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長期缺愛的人,身上有這1種跡象,藏都藏不住

作者:
願我們都能在關係中擁有被愛的幸運,以及愛人的智慧,並在愛與被愛的體驗中,收穫內心的鬆弛,關係的圓滿。

 

01

我的朋友小美,在關係中特別沒有安全感。

日常相處中,她經常會對別人的一言一行妄加猜測,胡思亂想。

結果常常陷入糾纏內耗,令他人感到很無奈。

上周末跟她一起吃飯。

我出門晚了,路上遭遇塞車,遲到了半小時。

儘管已經提前跟小美打了招呼,但她還是連續給我發來好幾個信息:

「你是出什麼事了嗎?」

「你是不太想見我嗎?」

「你是不是在生我氣?」

當時看著她的信息,我感覺特別頭大,因為事情完全不是她想的那樣。

後來我不得不給她回十幾條語音做詳細解釋,才終於消除了她的疑慮。

吃飯期間聊起跟她男友相關的一件事,小美順手給男友發了個信息。

結果等了1小時,男友沒回復。

儘管知道男友在加班,但小美卻坐立不安起來。

她開始頻繁地看手機,連吃飯也變得心不在焉。

過了1小時,男友依然沒回復。

小美徹底坐不住了,拉著我開始分析男友:

他是不是不在乎我了?

他是不是外面有人了?

他是不是要拋棄我了?

說實話,我當時被小美問得連飯都吃不好,心裡挺不爽的。

於是我沒好氣地回了她一句:「他不是在加班嗎,你能不能消停一會兒?」

感受到了我的不耐煩,小美往後靠了靠,垂下了頭:

「其實,我也知道是自己過於敏感了;

可我就是忍不住會胡思亂想,擔心他會出什麼事情,或者不要我了。」

總擔心別人出意外,或擔心別人嫌棄她、不喜歡她,甚至拋棄她——

這就是小美在關係中的「不安全感」

02

吃完飯以後,我忍不住把我的感受告訴小美:

「你知道嗎?跟你相處,我感覺挺有壓力的。「

「為什麼?是我哪裡做得不好嗎?」小美頓時緊張了起來。

「那倒不是。而是我擔心自己的話語或言行會刺激到你,引發你胡思亂想。

這個時候,我就要花很多時間精力向你解釋,我感覺挺累的。」我解釋道。

「我男友也經常這樣說,說我太過敏感多疑。」小美嘆了一口氣。

那天下午,我們一起聊了很多,小美跟我說起了她小時候的經歷。

小美的媽媽是個特別擅長給孩子製造恐慌的人。

在小美成長中,媽媽對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

「你再怎樣怎樣,我就不要你了/我就把你扔了。」

每每聽到這樣的話,小美內心「被拋棄的恐懼」都會立刻被喚起:

她會幻想自己一個人,被孤零零地遺落在街道上,沒有親人朋友。

基於這份恐懼,小美會立刻向媽媽妥協,懇求媽媽不要拋棄自己。

唯獨有一次,她跟小夥伴玩得太嗨了,沒聽到媽媽叫她回家吃飯。

結果媽媽真的把門鎖上了,小美一個人在門外哭了好久好久……

後來媽媽外出務工,將小美留在外婆家裡。

但媽媽從來不跟小美告別,總是趁小美不注意的時候,悄悄走掉。

這樣一種習慣性不辭而別,經常將小美置於瀕臨失控的不安境地:

仿佛媽媽是隨時會離開,隨時會拋棄她的。

聽完小美的闡述,我終於理解了她內在不安全感的來源:

那是一直深埋在她內心的被拋棄的恐懼,不被愛的恐懼。

03

透過小美的經歷,我看到了很多孩子在成長中共同的陰影。

雖然很多時候,養育者的威脅可能只是玩笑或氣話;

養育者悄悄離開,可能也只是為了避免孩子哭泣。

他們並沒有惡意,甚至出發點可能是好的。

但在孩子的體驗和感受里,卻是另一回事。

當聽到養育者說「我不要你了」——

孩子可能識別不了這是玩笑或氣話,他會把話當真;

當看到養育者突然「消失」——

孩子可能理解不了養育者只是暫時離開,他會感受到自己真的被拋棄了。

通常孩子越小,被威脅時所產生的恐懼就越強烈,被「拋棄」時所產生的體驗也就越強烈。

記得三歲那年,我在鄉下跟奶奶一起生活。

有一次,奶奶將我哄睡後,就跑去菜地幹活。

為了安全起見,她還從外面將房門反鎖起來。

我永遠記得——

當一覺醒來發現奶奶不見了的時候,那種鋪天蓋地而來的恐慌是如何侵襲我的身心的:

我一邊撕心裂肺地哭喊著,一邊發瘋似的用身體去衝撞房門,全然忘記了身體的疼痛。

儘管奶奶在聽到哭聲以後,立刻從菜地趕回來安撫我,

但我內心燃起的那股被拋棄的恐懼,卻遲遲沒有散去。

從那以後,我再也沒辦法一個人安然進入午睡。

我開始變得特別黏人,特別依賴奶奶——

奶奶去到哪,我就跟到哪;

即便我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情,也非要奶奶替我做。

這份不安全感持續影響著我的身心,我的人際互動。

長大後進入親密關係,我也曾像小美一樣——

當伴侶暫時不回信息時,很容易陷入恐慌,

經常擔心對方會突然離開,突然拋棄自己。

結果時間長了,我感到很內耗,伴侶也感到很疲憊。

這,就是養育者不經意的一些言行,對一個孩子安全感的剝奪。

04

那麼,我們該如何處理關係中的不安全感呢?

如果你在親密關係中,也常常被不安全感所困擾,擔心對方會拋棄你。

在此,我想誠摯地邀請你:

試著在混亂中呆一會兒,去覺察、去感受自己真實的處境。

試著去看見自己的真實情緒。

不管是害怕、恐懼與惶恐;還是悲傷、痛苦與絕望……

年幼時候,我們無力承受被至親之人「拋棄」的恐懼,只能選擇緊緊地抓住他們不放;

但現在,我們已經長大,已經具備足夠的成熟與智慧,去與之共存。

從中你也許會發現:

我們內在的恐懼,它會升起也會消散,並不會真正對你造成傷害。

我們是安全的。

意識到這一點以後,我們還要學會:

發展內在自我,自賦安全感。

在親密關係中,很多人以為,只要伴侶足夠體貼,我們就會感到安全。

於是,我們設立標準,要求伴侶做出妥協與改變。

通過這個方式,我們也許可以暫時獲得心理滿足;

但它終歸不是長久之計,因為伴侶不會一直無條件滿足我們。

過去在親密關係中,我常常要求對方凡事將我放在第一位:約會不能遲到,信息要及時回復……

一開始,伴侶會努力滿足我的需求;

但時間一長,他就會感覺有壓力,會顯得不耐煩或不情願。

於是我們就會陷入永無止境的指責、爭吵,直至分手。

直到後來學習心理學,我逐漸明白:

要想獲得關係的長久和諧,需要我們進一步發展內在自我,自賦予安全感。

於是我開始參加一些支持性成長團體——

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表達自己內在的恐懼與不安;

通過團體中其他人的看見,體驗背後有支撐的感覺。

同時努力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關懷——

抱抱那個曾經充滿無助慌亂的小孩,讓自己的內在情緒慢慢被接住;

在自我關懷中給自己賦能,陪伴內在小孩走出困境,走向自我整合。

當能夠以一顆平常心跟內在恐懼共處以後,我便逐漸不再需要在關係中緊緊抓住他人尋求安全感了。

05

而如果,你是一個正在養育孩子的父母。

你可能會問:

父母怎樣做,才能不剝奪孩子的安全感呢?

首先,不要用「你再XX,我就不要你了」之類的話去威脅孩子。

當孩子的磨磨蹭蹭超出了你的忍受限度時,比較好的方法是用手拖他走,而不是用話威脅他。

當生活情勢使得我們不得不離開孩子時,分離之前必須作好充分準備。

在經典育兒書箱《孩子,把你的手給我》裡,作者海姆·吉諾特博士分享了一個很好的範例:

一位媽媽要住院做手術,需要跟3歲的女兒小伊分離一段時間。

女兒由於對生病住院沒概念,不曉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為了規避女兒在分離期間陷入恐慌。

媽媽拿出一些娃娃,分別代表媽媽、女兒、醫生、護士,跟女兒上演「媽媽要去住院」的戲碼。

媽媽一邊操縱不同角色的娃娃,一邊替他們說話。

娃娃(小伊):媽媽去哪裡了?媽媽不在家,媽媽不在廚房、不在臥室、不在客廳……

娃娃(媽媽):媽媽在醫院,媽媽在看醫生,媽媽在治病。

娃娃(小伊):我要媽媽,我要媽媽……

娃娃(媽媽):但是媽媽在醫院治病,媽媽愛小伊,每天都想念小伊……

然後媽媽治好病回家了,小伊非常高興,擁抱並親吻了媽媽。

這齣分離和團聚的對話,媽媽在住院前跟女兒演了一遍又一遍。

開始的時候,多數是媽媽在說,女兒在聽,

後來逐漸地,女兒開始跟著媽媽說,

並不斷加戲,叮囑「醫生」和「護士」好好照顧媽媽,讓她早日康復回家。

在離開前,媽媽還做了幾個貼心的安排:

她放了很多她和女兒的照片在化妝檯上;

還錄了一盒磁帶,裡面是幾個女兒最喜歡聽的睡前故事,還有一些充滿愛意的話。

在無法避免的孤單時刻,這些照片和話語能讓女兒安心,感覺到媽媽的愛依然在。

後來到了真正分別那一天,女兒非常淡定地與媽媽告別:

「不要害怕,媽媽,你回來時我會在這裡等你。」

認真對待與孩子的每一次分離;

讓孩子知道父母永遠不會主動拋棄他;

即便父母不得不離開,也要告訴孩子父母對他的愛一直不變。

這是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內心的安全感得以維持的關鍵。

寫在最後

安全感,是我們在關係中,跟人維持長久和諧的心理基石。

它不在於對方能多麼及時地回應我們,或多麼體貼地照顧我們,

而是在於,當對方暫時做不到時,我們能否自洽地跟自己相處。

它來源我們成長過程中養育者的穩定存在,和穩定的愛的供給。

最後,願我們都能在關係中擁有被愛的幸運,以及愛人的智慧,

並在愛與被愛的體驗中,收穫內心的鬆弛,關係的圓滿。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武志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320/2032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