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不幸的孩子,往往來自下面4種家庭,希望你家不是

父母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人們常說「幸福的家庭相似,不幸的家庭千姿百態。

有些孩子長大後過得「不幸福」,心理上出現問題,其實「罪魁禍首」是他們的原生家庭!

不幸的孩子往往來自這4種家庭,如果你的家庭也是這樣,請為了孩子,努力做出改變吧。

1、父位缺失的家庭

在當下家庭育兒的過程中,母親承擔了教育及陪伴孩子的大部分任務,而父親或因工作原因缺失孩子教育,或因情感原因鮮少與孩子互動,如同家中影子一般,因此也被稱為「影子爸爸」。

父親在家庭中應負垂範訓導之責,不僅僅是經濟的供給者,更是孩童教育的引領者,但就目前家庭教育中,父親對子女的教育被網友稱之為「詐屍式育兒」,對妻子一方則是「喪偶式育兒」。

在傳統的中國式教育里面相比母親的教養而言,父親的教養更能給予孩子在責任感方面的引導,如果父親長期缺位,孩子難以懂得如何負起責任。孝順老人方面,如果父親不給孩子做出一個良好的形像示範,孩子就極有可能也不去關心老人,照顧老人,甚至為父母分憂。

因此,想要培養出健康快樂的孩子,父親必須發揮出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用,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時刻感受到父愛的存在。

2、爭吵不斷的家庭

一個家庭中夫妻不和,傷害最深的往往是孩子。

在經常爭吵架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性格方面容易出現自卑、敏感、怯懦、膽小、暴躁,甚至有暴力傾向。因為他們看到父母的爭吵後會有些不知所措,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也不知道往後會怎麼發展。

因為感受不到家的溫暖,孩子會變得對親情淡漠,不相信親情。甚至會排斥、厭惡。

願這個世界多些和睦的家庭,如果你決定要養一個孩子就要負責到底,千萬不要當著孩子吵架。多多關愛過早成熟懂事的孩子,多花時間陪伴他們。

3、父/母控制欲極強的家庭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父母對孩子控制欲強,容易對孩子造成長久的心理傷害,令他們長大後幸福指數較低、依賴性較強,負面影響堪比喪親。

父母把自己的欲望強加到孩子身上,就會讓孩子感到被「入侵」,出於個體存在的本能,孩子將會用殼「包裹並封閉」住內部那個自由自在自主的自己。

因此,孩子也就變得屈從,而缺乏鮮活的生命力。

所以,學會對孩子放手,正確掌握教育孩子的尺度,是家長們必修的功課。

家長必讀講堂小古老師說過:只有把自己和孩子放到平等的位置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才是有用的。

4、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的家庭

「語言暴力真的會變成一把兇器。」心理學家武志紅說。

傷人的一句話拋出去,不會像鋒利的刀子一樣,立刻見傷見血,但它會隨著時間,隨著暴力語言的疊加,越來越鋒利,最終在人的心口狠狠拉上一道,這個傷口,有些人一輩子都好不了。

父母的「善意批評」常在不經意間影響孩子,成為心底一個否定自己、阻礙自己前行的聲音伴隨一生。

父母都是天生的催眠大師,如果是長期反覆地用某一種語言刺激孩子,孩子在潛意識裡就會深受影響,甚至是認同父母所說的,並儲存在心靈深處。

這些心靈上的種子,遇到誘因的時候,就會瞬間爆發,像是某種魔咒一樣,限制著孩子的思想和行為。

一個家庭里,父母是什麼樣,孩子就會養成什麼樣。

都說父親決定孩子飛的高度,母親決定孩子走的長遠,要想孩子有出息,首先就要建立一個健康的家庭。

希望每個父母都傾盡全力做個正能量的父母,建造一個正能量家庭,讓孩子快樂幸福地成長。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洪蘭談育兒腦心理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16/1683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