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共封殺文:為什麼俄羅斯將輸掉這場戰爭?

加里夫關於俄羅斯-烏克蘭戰爭的推特受到了極大關注,他不僅較早預測這場戰爭將要到來,也預言克里姆林宮無法如預想中快速推進並征服烏克蘭。
但是第二梯隊並沒有來。壓根沒有。為什麼?首先,俄羅斯沒有將陸地最大化,因此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和基礎設施來進行陸地戰爭。

第二,要做好幾個梯隊的準備工作,需要長期的艱苦努力。你需要動員他們,轉移到邊境,駐紮,維護和補給。沒那麼簡單。這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在進行閃電戰之前應該做好。但是這些都沒有做。

為什麼俄羅斯沒有準備一場像樣的閃電戰?現在我們來看第三個主要原因。閃電戰是一種戰爭策略。閃電戰關乎你如何擊破和壓制真正在戰鬥的敵人。俄羅斯沒有計劃,因為它沒有計劃戰爭。它計劃的只是一次「特別行動」。

當然,叫成是「特別行動」也是現代話語的一部分。二戰後,主權作為主權統治者發動侵略戰爭的合法權利的傳統認識消失了。因此,現代國家從不承認他們正在發動戰爭。他們發動的叫「綏靖」、「反恐」等等。

想想20世紀40年代末,世界上所有的陸軍部都被重新命名為「國防部」。每個人都在防守,沒有人在進攻。為什麼會發生戰爭呢?嗯,因為罪犯——「土匪」、「恐怖分子」、「聖戰分子」,或者像現在烏克蘭的「納粹」。

現代世界廢除了敵人和罪犯之間的區別,這是羅馬法的一個關鍵理念。強國確實會發動戰爭,但要這樣做,他們需要將敵人定罪並非人化。因此會出現各種「恐怖主義」話術。從某種意義上說,普京正在順應潮流。

俄方只想發動「特別行動」

在更深層次上,普京是絕對正確的。他對在烏克蘭實施「特別行動」的聲明是真誠的,因為他沒有料到會爆發戰爭。他不知道怎麼打仗。他這輩子都在組織和發動特別行動。首先,他是作為一名克格勃官員行動。然後,作為聖彼得堡市外交事務議員(意即非法向西方出售蘇聯倉庫的物品)。上世紀90年代,他與犯罪界密切合作,並取得了成功。

普京與暴力的企業家合作,他們經常殺人。但是,他總是占上風。聯邦和地方政府要比這些犯罪頭目強大得多,畢竟後者是可以被取代的。他們每個人都有幾十個追隨者想取代他的位置。

當普京的地位比這些罪犯強得多的時候,他發動特別行動。他已經習慣了。後來葉爾欽選擇他作為繼任者,普京以這個身份發動了一系列的特別行動來鞏固權力,在此期間得到了上級的全力支持。

是的,普京在成為總統之前就已經是個狠角色了。但當他有當時的總統和整個克里姆林宮作後盾支持時,扮演一個狠角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大權在握,沒有風險,沒有責任。

後來,每次為了提高自己的聲望和強硬形象,他都會挑起衝突。車臣、喬治亞敘利亞。但每一次都不是戰爭。每一次衝突都是一場特別行動:

1)動機是政治目的

2)對手是沒有機會贏得俄羅斯的小部隊

普京只與小國作戰。車臣——100萬人口,喬治亞——4萬。敘利亞有更多,但他的對手是沒有適當的訓練或武器的叛軍。此外,「反恐」言論讓俄羅斯人可以簡單地將整個城市夷為平地,而無需承擔任何後果。

每當普京需要確認他的首領地位時,他就會用特別行動摧毀某個小國。特別行動不需要適當的準備,因為小國對俄羅斯或普京都沒有風險。沒有風險=沒有必要麻煩。

普京決定再次重複這個小伎倆。因此,他派出的不是一撥接一撥的侵略軍,只是一個梯隊在推進。但烏克蘭要大得多,有4400萬人口。普京到底在想什麼?顯然他以為烏克蘭軍隊不會有任何抵抗。

但烏克蘭已經進化

普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一點。事實上,2014年,俄羅斯正規軍德巴爾采沃和伊洛瓦伊斯克輕易地摧毀了烏克蘭軍隊。他看到烏克蘭軍隊實力薄弱,只要派遣俄羅斯正規軍就能輕而易舉地擊潰他們。

從戰略上講,普京那次是搞砸了。他打敗了烏克蘭,帶來了痛苦和恥辱。任何IQ值高於室溫的人都知道這場戰爭還沒有結束,俄羅斯人還會再次發動襲擊。但是,普京當時並沒有徹底了結烏克蘭。他以為他總有機會。

接下來發生的事是可以預料的。給你的敵人帶來痛苦但又不致命的失敗,這是有風險的。是的,在某種程度上烏克蘭更弱了。但他們內部的權力平衡發生了變化。宮廷政治最大化的利益集團失敗了,而倡導效率最大化的政治家得到了機會。

沒有什麼比生存威機更能激勵人了。首先,烏克蘭人承認了事實:該國國防部長2014年表示:「我坦率地說。今天我們沒有軍隊。現在我們最多可以組建一支5000人的精銳部隊。」

2014年,烏克蘭的設備非常糟糕。幾乎100%的車輛和彈藥都是25年以上的蘇聯庫存。而且大部分都過期了,從1991年起就沒有檢修或使用過。蘇聯的老掉牙無線電機器也無法使用。烏克蘭士兵必須用簡訊交流,由於網絡通常很糟糕,他們不得不把手機扔到空中,希望它能捕捉到離地面幾米高的無線電信號。

2014年領導親俄叛亂的俄羅斯聯邦安全局上校承認,這也給他帶來了麻煩。他想從烏克蘭的軍用倉庫里補充武器,但這招不管用。從烏克蘭倉庫里拿走的火箭、炮彈和手榴彈99%都失靈了,所以烏克蘭在2014年輸給俄羅斯並不奇怪,他們還能打得起來才叫奇怪。

這就是烏克蘭軍隊當時的樣子。普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的正規軍一集結起來,烏軍就會潰敗。

很多事情都變了。首先,烏克蘭已經征了六次兵。基本上被徵召到頓巴斯與分裂勢力作戰。然後大多數人被遣散,回到平民生活。這支頓巴斯分遣隊大約有6萬名士兵,經常輪換。所以現在烏克蘭有40多萬頓巴斯戰爭的老兵。

他們中的許多人參加了戰鬥。因此,烏克蘭擁有大量具有作戰經驗的老兵。可能比俄羅斯還多。是的,俄羅斯一直在敘利亞作戰。它從未公布軍隊規模,但估計有2-3千人。大多數俄羅斯士兵都沒有經歷過戰爭。

此外,他們經歷的戰鬥是不同的。俄羅斯士兵只有在擁有絕對優勢時才習慣於戰鬥。在敘利亞,他們只會用炸彈把城市夷為平地。與此同時,烏克蘭士兵的對手始終更強大、裝備更好。

在裝備方面,這場戰爭消耗了烏克蘭軍隊一半的補給。它自己開發了許多創新武器,但幾乎沒有大規模生產。在大多數情況下,士兵們只有少數烏克蘭生產的新型武器原型。

烏克蘭訂購了48架土耳其Bayraktars TB2無人機。這還不錯,比亞塞拜然卡拉巴赫的兩倍還多。但到目前為止,只有12人到達。烏克蘭也在和土耳其人一起開發新的、更強大的無人機Bayraktar Akinci,但對這場戰爭來說已經太晚了。

然而,烏克蘭人得到了一些(數量不詳)美國生產的標槍和M141地堡打擊彈藥,以及英國和瑞典制MBT LAW反坦克飛彈。與烏克蘭生產的「Stugna-P」、RK-3「Corsar」和「Barrier」等反坦克武器一起,這些武器有助於對抗俄羅斯坦克。

普京發動攻擊時,烏克蘭軍隊還沒有收到很多新坦克。但他們有新的裝甲車輛,如國產哥薩克-2與土耳其生產的Aselsan裝甲套件和一些美國裝甲車輛、悍馬等。

最後,烏克蘭建立了一種新型部隊——領土防衛部隊,其人數估計為6萬人。這些平民接受過軍事訓練,一天之內就能被動員到自己的城鎮和地區作戰。

為什麼?這很明顯。如果俄羅斯發動一場有幾個梯隊的閃電戰,烏克蘭無論如何都會輸。但是俄羅斯沒有。烏克蘭人打賭他們不會。首先,對於一個沒有土地最大化的軍隊來說,這種打法既昂貴又困難。

第二,普京預計烏克蘭軍隊在第一天就會逃跑或投降。大多數外國觀察人士恐怕一開始也是這麼估計的。現在他們當然改變了說法,但如果你看看他們幾天前的帖子,他們不相信烏克蘭人會進行任何真正的抵抗。

所以普京只用一個梯隊進攻。部隊向前推進,留下許多未被摧毀的烏克蘭正規軍和征軍。在一場像樣的閃電戰中,第二梯隊和第三梯隊將會幹掉烏克蘭的防守者。但是他們沒有。這些額外的梯隊並不存在。

這立即造成了供給和補給的問題。第一梯隊向前推進。它需要彈藥、燃料和人員補充。但這些補給車隊遭到正規軍主留守的領土防衛部隊的攻擊。

烏克蘭給平民發放了槍枝,這些人無法抵抗俄軍的縱隊,但考慮到烏克蘭平民中有許多有戰鬥經驗的老兵,他們可以攻擊車隊。

斯特雷科夫曾在2014年領導親俄叛亂,他在Telegram中證實了這一說法。因為沒有第二梯隊,供給隊被摧毀了。

普京顯然很擔心。在2月25日的視頻中,他呼籲烏克蘭軍隊發動政變。如果他的計劃成功了,他根本不需要這麼喊話。

這是什麼意思?普京的計劃沒有成功。因為他沒有計劃戰爭。他從來沒打過仗,也不知道怎麼打。他一直在執行特別行動,這也是一次特別行動。對手本應該逃跑或投降,但他們繼續戰鬥。

這次行動的失敗將給普京和他的政權帶來巨大的後果。他們不太可能在這次失敗中倖存下來。與此同時,普京不太可能以同樣的方式獲勝。

這並不是說俄羅斯士氣低落,而是戰爭的艱難程度超出了他們的經驗和能力。大多數俄羅斯軍人不介意去國外冒險。但是打一場有可能死亡的長期艱苦戰爭就是另一回事了。俄軍計程車氣普遍被高估了。根據社會學研究,他們參軍的主要動機通常是為了得到一套公寓。他們通常是來自貧困家庭的年輕人,在生活中看不到什麼前途。而參軍是一個從州政府申請住房的機會。

現在如果你死了,你就沒有房子住了。也許那些已經在烏克蘭的人別無選擇,但抵抗仍在繼續,戰爭是血腥的,傷亡是真實的,這一事實將極大地打擊那些在國內的人的積極性。別指望俄羅斯那邊會有什麼熱情。

普京能做什麼?

1.開始破壞基礎設施(已完成)

2.封鎖城市(已完成)

3.簡單地用轟炸機和大炮夷平城市,就跟當初在車臣或敘利亞那時一樣(可能會)

前兩種情況會造成人道主義災難,正如他希望的那樣,會打破人們的意願。

第三個問題更大。在車臣或敘利亞,你可以很容易地用「戰鬥的聖戰分子」為公開的種族滅絕辯護,而在這裡,這將更加困難,實際上可能會引起北約的反應。不過,我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

所以我的預測是:如果戰鬥繼續下去,沒有取得勝利,俄羅斯的戰鬥能力和意願將很快消失。普京沒有選擇,但他的許多下屬都有。

即使俄羅斯在技術上沒有輸,達成了某種停戰協議,烏克蘭也已經贏了。抵抗如此強大的敵人的事實賦予了烏克蘭力量。戰役的記憶將永垂不朽。他們將不斷嘗試恢復獨立。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紐約時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321/1723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