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又放水啦!還能再來一回?

在當下美聯儲存在強烈加息預期,各國都在做好準備採取緊縮措施的當下,敢於在這個時候放水的國家那是大大的勇啊。如果是金融市場開放的國家如土耳其,很可能貨幣瞬間崩潰。

 

 

風向大變:一萬億「麻辣粉」出世

2021年11月15日,中國央行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將會開展10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中期借貸便利,英文縮寫為MLF,中國金融圈俗稱「麻辣粉」,是指央行向符合條件的銀行提供期限在3-12個月的基礎貨幣供應,同時需要銀行向央行提供國債、央行票據、高等級信用債等優質債券作為質押品,是向市場補充中期流動性的主要方式。這「一碗粉」體量倒是不算大,大部分也是用於之前的借新還舊以維持市場流動性。但就像一枚信號彈,引發了市場對資金面即將全面放鬆的強烈預期。

這都只是前戲。12月3日,李克強總理髮話要適度降准。僅過了三天,中國人民銀行宣布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將平均準備金率降至8.4%,釋放流動性約1.2萬億。一般來講,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可謂是大水漫灌,也一向被視為金融「核彈」。

在當下美聯儲存在強烈加息預期,各國都在做好準備採取緊縮措施的當下,敢於在這個時候放水的國家那是大大的勇啊。如果是金融市場開放的國家如土耳其,很可能貨幣瞬間崩潰。

中國雖說有嚴格的外匯管制,但這個操作依然有夠騷。畢竟現在中國的貨幣乘數,也就是央行投放的基礎貨幣和流通中的各類貨幣總量的比值,已經高達7.41,處於歷史高點,意味著銀行能放的貸款都已經放得差不多了。

中國政府自疫情爆發以來,整天指責歐美國家「放水輸出通貨膨脹」。但實際上呢,自2019年底以來,雖然美聯儲開足馬力釋放流動性,中國新增信貸總量,也就是俗稱的「印錢」,仍然比美國多出20%以上。而且歐美的釋放流動性,基本上還是針對疫情的臨時性刺激措施,大體上依然是往心臟打一針腎上腺素式的猛藥。而在疫情之前,中國政府可是已經這個直接當作日常營養品來吃了。自總加速師上位以來直到疫情爆發前,中國放出的流動性占了全世界的一半。人民幣在國際結算中的地位還不如紐西蘭元,這些錢,可都是被中國人自己消化了,化作了各地無人的新城,一二線市民漂亮的紙面財富,各地奇奇怪怪的產業基金項目。全國上上下下,大批人都對廉價貨幣有了癮,說不要放水,哪有那麼容易!

病歷:放水成癮史

天降偉人甫一上位,就把「調控房地產」當作一項政治運動來抓,「房住不炒」的口號一年比一年響。但實際上呢,卻是M2增速獨步全球,中國政府靠放水連帶著中國城市的房地產價格衝到了人類歷史的高位,部分城市普通人不吃不喝要50多年才能買得起一套房。這到底怎麼折騰出來的呢?

土地財政當然不是最近十年才有的,這是從90年代搞地方分稅制改革開始就種下的。大搞基建則從2008年的四萬億開始,不過那一波算是全球金融危機後的應對措施,倒也算不得十分過分。我們還是回頭看看,關鍵轉折點2015年吧。其實今年中國經濟的問題,在那一年已經得到了相當程度的暴露。

在2014年,一線城市的房價已經漲到在當時被認為難以接受的地步,實體經濟在四萬億那一波之後已經顯露頹勢。為了刺激經濟,印鈔的閥門啟動了。首先是一輪看不出有什麼實體支撐的人造牛市,與之伴生的是野蠻生長的各類所謂「金融創新」。彼時中國政府對於資本市場的控制力度還有所欠缺,牛市的瘋狂迅速發展成股災,「金融創新」成了P2P危機的地震。在2015年下半年,今年出現的企業停工、爛尾樓增多、投資失敗引發群體事件等也都有所發生了。這時候,總加速師的國師們提出了一個看似聰明的決策:漲價去庫存。

漲價去庫存的核心要義,是推動中國居民部門的槓桿率增加。主要採取的方式是所謂的「棚改貨幣化」,用多印出來的這些錢去推動各地進行所謂舊區改造,讓一大堆三線四線乃至十八線居民拿著這些錢住進了嶄新的三十三層鴿子籠,一下子無中生有般激活了當地本死水一潭的房地產市場。地方政府有了一筆賣地收入,可以繼續滾動開發。這一過程的直接產物,是大大加快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從人口統計數據來看,國內大多數省份地級市以上的城市,都吸收了下屬農村和縣城的大量人口,而省城吸血全省造就了一大批所謂的「強二線」或是「新一線」城市,像成都合肥鄭州等2020年人口普查數字都比2010年增加五成以上,建成區面積更是翻倍上升,處處都有壯麗的都市景觀,給了城市論壇壇友們無窮的撕逼空間。最後再是北上廣深吸血全國,但這些城市盤子有限,便有了超越人類想像極限的房價收入比,反正也只有買得起的人才配留下來。

很多人片面地認為:地產吸收了中國的過量貨幣,是「貨幣蓄水池」,如果房價不漲,那麼天量貨幣就會使物價上漲,造成不可收拾的通貨膨脹。實際上如果我們看看貨幣創造的全過程就會發現,房地產不僅不是蓄水池,反而是「印鈔機」。無論是分期按揭購房,還是以房產作為抵押去貸款,實際上都派生出更多的貨幣。因此房地產投資就成了普通個人最有可能接觸到廉價貨幣的途徑。高漲的房價是讓有房的人變得更有錢了。中國出現了一個人數不多,但在帳面上可能富甲全球的有房中產群體,形成了一波「消費升級」浪潮。而那些掏空六個錢包勉強上車的接盤俠,雖然很多幾乎要把全部收入拿去還貸,但大部分也獲得了一波紙上富貴。

地方政府則在滾動開發過程中,積累下天量的債務,依靠城投公司融資平台借新還舊。但城投借錢是需要用新項目作為抵押,為了能保證融資能力,新城堆水泥的遊戲只能滾動玩下去,直到超過本地人口、經濟和政府財政能力的極限。而被各地政府手中的「城市改造資金」吸引來的民營房企,也隨之玩出了一套大量拿地高速周轉的經營模式,迅速變成地產巨無霸,同時積累下驚人的債務。

「再來一口,最後一口,我這叫有序戒斷」

中共當局似乎又開始走回了印錢放水上槓桿搞經濟的老路。(AFP)

來到2021年,即使一線城市的房價,也早已是強弩之末。普通人在一二線城市已經是沒什麼機會買房了,但更嚴重的是勞動收入卻一直低位盤旋,消費也開始受到沉重壓力,疫情僅僅是擊垮消費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更要命的是,漲價去庫存的這幾年,正好就是中國出生人口數量腰斬的幾年。中國的人口出生數量在2017年被開放二胎拉了一波之後就一路快速下降,從1800萬迅速降至2020年的1200萬,人口專家普遍推測2021年中國出生人口將降至1000萬以下,首次出現出生少於死亡。2025年之前中國人口負成長可以說已成定局。甚至很多人相信,人口負成長早已發生,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應該極度悲觀,這才能解釋從夏天開始,中共當局對「妨礙生娃」的各種行業近乎瘋魔的鐵拳力度。

作為承受最多民怨的房地產行業,自然要第一個拿來祭旗。首先是不斷加碼的限購限貸政策,極大限制了購房需求的增長。然後劃出三條紅線,對金融上對負債率過高、擴張太快的房企直接斷糧。恆大、融創之類「民營巨頭」應聲爆雷,而且這次還賴了大筆洋人的錢,幾乎要直接摧毀掉華爾街對中國的信任,逼得中共當局強烈要求這些老闆們賣掉自己身家償債。前幾年低調看戲的國企央企紛紛下場收購民營房企的資產「解燃眉之急」。再加上賣地收入收歸中央,地方政府對於土地價格也沒有什麼執念了,並且房屋稅的造勢一波接一波,人們已經對「房價不再漲」有了比較強的預期。

但令人驚訝的是,來到2021年底,在地產業的「國進民退」已經基本完成的時候,節節敗退的地產黨勢力好像突然絕地反擊。12月的這輪放水,雖然一直被發安民告示,說僅僅是為了補充市場流動性。但之後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卻帶出了無數迷惑操作,讓人意識到,風向再一次發生了變化。

各位御用學者口中的「房住不炒」,變成了「房地產是支柱產業」「中國房價漲得沒有工資漲得快」,政策口徑也變成了」穩增長「第一,喧囂許久的房屋稅突然就沒了下文。可以說,伴隨整個2021年,在夏天以後官方口徑變得格外響亮的所謂「強實體」「共同富裕」的宣傳,各路財經懂王解讀的「促生育」「反內卷」的高瞻遠矚,各種抖音野生國師認知的「打擊資本「」一盤大棋拖垮美國人「的深謀遠慮,全都被狠狠地180度迴旋鏢打臉了。我們中國不僅要逆勢印錢,還要大印特印,至少從各路接近官方人士的表態來看是這樣。這個政策鬆綁的豪氣,可以說超過了之前十年裡的大多數時候。畢竟之前放水,一直都打著「推動研發創新」之類的大義名分,很多錢從銀行放出來還得用各種掩耳盜鈴的限制措施限制流入地產投資。而現在好傢夥,直接要鼓勵支持房地產了。

2021年天降偉人的一系列鐵拳行動,除了打擊內部對手、消滅民營經濟實現利出一孔這兩大動機以外,比較「善意」的解釋是要「調整結構」,使中國經濟擺脫對政府投資和地產的依賴。結果現在變成了可能會更加運動式的「保增長」,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中國經濟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官方統計數字上看起來依然「不是小好是大好」。不過中國政府上面的這些表現卻很難不讓人合理懷疑,領導們看的內參版本裡是不是有一大堆讓他們破大防的猛料?就像真實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一樣?畢竟連著名的體制內大嘴,前財政部長樓繼偉都跑出來說,中國的統計數據不真實,讓有關部門和公眾不能充分了解經濟蕭條的真實情況。不過就從兩億所謂「靈活就業」人口,國家公務員報考人數突破200萬這兩件事來看,可能真的如總理所說,今年的經濟可能是改革開放後最差的。

吸毒還能吸成進補?

當然,根據官方說法和財經懂王們揣摩上意的成果,這一輪放出去的錢不是要大水漫灌的,而是要重點支持「晶片等高科技自主研發」「綠色減碳大干快上」兩大目標的,絕不會再投入房地產。當然了,隨著人口下降,房地產本身也確實是要夕陽了。不過政府「規定」的就一定能產出成果嗎?這些年各地用科技創新之類幌子立項目騙經費,倒來錢用來開發地產或者填補預算窟窿,這機會已經是公開的操作了。以眼下對房地產吹風定調的轉向程度,你告訴我這次一定不會去炒房,我只能說:真的嗎?我不信。儘管所有人都明白,中國居民的槓桿已經沒有再加的空間,房子再漲,買房就不是六個錢包的事了,還得加上六筆信用貸。這麼一來恐怕也不需要為出生率擔憂了,躺平放挺不好嗎?

實際上,如果印鈔放水,這些年拿去直接給居民發錢補貼消費、給實體企業紓困當然最好。即使做不到這個,拿來收購地方債解決地方財政危機也是可選之項。但天降偉人的畫風一向是只給命令不給錢,導致宏圖大略每每以尷尬的局面收場。在2021的鐵拳魔幻之夏、限電驚喜之秋後面跟著的這個放水奇蹟之冬,不過又是一次「探索「的過程罷了。反正,好日子總是還在後面呢。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18/1684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