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台灣詳細介紹新型先進飛彈和無人機攻擊能力

台灣的雄風三型飛彈(台灣國防部軍聞社網站)

中華民國軍方所屬的武器製造部門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台灣正在開發可以攻擊敵人空軍基地並擊落巡航飛彈的飛彈,以及可以瞄準其發射地點的無人機。

台灣去年批准在未來五年增加2400億新台幣(合82億美元)的軍費開支,原因是台灣與宣稱台灣為其領土的中國大陸緊張關係達到新高,中國大陸軍機多次飛越台灣的防空識別區。

台灣國防部上個月表示,台灣計劃今年將飛彈年產量增加一倍以上,達到近500枚,以增強其作戰能力。

在本周提交給立法院的一份報告中,軍方所屬的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提供了更多細節,說明其正在研發的飛彈和無人機在戰爭中可以做什麼。路透社看過一份報告的副本。

專家稱雄升對地攻擊飛彈射程可達1000公里,有兩種版本:一種帶有高爆彈頭,可打擊掩體和堅固的指揮中心,另一種帶有「分散」彈藥,可摧毀機場設施。

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員揭仲說,雄升的射程可以到達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的大多數基地,包括靠近上海和浙江省的基地。

「這將極大地提高國軍的能力,拖延或癱瘓共軍入侵台灣的步伐,使他們難以實現快速戰爭,」揭仲說。

先進的天弓III型地對空飛彈被設計用來擊落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以及戰鬥機。

台灣的計劃早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但這場戰爭引發了有關台灣在抵禦中國攻擊時可以借鑑的經驗的討論,包括烏克蘭如何抵禦數量上占優勢的軍隊。

一位駐台灣的西方安全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儘管台灣正在從美國獲得魚叉反艦飛彈等裝備,但其自身的飛彈計劃將有助於確保台灣不必像烏克蘭那樣依賴外國供應。

"這是一種有備無患的策略,"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稱。

該研究所表示,烏克蘭利用無人機對俄羅斯軍方發揮了巨大作用,無人機可以攻擊敵人的飛彈發射場,或充當誘餌,幫助確定敵人雷達的位置。

報告稱,到2025年,將為新型無人機建造四個新設施,包括基地和修理廠。台灣國防部此前宣布,計劃開始製造「攻擊型無人機」,年產量目標為48架。有關國產無人機的消息幾乎沒有披露。台灣國防部上個月表示,美國製造的第一批MQ-9「收割者」無人機將於2025年在台灣服役,該無人機可以裝備飛彈並進行遠程操作。

台灣在2022年計劃的4717億元新台幣軍費開支之外,約64%的額外軍費開支將用於購買反艦武器,如陸基飛彈系統,包括1489億元新台幣的量產國產飛彈和「高性能」艦艇的計劃。

台灣總統蔡英文已將軍事現代化作為首要任務,推動包括新型隱形軍艦和國產潛艇在內的國防項目。

蔡英文支持她所稱的「不對稱戰爭」:開發難以摧毀、可進行精確攻擊的高科技、高機動性武器。

台灣認為,中國大陸有數以千計的飛彈瞄準其領土,而中國大陸軍隊使台灣軍隊相形見絀。中國也有核武器,而台灣沒有。

中共從未排除使用武力來控制這個民主的島嶼。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422/1738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