。

母親的支持,讓他一路走到了成功,他說:

「母親比我更了解我,她陪我熬過苦苦掙扎,尋找認同的少年期。她一早洞悉,兒子是個不同的小孩。」

母親只有在乎他的感受,理解他的需要,尊重他的內心,才能最終發現他的與眾不同。

如果母親當時只看重自己的面子,強制他放棄自己的喜好,也就沒有了他後來的成功。

孩子最在乎的是父母的關注,欣賞和評價,確信自己被父母在乎的孩子,能建立內在的安全感,會始終擁有被人關注的自信。

被父母在乎的孩子,能活成生命里的一道光。

不被在乎,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大暴力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一剪芳華》裡的康寧郡主,在大街上遇到混混被捕入獄一天,回家後,父親和繼母無一人關心她去哪兒了,而是急著讓她和權貴訂婚。

傷心的康寧失落地對丫鬟說:「自己一天一夜都不知去向,整個駙馬府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就算那天我死了,估計也沒有人在乎吧。」

不被父母在乎的孩子,即使父母健在,錦衣玉食,也如同孤兒一般,內心空洞荒涼。

《歡樂頌》裡的樊勝美,一位妥妥地光鮮亮麗的上海白領,然而,這樣光鮮的外表下裹著是孤苦無依的內心。

從小到大,父母從來沒有在乎過她。

不管她月工資多少,父母都要讓她承擔哥哥買房的首付,就算沒錢交房租,父母讓她省一省把錢寄回家,養活哥哥一家。

哥哥因為涉黃在外流浪,母親心疼得掉淚,卻從來沒問過她,在外難不難,辛不辛苦。

父母的情感忽視,金錢的勒索,讓她極度沒有安全感,敏感,自卑。

家庭的壓力,讓她渴望走捷徑來改變現狀,急功近利,從而導致情路坎坷,生活艱難苦澀。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父母的忽視,就是在孩子的內心戳了一個黑洞,讓孩子的一生都在其中苦惱掙扎,無法獲得輕鬆自在。

在乎,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兒童精神病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說:

撫養一個孩子成長為情感健康、可與他人形成健康聯結的成人,需要父母給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動、共情和持續的關注作為燃料。

父母關心孩子的情緒需求,看見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就是和孩子之間進行的共情互動,讓孩子一生都活在幸福之中。

1、捨得花時間陪孩子,是在乎孩子的開始

曾經,沙溢在社交平台發長文,談及自己對孩子陪伴的感悟:

他認為陪伴孩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甚至不惜推掉自己的工作,犧牲一些機會,也要花時間陪孩子。

因為在沙溢看來,陪孩子的時間,不能減少,孩子的有效陪伴時間,只有短短的幾年。

兒子去上課,沙溢全程陪同,甚至為了不耽誤兒子學習,自己坐在樓道里等,除此之外,沙溢也經常在家陪孩子寫作業和外出陪孩子去玩耍。

雖然陪伴兒子的過程,輔導作業會有生氣,會發火流淚,但這些陪伴過程成為沙溢和兒子共同難忘的時光。

父母捨得花時間和精力陪孩子,就是最深情地告白孩子:你的成長我在乎。

2、信守承諾,讓孩子知道自己被重視

今年六一,一位身著裙子打扮妖嬈的爸爸走進了孩子的幼兒園,參加六一活動。

原來,兒子回家告訴他,幼兒園這次六一主題是「母親節」,要求每位媽媽參加,他一口答應下來。

作為單親爸爸的他,為了不讓孩子失望和遺憾,不顧旁人的眼球毅然決然地穿上了裙子。

父母想方設法履行自己的諾言,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是值得被愛的。

3、尊重孩子的想法,讓孩子知道自己被接納

90後明星王一博因《陳情令》爆紅,但他最厲害的卻是跳舞。

初中的王一博很喜歡跳舞,要求媽媽給他報舞蹈班,參加全國頂尖街舞大賽,後被樂華挖掘為練習生,為了讓自己的舞蹈更上一層樓。

13歲後,他便放棄學業,到韓國進行專業的舞蹈訓練。

初中輟學遠赴國外跳舞,估計大多數的中國父母都難以接受,但王一博的父母選擇支持他的想法,允許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父母的支持,成就了現在的王一博,成名後的他哭著告白父母:「爸爸媽媽,從小你們這麼支撐我,我喜愛跳舞,你們就讓我去跳。

感激你們,我才有了今天。從小到大,我也沒有說過一句我愛你們,爸媽我愛你們!」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生命力只有一種。

被看見就會變成好的生命力,比如熱情、創造力、愛。

在乎孩子的父母,會蹲下身,傾聽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選擇,把選擇權交到孩子手中,自己則退到幕後,默默地支持孩子前行。

心理學家鮑爾曾提出著名的依戀理論:早期與父母的依戀如何塑造餘生的人際關係。

他指出:嬰兒需要通過與父母產生緊密的依戀來確保自己能生存下來,孩子依靠父母給予的安全感,可以探索環境和學習。

做一個在乎孩子的父母,給予他理解和支持,回應和安慰,接納和看見,讓孩子和父母形成親密關係,建立內在的安全感。

小時候建立的安全感,孩子長大後才能和世界好好相處,才能調動全身的能量,努力地向世界探索,爆發生命的小宇宙,活成生命里的一道光。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爸媽精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06/1655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