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九邊:了解了工地的苦 更不知道該說啥

作者:

但是工地到底是個臨時設施,所處位置又偏,即使歐美已開發國家,施工的地方也都大多非常簡陋。

說得直白一點,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收入。「工資加個零,我今天就是累死,我就是從這邊跳下去,我都不能剩一點工作。」

多年之前,在21世紀起初時期,工地人的收入並不低。但是至少在最近十年裡,收入沒有什麼變化。不但是工地人,包括設計在內整個產業鏈上都是如此。

主要是因為隨著國家的發展,社會變了,不再是大發展大基建的時代。十年前一個經理能拿到20w,收入遠超社會平均,能夠在城市買車買房,雖說買了住不上幾天,但是起碼心裡還是能平衡,對自己吃得苦有個交代。那時候做工程的收入,比起金融 IT都不差的,特別是房地產的崛起,很長一段時間,大學土木建築的錄取分幾乎是所有專業最高的。

2021年,物價房價變了多少,收入還是20w,這個收入就沒有什麼優勢可言了,再說還要長期加班,個人生活又缺失。

更可怕的是和人比,同樣一個大學,去了網際網路和去了工地天上地下,誰比誰流淚。就算是普通工作,同樣學校的,這麼多年了,收入少比你也少不了多少。人家起碼還能和家裡人在一起,這一來心裡不平衡和迷茫就來了。

而且隨著發達地區基建的減少,大量的項目越來越遠,地方越來越偏僻,想回家越來越難。如果出國,甚至兩三年才能回家一次。

除了收入增長停滯,更要命的是升級難。

以前在大基建時代,真的是發展快得要命,每天無數項目上馬,到處都缺專業的技術人員。一個大學生畢業進工地,好好干,大項目一個做下來就能升級一次,小項目做個兩次也升級,讓你趕快帶隊出去獨當一面。

那時三年做到總工,五年做到項目經理,簡稱「三總五項」。雖說有點誇張,但是五年總工七年經理還是可能的。

就好像海底撈剛開始的時候,如果加入的早,做事靠譜,因為開新店如同下餃子。一個員工很容易就成為店長,甚至一年做店長的,而店長的收入能高到幾十萬。

而每年畢業的相關專業學生數量太大,20年前全國大學只有一百多個學校開了建築土木專業,到現在已經到了五六百家,還有師範學校也開建築系,最後去工地。那時候一窩蜂地上馬,使得大量不管合格不合格的畢業生都進入這一行,搞得最後企業除了大學生好招,什麼人都不好招。

這麼多的學生,但是這些年來工程建設技術變化雖然大,具體工作流程沒多少進步。甚至因為高科技手段,很多工作技術含量更低了。

再說大多數工程,只要看得懂圖紙,按照上面寫得按部就班干,不違反規程不偷工減料,都不會出什麼問題。

這一行業早年的快速發展,現在造成嚴重的僧多粥少,也就是「內卷」。以至於工程單位最重要的工作,一個是找活干,一個是結工程款,也就是你干工程,在這兩個領域幹得好,基本上爽的要死。

而且現在有工程資質的公司太多,都想盡辦法壓價,很好理解,就算壓低到不掙錢也要干,不乾的話這麼多人閒著也要成本,以至於價格戰打的昏天黑地。

不但壓價,還墊資,也就是甲方不拿錢,幹活的先掏錢墊著,幹了再結款。結款的時候,沒有不扯皮的,據小夥伴的說法,每次結款都和打仗一樣。「喊啞了嗓,拍爛了桌,喝壞了胃和肝,最後還被扣著尾款。」

只要是干工程的沒有幾個身體沒問題的,早年在工地累得腰腿膝蓋累廢了,等當了領導五臟六腑都喝廢了。以至於單位每年體檢,幾個領導比誰不正常的項目多,誰少誰請喝酒。

說到底,是隨著20年的大建設基本完成,國內的各種項目不可避免減少,但是20年的積累,我們的基建狂魔屬性已經點滿。

我看到一個招工告示,說招土木專業大學生去非洲工地,每月工資居然只開7000人民幣。下面有人留言,說這種工資就是侮辱人,如果有人幹了,下次他們會給的更少,直到讓你倒貼錢。

這個待遇之低有點驚到我。而且還是一家很有規模的正規公司,開這麼價錢明顯是投石問路,這種做法實在是對全國工地人的挑釁。

3如何變化

說了這麼多,似乎沒有什麼希望了。但是工程建設這個行業是不會消失的,如何能夠改變現在的情況,讓他往積極方向轉變?

不論是我詢問的人,還是網上的從業者,一個觀點就是「年輕人都不來干工地,這一行才有希望」,話雖說有些賭氣,但是可以說是現階段比較好的辦法。我前文提到過一件事,德國八千萬人,四千萬勞動力,工人只有兩百萬,其他的都去服務業了,所以他們工人的待遇非常好,「物以稀為貴」這個邏輯到哪都成立,工人太多,可不是互相壓價?

其實改變早幾年就在發生,工程公司招人越來越難。幾乎每一個從業者都說,新人入職培訓吃得好住得好,直到把你送到工地之前,你都覺得自己找對了工作。

甚至有的說到了工地,為了把新人留下,前兩個月,項目經理都讓新人在室內弄資料。直到確定你不能再以應屆生身份參加招聘,才會以「小伙子老坐著不好,我們到下面去看看,我給你介紹一下現場的情況。」為名帶你去幹活。

「按照廣東話,這時候你就從靚仔變成叼毛了。」小夥伴邊笑邊說。

大學招生也越來越難,土木建築的招生分數線已經降了下來,說明很多人已經從各處知道了不少事,這幾年的頹勢已經不可避免地傳導到了社會上。

2020年清華大學發布了強基計劃之後,有一系列大類專業設置調整,其中最醒目的是土木類不再一批次招生,只在提前批和貧困批招生,並且強制規定了提前批不准轉專業。把土木放在了提前批次,說明學校已經知道難以吸引到人。

對於這次調整,大家的解讀就是清華搞了個「官方勸退」,很多工地人對清華大加讚揚,稱之「業內良心」。

這幾年工地的條件變好,領導對於新人態度也越來越好。一旦有提桶思想,一般都是表示理解,然後先畫餅,不行就放假,再不行就承諾轉你去輕鬆崗位。雖說都是些空話,但是據說這是工地人最能感受自己價值的時刻了。

前二十年,在整個行業已經積累了大量骨幹,這些人短時間都不會退休,這保證至少後十幾二十年中國的工程建設實力依然不會有多少下降。

出海算是一條路,不好走,但是如果能全面開拓海外市場,起碼消化一部分積壓的生產力,讓一些人從嚴重內卷里走出來。

4尾聲

工地上都自稱「牛馬」,說「羨慕996」,雖然有調侃,但真的有現實寫照。

中國速度,基建狂魔,說起來是每個國人的驕傲。而這些的基礎,是大量在工地工作的人。二十年來這些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現在內卷得這樣嚴重,已經影響到了後續的發展。

雖說都在勸人「提桶跑路」,但是大多數人還在想著考證提高自己。

因為大量的沉沒成本,使得改行並不容易,特別是985、211的建築土木專業學生,現在和同學比較起來,真的是除了自嘲「牛馬」,沒有別的辦法排遣。

有一個視頻最後把我看得破防了。up主不小心掉進了兩米的下水道,從腳到頭全摔了還弄得一身髒,一邊收拾一邊自嘲,彈幕上一排排的「笑著笑著我就哭了。」

真的希望能有改變,按照這個小夥伴的說法:「趕工期是免不了的,累也是免不了的,也不指望能嚴格計算加班費,就希望既然平時釘在工地了。能不能把時間積累一下,集中起來每個人每年能錯開時間放三個月假,休息一下陪陪家裡人。都說海員辛苦又寂寞,我看他們干一段時間也能休息一段時間的啊。」

似乎覺得這個要求「太高」了,他還解釋了一句:「其實,如果這樣,大家幹活也踏實,晚上加班效率也能高一些。到時候跑的人能少一點,天天跑也會耽誤進度,細算不一定就虧多少……」

他們行業的事我也不太懂,不過我也覺得,還是要多照顧下工人的感受,哪怕每次稍微改善一點點,時間長了都會有大變化。寫本文也是這個目的,希望大家能多了解一些土木人的辛苦,如果有關單位能儘量去改善下他們的待遇,那就更好了。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九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22/1686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