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德國病理學之父:炎症是癌症的真兇,患上4種炎症及時應對

癌症就是無法癒合的傷口!

在一百多年前,一位德國人發現腫瘤存在炎症細胞,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是炎症細胞為了使傷口癒合,不斷地促進細胞增殖,進而導致了癌症的發生,他於是就把癌症比作了無法癒合的傷口。而這位德國人就是出版了《細胞病理學》的「病理學之父」——魯道夫•維爾肖

一、炎症是一把雙刃劍,有些炎症比癌症還可怕

炎症本身是清除有害物質的保護反應,是血管組織對有害刺激而發生的複雜生物反應,它的特徵是能夠激活免疫以及非免疫細胞來保護宿主免受有害物質的侵害。炎症一般來說對機體是有益的,但如果超出了機體的調控範圍,過度的炎性反應容易攻擊人體的正常細胞,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炎症是一把雙刃劍,有些炎症死亡率甚至比癌症還要高。

1、急性胰腺炎

誘發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因素有膽囊結石或膽道感染、酗酒、暴飲暴食、十二指腸相關疾病、高脂血症、高鈣血症、感染、手術或創傷等。大約有20%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會發展為中度或重症的胰腺炎,病死率高達30%。

2、爆發性心肌炎

爆發性心肌炎一般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一是免疫反應,人體在感染病毒後的自身免疫過程中,由於免疫系統攻擊正常細胞而對心肌造成傷害;二是病毒直接作用於心肌而導致的心肌炎。如果爆發性心肌炎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容易導致心力衰竭或嚴重的心律失常甚至是心源性休克,死亡率高達70%~80%

二、患上這幾種炎症,要重點提防癌症

有的炎症會有癌變的概率,如果發現患了以下幾種炎症,要注意提防癌症:

1、牙周炎——不止口腔癌,增加多種疾病風險

牙周炎患者患頭頸癌、肝癌、肺癌、乳腺癌、消化道癌等癌症可能會增加。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的一項研究顯示,牙周炎導致的慢性炎症持續存在,可能會增加全身的炎症細胞因子,而這些炎症細胞因子可以參與腫瘤細胞的增殖、存活和侵襲。另外,口腔菌群會增加亞硝胺的生成,亞硝胺具有致癌的作用。

2、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變風險增高27倍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沈柏用介紹,胰腺炎是誘發胰腺癌的一個高危因素,如果胰腺炎轉化為慢性胰腺炎,那麼胰腺癌的發生率就會比普通人高27倍。這是因為慢性炎症會使器官和組織長期在細胞毒性介質中暴露,使細胞DNA發生突變和不斷損傷而最終導致癌變。此外,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腺會有纖維化,胰管內的壓力增高而導致胰管受損,引起胰管導管上皮內發生癌變。

3、肝炎——85%肝癌的禍根

我國80%~85%的肝癌都是由B型肝炎導致的。因為肝炎會使肝細胞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持續或反覆的炎症會使受傷的肝臟形成肝臟纖維化,當纖維組織不斷增多,就會減少正常的肝臟細胞數量,纖維組織還會將肝細胞包裹起來,時間一長就容易導致肝臟癌變。

4、慢性萎縮性胃炎——最糟糕可能3~5年癌變

慢性萎縮性胃炎,尤其是重度的萎縮性胃炎癌變的機率最高能達到3%~5%,從慢性萎縮性胃炎發展為癌症可能只需要3~5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因此慢性萎縮性胃炎需要進行密切的監測,一旦發現病變,就要及時治療。

三、如何給自己的身體消炎?

1、預防病菌感染

在流感高發的季節要少去墮胎量大的地方或者要戴好口罩;霧霾天要減少戶外活動的時間,以減少發生呼吸道感染。及時接種B肝疫苗、宮頸癌疫苗等。

2、飲食均衡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整體醫學中心主任、醫學教授安德魯·威爾博士研究發現通過飲食也能抗炎,比如可以多吃蔬菜和水果;搭配食用麵食、粗糧和豆類、堅果、有機菜籽油、魚和海鮮等。此外,要少吃甜食、油炸食物、高脂食物、加工肉製品等。

3、堅持運動

美國加州大學有研究發現,每天堅持進行2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具有抗炎的作用,最好將體質指數BMI控制在24以內,因為肥胖會直接引起炎症反應,不利於身體健康。

4、保持情緒良好

要減少悲傷、憂鬱和憤怒等不良情緒,在心態上要保持樂觀平和,用積極的方法來平衡和穩定身體的免疫系統。

四、拓展閱讀:平時吃消炎藥可以防癌嗎?

有研究顯示部分消炎藥具有抗癌的潛力,比如阿斯匹靈,長期服用阿斯匹靈的人意外地發現得腸癌和一些消化道腫瘤的風險變得更低了,在美國的一些官方指南中,開始推薦50以上的人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來用於降低消化道腫瘤,尤其是結直腸癌的風險。

但是任何藥物的使用都是由適應症和副作用的,比如阿斯匹靈長期使用就有出血的風險,所以不推薦普通人日常通過服用藥物來預防癌症。

為了預防和減少癌症的發生,避免炎症是我們一定要重視的一件事,不要讓炎症成為癌症的幫凶。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430/1742140.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