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下五千年,古人根據人的種種習性,總結出一些簡短的俗話。
雖然時間久遠,但放到現代依舊受用,這是古人的經驗之談,暗含著老祖宗的人生感悟。
這10句大俗話,話糙理不糙,句句戳中要害!
01
寧給好漢牽馬墜鐙
不給賴漢當祖宗
古語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與優秀的人為伍,將會從中受益;
與卑劣的人同行,無端壞了自己名聲。
人生在世,一定要擦亮眼睛,跟對人,做對事。
與優秀的人相伴,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反之亦然。
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可為友。
02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己一個也難求
黃金易得,知己難求。
真正的友誼,往往比黃金還要金貴。
他們不會在你落魄時拋下你,也不會在你成功時嫉妒你。
相反,會在成功時拉你一把,會在你失落時扶一把。
年輕時候最不缺朋友,天涯海北到處都是朋友。
可等到中年才會發現,真正的知己少之又少。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03
寒天不凍勤織女,饑荒不餓苦耕人
《六祖壇經》上講:「迷人口說,智者心行。」
再惡劣的環境,也困不住願意努力的人。
無能的人,只會責怪一切;聰明的人,往往會付出行動改變一切。
坐在家中等天上掉餡餅無異於痴人說夢,只有勤勞的雙手才是立足的基礎。
人只要踏實肯干,就不必懼怕饑寒、災荒。
遇水涉水,遇山爬山,咬緊牙關,提一口氣,遲早能夠走出命運的爛泥地。
你只管努力,上天不會辜負每一個願意努力的人。
04
積財千萬,不如一技傍身
《顏氏家訓》有言:「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
家中錢財千千萬,如果沒有一技之長,遲早會敗完。
積累再多的財富,都不如掌握一門傍身的技術,擁有立世的資本。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古今往來,多少大家族都敗於只會吃喝玩樂的二代之中。
憑知識立身、憑本事吃飯,才是獨立生活的底氣。
05
丈八的燈台,照見人家,照不見自家
人無完人、事無完美,每個人都有可能會犯錯。
有的人,一輩子只會揭別人短處,從不回頭看自己的缺點。
整天揪著別人的短處不放,只能說明自身修養還不夠。
老子說:「大道之行,不責於人。」
與其埋怨他人,不如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只有反躬自省、常思己過,才是真正走向成熟。
06
利刀割肉傷可愈,惡語傷人恨不消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身體所受到的傷害,終究會有癒合的一天;
但心靈上受到侮辱,卻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忘。
從長久看,冷言惡語對人的傷害,要比身體受傷更加嚴重。
古語有云:禍從口出。
世間大多災禍,往往是因為言語不當而引起。
好的語言,可以讓人如沐春風;惡毒的語言,往往會讓人心生怨恨。
所以說,話說出口前要三思,多替別人想一想。
世上最好的修養,就是慎言。
07
堂上二老是活佛,何須靈山朝世尊
家有二老,如有二寶。
求神拜佛,不如孝順父母。
供養父母,是世間最大的功德,也是最好的福報。
古人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記住,你奮鬥的腳步,永遠趕不上父母衰老的速度。
及時行孝,人生才能不留遺憾。
08
不怕紅臉關公,就怕抿嘴菩薩
人心隔肚皮,看似關係很好的人,你也不可能知道他內心在想什麼。
耿直的人,就算和你發生正面衝突,也是直來直去、不玩陰的。
平時一聲不叫的狗,咬人的時候才最狠、最疼。
做人,不可有害人之意,更不能無防人之心。
與人相處,說話做事都要注意,不要把誰都當做交心的朋友。
09
人不在大小,馬不在高低
這個世界總是很現實的,「人靠衣裝,佛靠金裝」,但是做人處事真正的價值是不看外表的。
單純的「以貌取人」是一種淺薄的表現。
玫瑰再美也帶刺,苦瓜再苦也益人。
看似淳樸不一定就是膚淺,也可能是低調奢華有內涵;
華麗不一定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也可能是敗絮其中而不自知。
以貌取人不可行,徒有其表終是空。
決定人生的,不是外在的美醜,而是內心的格局。
10
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
貪念不可有,慾念不可生。
倘若覬覦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便會惹得一身黑。
我們要學會放手,學會知足,學會制止貪慾。
不向不該伸手的地方觸碰,自然會一身清爽。
陳忠實在《白鹿原》中說過:
「自信平生無愧事,死後方敢對青天。」
人生多歧路,但若是我們自身就正直,沒有做過不該做的事情,那歧路也會變成通途。
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這些俗話,看似簡單,實則深刻,是無數先輩的淳樸。
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歷經歷史滄桑,依然閃閃發光,值得我們一讀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