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會觀察 > 正文

透視俄羅斯車隊:100公里路程走了兩天 在注視中解體

俄烏戰爭到現在是第幾天了?恐怕你和我一樣,一時回答不上來。它的關注度在下降,作為「戰爭」,它給人們帶來的奇觀越來越少。

目前最引人關注的就是俄羅斯60公里長的車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從白俄羅斯開到基輔,也就一百多公里,這車隊走了兩天了,還沒有到達。比我1998年寒假大雪中回家還要慢。

其實,它是走走停停,或者說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停滯狀態。網上的圖片,來自美國一個民用衛星公司。民間人士也可以在電腦上注視著這支車隊的狀況。

一個正常的疑問是:烏克蘭一定也注意到了這支大軍,為什麼不發起攻擊?哪怕沿途進行一點小騷擾?按照中國軍迷的看法,這很像抗戰時的平型關戰役,為什麼不伏擊呢?

今天看到一個來自烏克蘭的解釋:烏克蘭不用想辦法延緩這支車隊,因為它自己停下來了。車隊中,有的車沒油了,沒辦法行進,整個車隊就那樣堵住了。這兩天確實有很多消息在流傳,還有報導稱俄羅斯士兵不想打仗,故意毀壞油箱。

這些傳說未必是真的,到底發生什麼,戰局如何發展也不是本文關注的重點。真正有意思的是,俄羅斯這次「重大行動」,是在全世界普通人的注視下進行,也在烏克蘭的注視下——戰爭中的「觀看」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轉折。

觀看就是權力。東北人吵架的經典問答是「你瞧啥?」「我瞧你咋滴?」雙方可能為到底是誰掌握觀看的主動權,爭吵半小時。

上面這張照片很能說明問題。俄羅斯士兵被俘虜了,對方用手機對著他拍照。這就是一種「注視」,而我們又在網際網路上注視著他們——俄羅斯士兵被雙重觀看。

理論上說,俄羅斯是占壓倒性優勢的一方,應該掌握觀看、注視乃至凝視的主動。伊拉克戰爭中美國就是那樣凝視伊拉克的,最後一場「觀看」,是捉到薩達姆本人,人們發現這個獨裁者非常蒼老,一點英雄氣概都沒有——層層深入的「觀看」和打擊,剝掉了薩達姆身上全部的神秘光環,而神秘感對權勢者至關重要。

在烏克蘭,觀看雙方的位置似乎出現了顛倒:不是俄羅斯在「瞧」烏克蘭,而是烏克蘭(以及背後的世界)在「瞧」俄羅斯。

一個證據是,烏克蘭國防部這兩天曬出了俄羅斯的作戰計劃,上面有方案、路線,還有簽名和蓋章,那是1月份就準備好的計劃。烏克蘭官員說,那是從俄羅斯情報部門搞到的,這等同於說,烏克蘭早就「戴上」一雙眼鏡,可以透視俄羅斯。

還有一個未經證實的傳言,烏克蘭聲稱已經掌握了俄羅斯12萬作戰部隊士兵的個人信息,包括他們的姓名和家庭信息,這是黑客組織盜取的——如果是真的,這會給俄羅斯部隊造成恐慌。這樣的信息泄露,意味著士兵已經「透明化」,不再是集體的一員,因為要考慮自己和家庭的安危。

這些都可以理解為資訊戰,不必太當真。但是,有一點比較明顯,是烏克蘭而不是俄羅斯掌握了資訊戰的主動權。他們不慌不忙,呈現出一種進攻姿態,就像真的看到了什麼似的——對俄羅斯來說,這一定是讓人不安的狀況。

一個原因是,烏克蘭可能得到了美國和北約情報部門的支持,對俄羅斯的一舉一動都比較清楚。還有更重要的原因,社交媒體時代,無數普通人參與了戰爭,他們不但「幫」烏克蘭在看,而且也是自己在看——無數雙眼睛,似乎正在「肢解」這場戰爭的整體性,讓它變得七零八落。

這對Putin非常不利。Putin發動戰爭,一方面要在現實層面占領烏克蘭(或者一部分),另一方面,他要利用戰爭創造一個「敘事」,來提升自己的威望和俄羅斯的團結。

俄羅斯廢棄的戰車被烏克蘭農民拉走,可笑的一幕

後一個目的實現的關鍵,是俄羅斯要掌握戰爭的話語權。戰場上的實際情況是一回事,對它的解釋、敘述和宣傳,又是一回事。這正是很多人喜歡戰爭的原因,戰爭必須「產生」傳奇和英雄,必須神秘化和浪漫化,否則就只剩下純粹的苦難。

現在這場戰爭,作為一個「整體」已經被透視和解構了。俄羅斯過了好幾天,才發出一份「戰報」,而這份戰報根本沒什麼人關心——人們早已經知道更多。人們得到的是各種視頻和戰爭的片段,在這些片段中,俄羅斯的形象是可笑的。

真正獲得「整體性」的似乎是烏克蘭,他們正在創造自己的故事、英雄和傳奇。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城市的地得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304/171648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