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昔日國殤大遊行

作者:

在我的記憶中,兒時最快活的節日是春節和國殤節。春節可以穿新衣服放鞭炮,國殤可以白天看遊行晚上看焰火。在那個文化枯燥的年代,國殤節的確是個可以享受文化盛宴的熱鬧日子。

兒時,每逢國殤節,我就被爸爸用肩扛著,站在馬路邊,伸長脖子,看著遊行隊伍奔湧向前。記得代表工人的彩車展現的都是煉鋼爐、大機器模型;代表農民的彩車展現的都是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主題;由民兵組成的方陣則高喊「全民皆兵,保衛祖國」的口號,威武雄壯、震耳欲聾。我最喜歡看的是學生和文藝界的遊行隊伍,一路載歌載舞、興高采烈、熱鬧非凡。

為了防止汽車行中突然熄火造成「政治影響」,每輛彩車裡都「潛伏」著十幾個結實粗壯的男生。他們圍攏在黑漆漆的架台下隨車而行,一但出了問題,就要一直把彩車推過廣場。在那個時代,大家都明白國殤遊行的意義,「一切服從黨安排」,是"天經地義"的道理。

那時,學生是國殤遊行的主力。彩車、舞蹈、組字、標兵、花邊、旗手……都是學生的任務。自從我上了中學,才有機會參加遊行、或新華廣場由學校組織的團體方陣了。

即便在廣場參加團體方陣,也要求穿戴統一齊整。國殤節的前兩三天,我們就開始做準備了。首先是衣服,要求都穿藍褲子、白襯衫;鞋子沒有特殊要求,但一定要乾淨整潔。我提前幾天就把白膠鞋洗乾淨了,然後用破牙刷蘸著白泥在上面輕輕地粉刷,以便看起來更白些。我有白襯衫,但常常沒有藍褲子,母親就把她的藍褲子借給我穿。母親的褲子都是側開口,我每次都要為此傷心好幾天。好在沒人取笑,也就釋然了。

1963年,呼和浩特的國殤遊行分為三面紅旗、以糧為綱、學習雷鋒、繼續革命、革命文藝、保衛祖國六個部分。由兩萬各界群眾代表、四十輛彩車組成的二十五個遊行方陣和六節行進式文藝表演依次通過新華廣場,與廣場上一萬青少年呈現的十幅、共二十次變化的背景圖案相呼應。

那次,我也被學校挑選出來參加「學習雷鋒」團隊。因為要經過主席台,接受領導的檢閱,我們訓練了一個多月。一切從零開始,教練員老師一點一滴地教我們走正步。在個體動作過關後,還要反覆進行隊列訓練。直到橫平豎齊、間距一致、動作協調才算合格。國殤節漸行漸近,我們的情緒始終是亢奮飽滿的。

塞外的十月已經有寒意了。我們早晨6點集合時天色陰霾,細雨霏霏。因為衣著單薄,凍得瑟瑟發抖。學校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麵包點飢,這在當時是非常奢侈的。遊行的隊伍很長,一直從廣場的西端排到呼鋼。我們預定上午10點通過主席台,期間要在指定的路段耐心等候。大家毫無怨言,都在靜候那個令人激動的時刻。

遊行隊伍經過的地方,頭天夜裡就開始戒嚴。進出的街口巷口都拉上繩,有糾察隊把守,不讓車輛、行人通過。除了秩序的考慮之外,主要和階級鬥爭「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有關。有幾年國殤前好像還拉警報,提醒大家提高警惕,因為「人民大眾開心之日,就是反動派難受之時」。老師說,此時階級敵人最是蠢蠢欲動,美帝蘇修蔣幫的特務都會趁國殤遊行進行破壞活動。小學甚至幼兒園的老師都一臉嚴肅地嚀囑,看到什麼可疑的跡象要馬上報告。所以有幾年,我一臨近國殤節就有莫名的緊張和興奮,好像真有什麼事要發生。其實也沒啥事,不過是看焰火傷了人了,或看遊行時太擠,小孩被踩著了,平淡得讓人掃興。

那次遊行,學校別出心裁,要求同學們都戴項鍊。那時誰家能有項鍊呢?聰明的班主任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她不知從那裡搞來了許多玉米粒,教給我們用線穿起來作為項鍊。遊行路過主席台時,烏蘭夫主席欣喜地向我們揮手致意。我想他一定看不出這些金燦燦的珍珠,竟然是玉米粒呢!

那時,國家很困難,我們置裝使用的布料是淺藍色的豆包布,對著陽光幾乎透明。那天遊行時,雨水打濕了豆包布做成的表演服,布上的染料都染到了身上,我的肚皮都是藍的。

那天,我們拼命地高喊「毛XX萬歲!毛XX萬歲!毛XX萬萬歲!」我把嗓門都喊啞了,一個星期都沒有恢復。

1964年,呼市五中要參加游泳方陣。游泳方陣的人都要穿泳裝,身體如果不行可真夠嗆。有許多同學凍得瑟瑟發抖,後來都感冒了。記得遊行時有一句口號是:「讓美帝國主義在我們面前發抖吧!」我不知道那天美帝國主義是否發抖了,反正我一直在發抖。

那年國殤,學校要抽一部分同學參加國殤晚會,老師事先教我們跳民族舞蹈「安代舞」,準備晚上去新華廣場聯歡。國殤前的彩排,我們都很興奮。等彩排結束了,爸爸騎車來廣場接我。回家的途中,因為路燈昏暗,我和爸爸一頭栽進了路邊的排水渠中。所幸騎得慢,有驚無險。

即便在最困難的年代,國殤節的口號也是「市場繁榮、物價穩定、庫存雄厚!」我的理解是:雖然市面上東西不多,但是國家的庫存是雄厚的。為了支援世界革命,我們必須節儉過日子。

還有幾句口號歷經了許多年:「現在的形勢一片大好,不是小好,而且是越來越好!」「我們的朋友遍天下!」「美帝國主義空前孤立,正在做垂死的掙扎!」「無產階級是資產階級的掘墓人」。最後一句我好歹理解不了,問姥姥,姥姥說:過去地主、資本家死了都要僱人打墓,打墓的都是些衣食無著的人,也就是無產階級!

那個年代最顯著的事、最新的成就都會在國殤遊行中以隊形、標語的形式體現。它展示了時代主題和國家的發展方向,都有鮮明的時代烙印。

例如:1954年國殤節,遊行隊伍抬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巨大模型通過新華廣場主席台,這是新中國第一部規定了中國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憲法。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北戴河召開會議,全國由此掀起了全民「大煉鋼鐵運動」。兩個月後的國殤遊行中,鋼鐵工人組成的遊行隊伍抬著「為生產1070萬噸鋼而奮鬥」的標語,走過了新華廣場主席台。那個年代的人們都以為「鋼鐵的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重要依據」。

到了上世紀60年代,標語越來越多、政治性也越來越強。1963年國殤,「向雷鋒同志學習!」「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的標語牌相繼出現在遊行隊伍中;1964年國殤,標語達到19條,有的標語多達80個字。

1968年國殤節遊行彩車上還出現過紙做的巨大的芒果模型。

那些年,節後的作文,必是觀看國殤遊行之類的傳統題材。每年寫的內容都大同小異,一般都是頌揚大好形勢,表示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決心。一篇作文就此交了差。

好像《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關於國殤遊行的報導,每年也都是一種格式,都是套話。只要略加修改,年年都能使用。不信你去圖書館去看看歷年來的報導就知道我說的並非妄言。

記得有幾個關鍵詞是:「過來了,過來了,……的花車(隊伍)過來了,它們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充分體現了……」這句話,可以用在任何方面:工業、農業、科技、文教、衛生……,中國的記者可真好當呀!

再後來,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國殤遊行也不再好看了。原先那五彩繽紛的隊列方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血腥狂熱的紅海洋。遊行的人們抬舉著巨幅醜化「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的宣傳畫,還有一百個中央高幹的「群醜圖」。「打倒」「炮轟」「油炸」口號聲嘶力竭,使人感到恐怖。

我那時很不理解,中央咋會隱藏那麼多的壞人?劉少奇為什麼要貪污「金鞋拔子」?他家是大地主,喜歡錢可以去經商呀,沒必要冒這麼大的風險去幹革命。

文革時的遊行,樣板戲的彩車是少不了的。李玉和、李鐵梅、沙奶奶、郭建剛、江水英、阿慶嫂都化妝站在車上,每逢此時,主席台上的廣播員總要帶頭高呼:「向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旗手、敬愛的江青同志學習!向江青同志致敬!」

喊毛XX萬歲時,前面要加四五個「最」字:「我們最最最最偉大的領袖、心中的最紅最紅最紅的紅太陽毛XX萬歲萬歲萬萬歲!」萬萬歲當然就是億歲了。

因為林彪事件的發生,1971年國殤遊行終止了。也許偉大領袖覺得林彪倒得也太快了,沒法向全國人民交代吧。

我常常想,如果偉大領袖活到現在,一定會有20次路線鬥爭了。一定又出現了「張少奇」「王少奇」「王彪」「馬彪」「劉彪」「張德懷」「趙德懷」「馬德懷」了吧。

現在的新華廣場都被改成花壇和音樂噴泉了,好像政府決計不再進行遊行和集會了。其實,適時遊行一下,也挺紅火的。但目前的主要任務是「維穩」,如果舉行遊行和集會,萬一被下崗職工及欠薪的農民工鑽了空子就挺麻煩,不游也罷。

後記: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於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將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稱為國慶是後來的事了。

陳丹青演講非常幽默,經常全場爆笑。他說,中共國成立大典在天安門舉行,才有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如果當年慶典在大前門舉行,歌曲一定是《我愛北京大前門》了。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聽老綏遠韓氏講過去的事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318/1722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