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大爭之世何其多,為何最火是三國?

2020年秋天,筆者去河南臨潁繁城鎮尋訪1800年前、漢魏禪讓的受禪台與受禪碑,一路上免不了找村民問路。

這裡是典型的豫中農村,許多上了歲數的村民文化程度並不高,但只要與他們聊到三國,聊到曹操曹丕,他們便一下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

類似的場景,在四川成都、河北涿州、湖北荊州等三國故地的探訪過程中也常常能遇到。儘管他們的口音不是那麼好懂,儘管他們的講述未必那麼準確,他們對三國的熱情卻令人感動。在勉縣武侯墓、廬江周瑜墓、劍閣姜維墓等三國名人故地,還能看到遊人自發留下的鮮花、酒杯、手寫卡片。

「三國」如同一個充滿魔力的詞語,讓這些素不相識的人們眼中閃爍出共同的熱愛之光。

大爭之世何其多,為何最火是三國?

河南臨潁繁城鎮。來源/百度地圖

不獨今人,古人亦然。

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

唐代詩人李商隱在詩中描寫自己四五歲的愛子,特意強調了這個細節:孩子送完客人出門,便忙不迭地返回來,在李商隱面前用戲謔的方式模仿那些來客——有的像張飛一樣粗莽,有的像鄧艾一樣結巴。

如果這不是詩人富有文學性的誇張,至少能說明,在唐朝,三國故事就已經婦孺皆知,童蒙小兒皆可信手拈來做譬喻。

與李商隱齊名的杜牧,在遊覽赤壁古戰場後慨然有懷古之思,可詩中「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卻是十足的市井流言、桃色八卦,與三國正史南轅北轍,卻也說明了三國故事、人物在民間的傳播早已走了樣,人們不必受史傳的桎梏,可以自由地選擇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去解讀。

此時,距離三國落幕已經過去500多年,而再過500多年,那本暢銷全國的《三國演義》才問世。

大爭之世何其多,為何最火是三國?

赤壁。攝影/Fragranceyu,來源/圖蟲創意

對三國的熱忱根植於中國人的記憶深處,對三國英雄的崇敬更成為一代代後來人揮之不去的情結。瀟灑不羈的李白歌詠「陳王昔時宴平樂」,夢想著與曹植斗酒十千,一醉方休。落魄潦倒的杜甫含淚吟誦「出師未捷身先死」,將自己對忠君報國的政治理想投射在諸葛亮身上。懷才不遇的蘇軾在黃州觸景生情,一句「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夢回周瑜的瀟灑人生。壯志未酬的辛棄疾站在京口北固亭眺望陷於敵虜的故土,高歌「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向昔日虎踞江東的孫權投以深沉的敬意。

馬可·奧勒留曾在《沉思錄》中說:「環顧歷史,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到哪裡去了,他們像一股青煙消失了。」這句話適用於絕大多數中外歷史,卻不適用於三國。三國英雄們的名字早已被鐫刻成了永恆,他們「身雖死,而名垂於竹帛」,為後世傳誦千餘年。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傳奇故事不絕如縷,英雄人物燦若群星,講史論史早已成為中國人血脈里流淌的基因。若說後人論史往往追慕盛世,那麼三國必定不在其列,因為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亂世衰世。若說持續時間較長的王朝易於被後世記掛,三國又是一則反例,因為三國連頭帶尾也不過百年、魏蜀吳國祚可謂短暫。

那麼,三國何以成為中國歷史的第一IP?何以在中國文化的花園中如此大放異彩呢?

「亂世出英雄」。三國最吸引人的是風雲激盪的大時代中湧現的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三國時代的人們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悖論:一方面,政治黑暗、社會混亂、戰火連綿、生靈塗炭;另一方面,在舊有的社會秩序崩潰的同時,固化的社會階層也被打破,許多出身卑微的人也能憑藉自己的本領在歷史的大潮中搏擊風浪。這既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時代,又是「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的時代。

於是我們看到曹操、諸葛亮這樣的戰略大師,周瑜、鄧艾這樣的軍事奇才,關羽、呂布這樣的熊虎之將,郭嘉、賈詡這樣的神算智者,華佗、張仲景這樣的曠世神醫。

並非蒼天垂青三國,讓這璀璨群星託身於這百年之間,而是在中國歷史漫長的年譜中,絕大多數的奇才生不逢時,以至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而亂世與英雄互為成全,「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楊慎這句詩雖不是寫三國,放在《三國演義》之前卻頗為貼切,這正是三國時代的真實寫照。

大爭之世何其多,為何最火是三國?

周瑜影視形象。來源/94版《三國演義》片段

不過,中國歷史中的亂世多矣,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何以三國獨占鰲頭?因為在三國群英之中,除了才,還有情,劉備的仁德、曹操的率性、關羽的大義、諸葛亮的忠誠、張飛的豪爽、周瑜的瀟灑、嵇康的狂傲……這樣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物,即便他們生活的時代與我們相距遙遠,即便他們的生活方式與我們差距甚大,那些幽微的人性與細膩的情感,依然會循著一條若隱若現的脈搏與我們在心靈上共振:忠誠與背叛、正直與諂媚、勇敢與怯懦、信任與懷疑、大度與狹隘、堅毅與脆弱、慷慨與自私、孟浪與隱忍、超脫與功利……它們是人類社會永恆的二重奏,它們不會因為社會變遷而消亡,卻會在某些風雲激盪的大時代被凸顯強化,從而化為歷史中的典型。而三國恰恰就是這樣的時代,人們讀三國,讀的不僅是歷史,也是當下,讀的不僅是金戈鐵馬、縱橫捭闔,也是人性之中共通的情緒。

當然,在歷史的長河中,三國人物的形象也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生嬗變,甚至與史傳中的記載大相逕庭。野史、話本、雜劇、小說都是這些變化背後的推手,終至《三國演義》而登峰造極。《三國演義》中對三國人物的闡釋和臧否竟成為它們在後人印象中的「標準像」。當然,會有不少人站出來為「三國」喊冤,認為「演義」恩怨分明的文學色彩讓讀者對眾多三國人物存在著深深的誤解。然而,存在即合理,小說家之所以要將三國挑出來作為某種戲劇情景的聚合場,要將曹操、關羽、諸葛亮、周瑜等人物選出來作為某種藝術典型來塑造加工,其背後本身就有著耐人尋味的緣由,這種流變同樣也是三國文化影響力的一種呈現。

大爭之世何其多,為何最火是三國?

諸葛亮影視形象。來源/94版《三國演義》片段

就拿走上神壇的關羽來說。正史《三國志·關羽傳》中對關羽的記載只有953字,即便加上裴松之注引也不過千餘字,僅簡略記載了關羽生平。正史中對關羽雖有「勇冠三軍」「萬人敵」「熊虎之將」等褒獎,但所見戰績不過斬顏良、水淹七軍兩則,同時不乏對關羽「剛而自矜」的批評。史傳中的關羽形象,尚未超越一個勇猛但有性格缺陷的將軍範疇。晉人王隱《蜀記》還記載了關羽向曹操乞娶秦宜祿之妻的故事,可見到南北朝時,關羽的形象並非完美。

大爭之世何其多,為何最火是三國?

關羽影視形象。來源/94版《三國演義》片段

關羽的神化始於宋徽宗年間。北宋末年,國家積弱,邊患日重,宋徽宗需要利用民間對英雄的尊崇來弘揚忠義,鼓舞士氣,維護其統治。宋徽宗在位二十五年間,陸續加封關羽為「忠惠公」「昭烈武安王」「義勇武安王」。及至南宋,因為朝廷偏安江南,失去北方故土,與三國蜀漢處境相似,蜀漢正統論成為主流,朱熹《資治通鑑綱要》敘述三國史事改以蜀漢年號紀年。作為蜀漢武將的關羽自然受到格外厚待,宋孝宗時,關羽已為「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代,元世祖忽必烈正式敕封關羽為伽藍,關羽崇拜與三教的結合也進一步加深。元雜劇中也出現了大量讚美關羽的劇目,如《關大王獨赴單刀會》《關雲長千里獨行》等,它們成為後來《三國演義》的素材來源。

明太祖朱元璋罷黜武廟,於雞鳴山建廟,獨將關羽列入國家祀典。清軍入關後為籠絡漢人,對關羽的推崇有增無減,清朝先後有八代皇帝對關羽層層加封,最後封號竟長達二十六個字。

大爭之世何其多,為何最火是三國?

關帝廟中的雕像。攝影/健忘的行攝世界,來源/圖蟲創意

關羽身上的「忠義」品格讓統治者甚為欣賞,歷代帝王們無不希望自己的臣子們以關羽為楷模,「身在曹營心在漢」,殺身成仁以全其忠。實際上,將關羽從一名武將推上神壇的並不僅僅是統治者。關羽的形象在流變過程中,越來越完美地符合了官方與民間的共同期待。

對普通百姓來說,關羽神勇的傳說讓他具備了消災去難、庇護眾生的現實功能。在北宋時,關羽的老家解州流傳著關羽大戰蚩尤這種時空錯亂的荒誕故事。明清之時,晉商的崛起為關羽封神再添一把火,晉商在走貨時,路途中時常面臨天災與盜寇的風險,往往會祭拜「老鄉」關羽,祈求他的神靈保護周全。而關羽的忠義精神,又與晉商所倡導的做生意守信重義的理念契合。就這樣,關羽這個在史傳中與財富毫無關聯、在小說中掛印封金淡泊名利的人,竟成為如今大小商鋪都要供奉的「財神爺」。論起三國對於後代的影響,無論從廣度還是深度,被「封神」的關羽都無出其右。

 

大爭之世何其多,為何最火是三國?

關帝廟中的戲曲表演。攝影/夜晴空,來源/圖蟲創意

關羽因「義」與「勇」而備受推崇,諸葛亮則因為「忠」與「智」而成為萬世模楷。實際上,史傳中的諸葛亮並沒有多少「神機妙算」的事例,他是傑出的戰略家、外交家、政治家、軍事家,卻從未像龐統、法正、郭嘉、荀攸那樣擔任過「謀主」的角色。但這不妨礙後人將諸多智慧故事傾注於他的身上,諸如火燒博望坡、草船借箭、借東風、八卦陣、安居平五路、空城計等膾炙人口的精彩橋段,要麼是移花接木,要麼是子虛烏有,乃至於魯迅都憤而指責《三國演義》「狀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

然而,人們之所以要將並不以廟算見長的諸葛亮打扮成「智絕」,究其根本還是在於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赤膽忠心形成了巨大的道德感染力。人們崇敬諸葛亮,將他視為「千古完人」,是因為人們在諸葛亮的身上寄託了一個明君賢相、政通人和的太平願景。因而在成都武侯祠,我們會看到一個有趣的場面——這裡原本是劉備的祠廟和陵墓,卻在明代因為諸葛亮祠廟的遷入而「君臣易位」,武侯祠的名頭蓋過了昭烈帝廟及惠陵。出現這種場面,顯然不是諸葛丞相的本意,但正所謂「民意不可違」,「粉絲」表達「愛」的方式,「偶像」也無可奈何。

大爭之世何其多,為何最火是三國?

武侯祠中的諸葛亮塑像。攝影/yuankejia,來源/圖蟲創意

關羽和諸葛亮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成功者,前者敗走麥城,後者秋風五丈原,多少人在讀到這兩處時捶胸頓足、仰面而涕。他們在生前未能「立功」,在身後卻「芳齡永繼」,這其中固然有同情的因素,但更多是因為他們為後世的中國人編織了一個個絢麗多彩的夢境——它們觸手可及又遙不可及,它們有順境逆境卻又胸懷理想主義,它們既能夠與數以億計的人們共情,又可以被他們高高舉起、深情仰望。

大爭之世何其多,為何最火是三國?

秋風五丈原。來源/電視劇《三國演義》截圖

黃仁宇曾說:「生命的真意義,要在歷史上獲得,而歷史的規律性,有時在短時間尚不能看清,而須要在長時間內大開眼界,才看得出來。」

三國的歷史雖然短暫,但如果將它置於中國歷史長河中,用「大歷史觀」去審視它,暫時擺脫英雄史觀與傳奇敘事的影響,我們更能發現,三國上承秦漢,下啟隋唐,充滿了轉折與變革的色彩。

比如,在政治制度方面,中書從尚書台中分離,為後來「三省六部制」的雛形;九品中正制的確立,成為門閥政治的濫觴。在經濟發展方面,江南的土地被大量開發,中國經濟重心南移從此悄然開啟。在城市建設方面,全城規劃「中軸線」的理念首次應用於實踐,為中國都城建設開典範之作。在軍事建設方面,馬鐙、馬鎧的出現讓騎兵成為真正的主力兵種。在文學方面,「三曹」「七子」的湧現、七言詩和文學批評的產生,讓三國成為「文學自覺的時代」。在書法方面,隸書完成了向楷書的轉變。在宗教方面,道教的誕生、佛教的繁榮,深刻影響了中國歷史的發展。

三國距離我們已經過去1800多年,從時間上看,它已變得遙遠而模糊,然而在各種科技和藝術形式的催化下,三國又往往能夠煥發新的生命力。

許多「80後」,是通過連環畫走入三國的世界。之後,央視版《三國演義》電視劇橫空出世,令書本上的三國英雄以鮮活的形象變得清晰。我們隨之悲喜,隨之馳騁江山。接下來是各類三國遊戲,讓我們在虛擬世界有了與三國人物並肩同行、參與群雄逐鹿、改變歷史進程的成就感。

如今,三國的內涵與外延仍在被拓展,近年來考古成果不斷湧現,朱然墓、曹操墓、曹休墓、丁奉墓、曹魏鄴城、漢魏洛陽城……那些沉睡千年的三國英雄又重新「復活」於我們面前。三國的影響也早已不限於國內。

大爭之世何其多,為何最火是三國?

來源/動畫片《三國演義》截圖

2019年,在東京國立博物館、九州國立博物館舉辦的「三國志特展」,匯集了從中國各大文博機構遴選的近200件兩漢、三國文物,引發了日本觀眾的觀展熱潮,兩個月內觀眾達33.7萬人次。在東亞、東南亞,三國早已成為中華文化的名片。在全球各地有華人的地方都有關帝廟。

 

大爭之世何其多,為何最火是三國?

攝影/健忘的行攝世界,來源/圖蟲創意

關漢卿《單刀會》中關羽有一句唱詞:「這也不是江水,二十年流不盡的英雄血。」

三國亦是如此,它不僅是一段歷史,不僅是一部名著,它還是涓涓不息的文化傳承。無論未來三國還會以何種面貌呈現,它的精神內涵恆久不變,它在每一個不甘於平凡的靈魂中叩出迴響,這個民族也因而有了生生不息的力量。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124/1700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