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雲中君:謊言的終點都是災難

作者:

1986年4月26日凌晨。夜空中突然閃起一團異常的光亮。在核電站的控制室里,人們面面相覷。一個人拿出輻射測量儀,數值直接爆表。堆芯已經被完全炸開。時間過去一個多小時,外界依然對核泄漏的發生一無所知。趕來的消防隊,以為是在救火。死神就在他們身邊,但整個現場無人知曉。這是個真實的故事。

如果當撒謊成為一種群體現象,像空氣一樣習以為常,那必然是一場滅頂之災。

可以阻擋信息但無法阻擋核輻射

發生在1986年前蘇聯的那場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嚴重的核泄漏事故。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相當於400個廣島原子彈。這個豆瓣評分達到9.6的五集紀錄片,真切的告訴我們,歷史不會重演,但可以之為鏡。官員們趕到廠長處聽取事故情況匯報。廠長向官員們保證,事故已經被控制住。有人在來的路上看到不少嘔吐、灼傷的人。他建議立刻開始撤離群眾。但老領導發話了:國家告訴我們情況不危險,國家的問題交給國家。對於這場戲,導演解釋說:"在災難的另一頭,你看到國家仍在拒絕接受並試圖壓制真相。他們的第一直覺是:不要告訴任何人。那位老領導代表的是某種可以一直追溯到俄國革命的哲學。"但隨後,他又補充了一句:"你可以壓制信息,但你無法阻擋核同位素。"

死亡來了,市民依然毫不知情

一位反應堆專家被通知加入中央任命的事故處理委員會。他仍然被告知只產生了輕微污染,輻射只有3.6倫琴。但他說,"這已經很嚴重了,應該通知疏散"。這時,對方打斷了他:"你在這個委員會中的作用就是應對反應堆產生的功能問題,沒有其他任務,政策更不是你可以討論的問題,明白嗎?"死亡來了,新一天來了。市民們依然毫不知情,他們像往常一樣趕去上班,孩子們在上學路上三兩成群,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

他們沒注意到載著核物質的雲朵已逼近市區。在其下方,一整片森林正快速地死去。

事故發生後的很長時間內,莫斯科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等到臨時應急委員會來到事發地,已經是爆炸發生20小時後的事了。普里皮亞季市離核電站最近。當天,被蒙在鼓裡的市民還在慶祝五一節。有些機警的人察覺到危險,他們想要離開,卻發現出城的路都設了路障,已經出不去了。

直到第二天下午,市民才收到撤離通知。又過了2天,核電站方圓30公里內的居民才開始撤離。

謊言的終點是災難

放射性塵埃隨風飄散,但蘇聯沒有對外發出任何警報。等到事情暴露,已經是兩天後了。最早察覺端倪的是瑞典Forsmark核電站。他們例行檢測員工身上的輻射值時,發現了問題,並推測出輻射是從蘇聯飄過來的。在外交壓力下,那天晚上,蘇聯的電視台發布了一條20秒的官方聲明:

"車諾比核電站發生了一起事故,一座核反應堆遭到破壞。我們正在彌補事故造成的影響,所有受影響的人都已得到幫助,我們已經成立了一個調查委員會。"

因為蘇聯政府遮遮掩掩,謠言和恐慌在國際上如病毒般傳播。作為應對,蘇聯政府偽造了一段車諾比電站的現場視頻,告訴國民:"你們看,事情根本不是西方人說的那樣,車諾比一切正常。"民眾被穩住了。疏散範圍也沒有再擴大,停在了核電站方圓30公里。但事實上,輻射所影響的範圍遠超30公里,有數百萬人沒有被疏散,留在了污染區內。

謊言可以暫時得逞但真相不管這些

"曾經有一個月,可以買到輻射劑量計,然後就買不到了……""你不能寫有關的報導……"有一個記者回憶當時領導對他說的話,"別忘了我們還有很多敵人,在大海的另一端"。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只能報導好事。""他們應該講物理學,談物理定律,而他們卻反倒歸咎敵國,開始尋找敵人。"白俄羅斯前核能研究所主任涅斯捷連科說道。核泄漏事故發生後,電站周圍30公里的地方被闢為隔離區,嚴格限制車輛進入。當時發生爆炸的四號機組現在被鋼筋混凝土封存,下面仍有約200噸核燃料。即使在30多年後,這個"石棺"外的輻射強度,仍然遠高於安全值。這是一個關於謊言的代價的故事。當一群人選擇去撒謊,而另一群人選擇去相信,當所有參與者都消極地傳播這個謊言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謊言是可以得逞的。但真相不管這些。在最後,它還是會追上你。

謊言雖然最終被揭露災難的結果卻無法挽回

這場駭人聽聞的核事故並非如一般所認知的那樣是某個環節、某個人的不負責任引發的一個偶然事故,而是一個環環相扣,在蘇聯體制下無數的謊言之後必然要發生的悲劇

我們甚至可以說,蘇聯就是靠無盡的謊言維繫的,正如索忍尼辛所說: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他們也知道他們在說謊,他們知道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我們也知道他們知道我們知道他們在說謊,但是他們依然在說謊。

車諾比事件徹底撕毀了所有無恥的謊言,謊言雖然最終被揭露,災難的結果卻無法挽回,核災難是全人類的威脅,所有這一切都值得去反思,否則我們將辜負曾經所遭受的苦難。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414/1734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