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天風盜:俄烏衝突背後的白左幽靈

作者:

本文將基於事實、數據和邏輯表達個人對俄烏衝突諸事態的認知與判斷,不持任何傾向性的道德立場與評價。我只關注於在限定範圍內解讀一加一等於幾的問題,至於一加一究竟等於幾才算是符合社會道德標準與情感追求,不在本文考慮範疇之內。

邏輯執行空間之內不存在道德問題。所以除了邏輯所指向的趨勢演繹方向之外,本文也不會具有任何政治正確的傾向。

我在2月23日發文《烏克蘭危機:核威懾與主戰場》作出判斷——基於大國博弈的角度上審視,當前烏克蘭危機的真正主戰場就是這兩個,一是美利堅中期選舉,斷層線衝突式之爭;二是華爾街跨國資本利益集團之間的較量。

這兩個分別呈現為政治與資本形態的主戰場,體現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或曰體現在俄烏衝突顯性化的節點時刻里,本質就是同一個問題的一體兩面。先看川普

(1)川普出場

俄烏衝突節點期間,川普出場了。他當然一定會以自己的方式走到台前。

川普是這樣亮相的。當地時間2月21日,普京簽署法令,承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獨立」。第二天,2月22日,川普就此事發表評論,這樣說,「這真是天才。普京宣布烏克蘭的很大一部分地區『獨立』。真是太棒了。」

幾天之後,2月26日,美利堅保守政治行動大會(CPAC)在佛羅里達州舉行,川普出席並發表演講。他在演講中談到俄烏衝突問題,主要談及三個方向:

一是譴責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他說,「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令人震驚。這是一種暴行,一種不應該被允許發生的暴行。我們正在為驕傲的烏克蘭人民祈禱,願上帝保佑他們。」

二是再次談到普京,「問題不在於普京聰明,當然,他很聰明;真正的問題是我們的領導人很愚蠢,太愚蠢了。」

三是拿拜登來和自己比較,「眾所周知,如果我們的選舉沒有被操縱,如果我是總統,這場可怕的災難永遠不會發生。在拜登的領導下,俄羅斯『入侵』了烏克蘭。我是21世紀唯一一位在位期間俄羅斯沒有入侵其他國家的總統。在我們(註:指川普入主白宮時的美利堅)的領導下,俄羅斯尊重美利堅。」

川普這番出場,至少表達這兩個內容:一是他和拜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二是,面對拜登的美利堅,和面對川普的美利堅,普京作出的動作也完全不同。

不同之處的本質區別是什麼?我認為,體現在政治圖譜上,就是白左與右翼勢能的區別。川普肯定是保守右翼,那麼普京呢?

(2)普京的政治圖譜

普京的政治圖譜是什麼?大家如果還有記憶的話,應該記得在2016年美利堅大選期間,對於普京的看法,川普就表達出與當時歐巴馬默克爾完全不同的觀點。關鍵一點是,他當時這樣稱讚普京,「我正好不欣賞美國這套體制。但在俄羅斯體制中,他絕對是領袖,遠比我們的總統還是個領袖」。

作為被川普稱為「絕對是領袖」的普京,當然知道如何去投桃報李。首先是出手快。川普贏得選戰之後,第一個發來賀電的,不是來自歐洲五眼聯盟及日本的盟友,而是普京。

然而,還有更深的水。相比當時歐巴馬與默克爾,以及如今拜登與馬克龍的白左價值觀,川普更為強調捍衛「基督教傳統」,反對全球化、多元化、同性婚姻與伊斯蘭移民泛濫化。這是右翼價值觀的來源,在這一點上,來自歐洲的極右翼力量,譬如法國國民聯盟、德國選擇黨、英國獨立黨與國家黨、義大利五星運動等,彼此在內里上一脈相承。

也許有人要問,這又與普京有什麼關係呢?要知道,在歐洲的極右翼力量看來,美利堅尤其是白左建制派執行的政策,已經發生明顯的退化,是「對傳統最大的威脅」。而普京不同,他長期通過樹立傳統價值的衛士形象,並試圖以此來輸出俄羅斯的影向力。

2015年,歐洲極右翼力量在聖彼得堡召開會議,大英的民族主義者道森指責美國,「歐巴馬和美利堅,他們是女性化的男人。」會議演講人菲奧里則認為,「我們是新生歐洲的前鋒。這個歐洲將成為一個基督教的歐洲,俄羅斯的角色並非僅僅是參與,而將成為領導力量。」

當時的會議上,歐洲的極右翼勢能已經談論到烏克蘭問題,提出一個基本看法是,「普京的算計在於促使歐洲改變其對烏克蘭問題的看法。如果歐洲內部問題的重要性超越了烏克蘭問題,那麼上述情況就會很容易發生。」

那麼,如今歐洲的極右翼勢能有些什麼基本立場呢?這裡就拿作為歐盟軸心的德法兩國來舉例。先說,德國選擇黨。這個政治黨團成立至今不到十年,已成為德意志議會第三大黨團,其核心主張是退出歐元經濟區,重啟德意志馬克,評擊白左建制派是「法西斯」,並要對歐盟進行重組,還包括反移民,要重置邊界設定等。

再說法國國民聯盟。不久之前,2月5日,黨魁勒龐在萊斯特這樣表示,「我們必須捍衛自己的利益,脫離軍事集團的邏輯,所以我們將退出北約。」如今勒龐的民意支持率低於馬克龍,暫居第二位。

這就是逆全球化的,也是可供破局達沃斯控盤下債務擴張式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內生能量,其中也就看出普京的政治圖譜里重要的構成要素之一,就是含有右翼及極右翼的勢能組成。這股能量,其邏輯指向,有一些共同的要素:重組歐盟,退出歐元經濟區,退出北約並尋求建立一個新的歐洲安全防務體系。同時反移民,反伊斯蘭化泛濫。

正如上文所分析,對於達沃斯白左集團來說,隨著德法兩國的極右翼勢能持續演繹,高潮不退,就一定要不遺餘力進行打擊,體現在烏克蘭問題上,目的就在於儘可能將烏克蘭危機問題顯性化,並藉此遮蓋歐洲內部乃至美利堅內部矛盾,遮蓋達沃斯白左集團內部的墮落與腐朽。

3金融核選項SWIFT

當地時間2月26日,白宮發表聲明,美、歐盟、德、法、英、意、加等國決定對俄羅斯幾家銀行踢出SWIFT支付系統,同時對俄羅斯央行實施限制措施,目的是切斷俄與國際金融體系的聯繫,「損害它們在全球經營的能力」。就此事態,我的幾點看法如下:

1)這是美歐對俄金融制裁的加碼,主要是量級增大,性質沒變。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之後,已經有部分俄銀行被踢出SWIFT,這次是追加,但尚未完全將俄金融系統整體踢出。

2)被踢出之後,不可能有替代方案。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之後,俄嘗試建立符合自己的國際支付系統,幾乎沒有什麼收效。體現在SWIFT背後,是國際貨幣體系的信用與地位,核心是美元。被踢出之後,俄羅斯不會擁有獲得替代方案的跨境支付結算空間。

3)這次制裁,不是全部踢出俄金融系統,而是有選擇性部分制裁。就目前來說,以下這一點仍是大概率事件:歐盟,尤其是德意志,依然保留從俄購買原油、天然氣的能源支付渠道。

4)以後仍存在繼續追加對俄制裁的空間。當前要知道的是,如果缺少俄天然氣供應,來自卡達、澳洲和美利堅等主要生產國的液化天然氣至少短期內無法填補歐盟需求的缺口。而且,即使很快填補,歐元區也將不得不為之支付更高的成本。

5)北溪2號未來前景走向仍存變數。

拜登的美利堅意圖非常明確,不斷挑撥俄烏衝突,不斷挑撥俄歐矛盾,就是上文所說的——體現在烏克蘭問題上,目的就在於儘可能將烏克蘭危機問題顯性化,並藉此遮蓋歐洲內部乃至美利堅內部矛盾。——在打擊普京的問題上攜帶了大量的私貨:邏輯上,打擊普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打擊川普,志在奪取年底的中期選舉。

對於馬克龍來說,跟隨拜登,打擊普京,儘可能占據道德制高點有利地形,私貨是,從這樣的道德制高點上俯衝返回法蘭西,打擊勒龐國民聯盟等右翼及極右翼勢能,奪取接下來將於4月舉行的法蘭西大選。

德意志呢?在如此SWIFT制裁過程中,不難看出,德意志尚有顧慮,但作為白左的朔爾茨在壓力之下基本上還是選擇跟隨美利堅。但問題在於,朔爾茨究竟能跟隨多久,這裡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不管如何,朔爾茨及其白左勢能,在如今德意志的根基已大不如前了。

如果,歐盟以及歐元經濟區最後不得不切斷來自俄羅斯的能源供應,轉而全面選擇來自美利堅、澳洲和中東的液化瓦斯,如此高昂的價格成本,能夠支付多久?在加上來自地緣衝突風險的提升,必將導致歐盟的分化以及歐債危機再次顯性化,那麼包括俄烏在內,幾乎整個歐洲都要以持續出血,以資本流入美利堅的方式,為美利堅接下來可能開啟的美元加息進程,為美元全球割羊毛提供輸血以及空間渠道。

那麼,請大家不妨想一想,資本的本質究竟是講究道德的,還是逐利的嗜血本性?這當然只是一個常識。對於達沃斯集團而言,道德手錶和政治正確,隱藏在這些煌煌之言的背後,其實都是一個個食利者圈層的利益訴求。我不會懷疑,華爾街跨國資本集團之間的博弈與衝突必將加劇。這裡醞釀著巨大的風浪。

4戰場空間

無論是政治還是資本,作為斷層線衝突,2022已經註定不會平靜。

曾記否,2020年美利堅大選期間,「突然」出現「拜登曲線」,所有白左媒體火力全開,眾口一詞,鋒芒所向均直奔川普而去,是一次對川普的全流域性的打擊。忽如一夜春風來,拜登曲線梨花開。這一次,白左媒體同樣火力全開眾口一詞,基於「將烏克蘭危機問題顯性化,並藉此遮蓋歐美內部矛盾」的訴求與角度,直奔普京而去。除了內容形態與對象不同之外,前後操控的手法,作案的痕跡,均如出一轍。

如此奔逐,如上文所言,對於美利堅而言就是直奔川普;對於法蘭西就是直奔國民聯盟;對於德意志就是直奔德國選擇黨等右翼及極右翼勢能。在這種全流域式的打擊過程中,各自所攜帶的私貨,在他們的目標訴求的諸多構成里,是份額最重也是最為迫切的一份。

體現在俄烏衝突背後,以上這些,就是來自達沃斯集團的白左幽靈。拜登陰狠的本色,馬克龍的首鼠兩端,德意志的瞻前顧後,也從未改變。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更何況是一條仍然堂而皇之身居經濟全球化控盤者地位的白左百足之蟲?

普京當然也絕不是什麼單純的傻白甜。問題是,從古至今,歷史事實一次次證明,絕大多數人都是愚蠢的,而且是從頭到尾的無知,幾乎不用指望他們能夠具備足夠的邏輯分析與判斷能力。這一次也不會是例外。

對於川普來說,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他顯然分得清普京,分得清拜登,分得清烏克蘭,也分得清歐盟、北約與美利堅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我相信,拜登及其團隊,不管如何鮮衣怒馬,又有多少白左媒體為之張目,終究欺騙不了所有的人。

從俄烏衝突到歐盟與北約未來定位,從法蘭西4月大選到美利堅中期選舉,從全球能源博弈到華爾街資本市場走向,從歐債危機到美聯儲加息周期變化,也包括從歐洲到北美的身份政治運動在內,體現在各自戰場上,這一場場的仗都有得打。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302/1715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