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上海更大的挑戰,可能在清零之後

隨著病毒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從一個感染者傳染2.5個人到8個甚至9個人,極限值可能是永遠處於動態清零狀態。

4月1日凌晨,浦西如期封閉了。今天(4月2日)早晨8點,「浦東發布」宣布全區為封控區或管控區。

除了小孩子還在按時上網課做作業,一切事情都停下來了。回答問候的外地朋友,我只能說,吃吃飯、睡睡覺、看看書、追追劇。

這種日子,使我想起小時候鄉下農閒時候——無所事事的等待。只不過,那時候等的是秋收;現在等的是解封那一刻,生活重回原來的樣子,該上班的上班,該開會就開會,該上學去上學,大家各忙各的。

等待的心情是忐忑的。未來充滿不確定,風調雨順還是乾旱少雨?一路綠碼到底,還是有一天忽然「陽」了被關起來?你左右不了,這都是一種煎熬。

這種煎熬,已經足足熬了兩年多。

01

嚴格的管控,使身處其中的很多中國人,比世界上一些大面積感染的國家的國民多一份安全感;身處上海,精準防控的措施,使作為其市民的一分子,有更多一份生活於其中的舒適感。

從2020年初到現在,新冠病毒已經變異了5次,除了2020年初的武漢,中國完美躲過了前4次:Alpha、Beta、Gamma、 Delta,應該說是此次這場世紀大瘟疫的最大贏家。

整個2021年,中國大陸雖然多個城市暴發新冠病毒流行,但因新冠病毒死亡的,據說只有兩個人。不僅如此,由於全世界深陷瘟疫流行,生產停滯,而中國大陸很多地方生產生活尚算正常,能夠開足馬力生產,導致中國出口激增,很多工廠加班加點,港口燈火通明。這為完成2021年的經濟和財稅指標立下汗馬功勞。

中國和中國上海為什麼能夠在前四次病毒變異中防疫成功?我想是堅持了科學的動態清零宗旨,政府機構上下不懈努力,以及全體國民的高度配合。

2022年4月1日,上海南京路行人徒步區幾乎空無一人

其實還是一點容易被忘記,前四次的病毒也很「配合」動態清零。那四種變異毒株,只要感染了人類,基本上都會有症狀顯現——要麼體溫不正常,要麼咳嗽不斷,其他還有一系列症狀。總之,只要感染,就能被防控體系迅速「擒獲」。

堅持動態清零、精準防控,前四次變異毒株就不能「胡作非為」。

02

但我不知道病毒是否真的有智能,等到第五次變異的時候,病毒似乎變狡猾了,似乎專門針對動態清零的Omicron(奧密克戎)出現了。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

其一,至少在上海,目前的數據看,在所有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員中,有症狀的患者占比仍然不到10%(還不知道以後占比會不會提升)。如果其他大量的無症狀患者有意無意逃脫體溫檢測等常規防控手段,又沒有到過疫區經歷,這個碼那個碼都是綠色的又不帶星,又沒有去做核酸檢測,那麼動態清零、精準防控的手段是無法及時「捕捉」到病毒攜帶者的。

也就是說,如果不進行定向的病毒檢測,只是測體溫是不是異常,聽咳不咳嗽,看打不打噴嚏,你無法斷定一個人是否感染了奧密克戎,有沒有奧密克戎在流行,以及有多少人感染了奧密克戎。

這種「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的流行方式,似乎專門針對動態清零、精準防控,誓把這種防控方式打成「篩子」。

其二,有專家介紹稱,原始的新冠病毒毒株的傳染指數R0值約為2.5左右,即每個新冠患者平均會感染2.5人,而第四次變異的Delta(德爾塔)毒株R0值在5到6之間,而奧密克戎的R0值約為8。

奧密克戎毒株BA.1的傳播速度比德爾塔毒株增加約70%,而BA.2變異毒株又比BA.1傳播速度高出60%。

新冠病毒似乎太喜歡人類了。它以加快傳播速度的方式,讓更多兒孫儘快入住人體。這也與動態清零形成正面對抗——看誰「動」得快。

其三,目前奧密克戎的變異並未停止,已經出現三種亞型,分別是BA.1、BA.2、BA.3。它「出生」時,不太適合人體生存環境,容易把人搞死,好,那就變異,不再把人立刻搞死,以便適應人體環境,在人體中生存下去。

兩年多來,人體沒什麼變異和變化。但新冠病毒傳播得更快,變異得沒有止境沒完沒了,已經從威風凜凜但兒孫有限的山大王,變異為繁殖力超強的野豬野兔。

有專家說,奧密克戎BA.3與新冠病毒,可能已經是兩種不同的病毒,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老虎已經被快速繁殖的野豬野兔擠走,動態清零、精準防控的任務,已經從打老虎,相應變為打野豬野兔。

當然,科學的東西用比喻的方式說理,總是存在這樣那樣的漏洞。比如你一定要抬槓說老虎是瀕危物種、野豬是二級保護動物,它們需要被嚴加保護,傷其性命必須判刑或槍斃野豬需要指標之類,我也沒有辦法。

但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中外數據都強有力地證明,經過五次變異,新冠病毒導致的重症率和死亡率,已經大幅下降,而大比例無症狀感染者的出現,說明新冠病毒已經舉著白旗,跪地請降,以求和諧共處。

03

然而,「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只要新冠病毒還能傷人,動態清零就要被執行。

經過上百座城市的實踐,沒有人可以懷疑,使用動態清零辦法,在一個地區一段時間內封控起來,就可以徹底禁絕新冠病毒的傳播。

但是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中國還做不到完全不與境外國外來往,只要境外的人和貨物還得進來,新冠病毒就必然要被帶進來。

而如果境內的人和貨物還在流通,新冠病毒就可能藉助無症狀感染的路徑,在境內大肆傳播,等到發現病例,可能已經無法溯源,該隔離誰已經弄不清了。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那麼只有再搞一次動態清零,重新封控。而隨著病毒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從一個感染者傳染2.5個人到8個甚至9個人,兩次動態清零的時間間隔將會大大縮短,只要境外國外人貨還在源源不斷進來,極限值可能是永遠處於動態清零狀態。

2022年3月31日晚,即將進入封控階段的上海浦西區域(圖/網絡)

這樣會出現三種情況:

其一,清零成為日常生活的頭等大事,非正常狀態常態化,就像現在一樣,生活完全圍繞清零展開,進一步,清零必須年年搞,季季搞,月月搞。

其二,由於無症狀感染者比例過高,每一次檢測出來的病毒攜帶者數量驚人,當建方艙醫院和組建新的後勤保障已經難以應付,甚至防控體系被擊穿,這時候就不得不讓病毒感染者居家隔離,同時利用社區力量組建相應的後勤保障系統予以支持。

其三,讓新冠病毒在境外國外纏鬥,不斷變異,終於變異為連流感病毒都遠遠不如的一種普通病毒,徹底投降,最終和解,不了了之,然後再內外大門打開,過上正常生活。

這三種情況在未來都是可能的。如果是第一種和第三種情況,意味著一次清零不是結束,徹底放開也不是結束,它會進入下一次循環,解封之日,就是等待下次清零之時。

現在看來,第二種情況可能更具有現實意義。

從目前上海的新增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數量來看,防控體系承受的壓力巨大,隨時可能進入被擊穿的臨界點。而且,由於缺乏相應人力物力和精細化統籌,堅持「社會面清零」的話,維持被隔離人員的隔離條件、醫療和生活保障,也會越來越困難。

或許,是時候賦予「動態清零」新的內涵了。動態清零,動態是指靈活應對的手段,清零則是原則和目標。至於手段,或許不必拘泥與集中隔離或居家隔離。

就在4月1日,上海集中隔離點醫療救治組組長、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透露,不排除未來針對無症狀感染者實施居家隔離的可能性。

這意味著,相比於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第一種做法,與「禦敵於國門之外」的第三種做法,第二種做法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當然,這麼做的背後,需要從診療指引、後勤保障、社區防控等方面進行流程重建,也會涉及大量具體而複雜的問題。而如果上海能夠在堅持「動態清零」前提下,探索出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更精準、更符合疾控規律的防控措施,相信也能給國內其他地方提供重要經驗借鑑。

在一輪又一輪疫情中,可以看到,許多地方的社區居民開始從鬆散狀態中自發組織起來,包括團購物品、配合核酸檢測、維護社區正常秩序,都發揮出團結和合作的精神,也產生不少有新意的防控做法。這樣的社區力量、民間智慧,值得信賴和依靠。

說到底,抗疫是為民眾,抗疫也要依靠民眾。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冰川思享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404/1730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