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打拐英雄朱文光剖析徐州打拐:最重要一點

朱文光是一位退伍軍人,四川省中江縣人,真正的打拐英雄,從事打拐11年裡解救回四川的被拐賣婦女、兒童,僅記錄在案的就達160餘人。因此,他被媒體冠上了「打拐英雄」、「中江佐羅」,以及「千里獨行俠」的稱號。美國《新聞周刊》在2001年還曾到中國跟蹤他半月,報導他的打拐經歷。被外界稱為「民間打拐第一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怎麼見處罰買的人,或者處罰的太輕,必須買賣同罪!

朱文光是一位退伍軍人,四川省中江縣人,真正的打拐英雄,從事打拐11年裡解救回四川的被拐賣婦女、兒童,僅記錄在案的就達160餘人。因此,他被媒體冠上了「打拐英雄」、「中江佐羅」,以及「千里獨行俠」的稱號。美國《新聞周刊》在2001年還曾到中國跟蹤他半月,報導他的打拐經歷。被外界稱為「民間打拐第一人」。《盲山》這部電影就是根據他的打拐事例改編,他在這部電影裡還客串了一把解救警察!他告訴我們鐵鏈女的遭遇不算最慘的!筆者不僅感慨藝術不僅來源於生活,但生活比藝術更悽慘。

因為他和筆者都生活在德陽,我們德陽幾位民間媒體人,請他過來專門進行了一次面對面座談會,深入了解打拐的難度!

花花:朱老師你為何走上了打拐這條路?

朱文光:以前我家裡兩位親戚被拐到安徽,後來在警局保全公司上班,時不時聽說到某某被拐賣到某地。家裡人哭著跪著來報案!因為我有親屬被拐賣,有切身之痛,所以走上了這條路。第一次解救婦女比較順利,後來就走上了這條路。

花花:朱老師你能說說,最驚險的打拐經歷嗎?

(講述打拐經歷朱文光幾度現場落淚)

朱文光:一次在山西,一次在徐州。這兩地方民風之彪悍,已經把婦女解救在車上了,村民衝出來了,拿著鐮刀和扁擔,我挨打挨慘,又不敢還手,只能抱著腦袋,村民各種東西招呼我,我就往臭水溝里滾,滾到臭水溝里一動不動,村民就會少打你了。也不知道是臭水溝太臭,還是村民怕把我打死了。後來村民就圍攻另外解救的兩家,我就跑了。(幾個地區約好了同時解救)挨打挨多了我都學「精靈」了。先是裝成各種路人打探消息,然後凌晨1點去解救,這樣會減少被圍的風險。通常是救到婦女用被子一裹,往車上一丟,就開始跑,有人追過我們三十公里!

花花:打拐最怕什麼?

朱文光:其實挨打不怎麼怕,當然也怕,最怕的是當地有人通風報信,我以前解救一個女子,去了三次撲空了三次,後來才知道,買家和當地派出所一個領導有親戚關係。再後來我也學聰明了,一般我都去省廳或刑大對接了,不和當地派出所對接了!當然這種通風報信的少數。

花花:被拐婦女為什麼不跑,逃跑的機率有多大?

朱文光:逃跑成功的機率可能是百分之幾,幾乎跑不掉的,冬天我去了一些村子,有的零下幾十度,跑出來就會被凍死,被拐女不給衣服穿家裡有炕就在炕上,一家人輪流看著你(被拐賣婦女),甚至很多是那種同姓村,一個村的人都看著你,跑出去,抓回來會被吊著打。比打畜生還不如!

花花:這些人買媳婦的錢從哪來?

朱文光:買家幾乎也很窮,稍微好點的買媳婦是幾家幫一家,一個村子,假如都到了婚配結婚年齡,沒找到對象的,家裡人商量,幾戶人先幫年紀最大的那戶人解決了。明年有錢了,再解決另一家,還是幾戶人一起籌錢。最讓人接受不了的是家裡幾兄弟合夥買一個的。我們解救了一個,解救出來女孩都走不動路了。人間慘劇,現場涕不成聲!

(當年打拐的部分介紹信,一封介紹信幾條鮮活的生命)

花花:被拐賣的是哪些人?

各行各業都有,少女居多,以前車站是高發地,人販子偽裝成問路的?或者介紹工作啊等等!

花花:解救的難點在哪?為什麼存在偏遠地區是重災區!

朱文光:1、當地幾乎抱團,宗親勢力強大,少數村幹部包庇。特別都是一個姓的村。法不責眾,不要說我們挨打,穿警服,配硬火的一樣挨打,一百個多村民你也不知道誰打的!

2、農村人觀念問題,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為了在村里不成絕戶也買。

3、當地彩禮過高,認為買媳婦划算。

4、還有法治觀念淡薄,我有時間去解救,打我不說,還理直氣壯的邊打邊罵,認為是我們四川南蠻子來搶人了,買來的媳婦就是他們私人財產,不認為這是犯罪。

5、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怎麼見處罰買的人,或者處罰的太輕,必須買賣同罪!

花花評:

不怕陽光下的罪惡,就怕燈下黑!陽光下的罪惡,是明明白白的。而燈下黑,留給我們是一片陰影,讓省一級甚至更高層級來調查一件法律和規則之內的案件,無疑是社會與文明的悲哀。徐州的系統化潰敗,是年深月久的。當赤裸裸的犯罪只是被包裝為民間惡俗,巨大的阻力讓法律也失靈了。為8孩母親發聲的人,都是這世間的英雄,當微小的聲音匯聚成吶喊,你們拯救的不是鐵鏈女,你們斬斷的是一不小心就會套在每個婦女兒童頭上帶的鐵鏈!也是拯救自己,立法推動買賣同罪!

最後我們再次向打拐英雄朱文光先生致敬!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戀樹濕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22/1711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