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會觀察 > 正文

上海封城,魔都可能變「廢都」

上海醫師觀察,有人以清零為口號,實際上不想清零而是要一直做核酸檢測,折騰的是核酸帶出的經濟利益。圖為北京街頭的篩檢站。

中國大勢,不僅國際上,就連在中國國內,也都是一大堆疑問。疫情擴延、接連封城;那些大城走向如何,經濟能否著陸,大基建因何時冷時熱,很多的好奇。在五一小長假間,有醫療專家、經濟學家、社會學者,在網路朋友圈中閒聊,將不同領域的說法,隱去姓名,節錄精要如下,或可解開部分疑惑。

醫師看疫情北京實際上要實施居隔

大媽(指中共主管防疫的副總理孫春蘭)已撤回北京,之前上海疾控全班換成孫從北京調去的人,把核酸檢測的Ct值標準從35上調到40。國際通用Ct值為30,到了這個數值,就不具備傳染性。之前上海張文宏醫生建議,將國家標準的35降到國際標準的30,被批判為躺平。

而40和35差別很大,一個基數相當於病毒量提高二十倍,五個基數就是相當於差一百倍,這樣很多人就陽性或復陽,造成醫療資源極大浪費。但有人以清零為口號,實際上不想清零而是要一直做核酸檢測,折騰的是核酸帶出的經濟利益。

最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後,他們立即將指標恢復到35。一調整國家標準,符合標準的人就大量出現。隨著數值一調整,很多人立刻從陽性轉陰,大批人出(方)艙。有人很緊張,問醫生怎麼可以這樣,醫生說理論上復陽也不具傳染性了。

此次以「清零」為目標的「封城」,上海可能因外來資本和外來人口雙撤,成為廢都。路透

聽說北京全面方艙隔離搞不下去,終於要回頭,採取上海封城前的路線,雖然還說成是「社會面動態清零」,但實際上是實施居家隔離了。未來普通感染者要居家隔離,自動痊癒為主,醫療資源將更多用於重症患者和其他基礎病患者。好消息是次生災害(指上海疫情導致真正需要醫療資源者求助無門)、民眾痛苦、社會代價,算是不堪回首了。

社會學者看上海廢掉國際都市只需一個月

此次以「清零」為目標的「封城」,令中國與世界背向而行,本來可以要學香港這個先行城市,正開始借鏡已開發國家模式,卻在權力干預下,損失慘重。

上海可能成為廢都,因為外資企業一走,失業潮跟著就來。大批外省人移出,外來資本和外來人口雙撤,上海一腳踩空,南京路上無人潮,外灘繼續長草,建設一個經濟中心,用了30年,廢掉一座國際都市,用上行政手段只需一個月。

現在問題不只是上海,中國東部外向經濟依存度幾近百分之九十,中國的市場在國際上,而不是所謂內循環。現在脫鉤,不能一腳踩空摔下去,所以先要降降經濟總量,降下外向經濟的依存度,所以上海、深圳都在疫情中下了樓,這樣就不會硬著陸了。

糧荒、油荒、晶片荒經濟學者看大基建

未來的未來已經可以看到,一招是農業面對可能的「糧荒」,想自己種自己吃。以前是「退耕還林」,再退回去叫「退林還耕」,即以前保護生態把回平了種樹,現在把樹挖了種糧,這是新時期的「備戰備荒」;第二招是面對未能可能「油荒」,開足馬力發展電動車,誰料又出現「晶片荒」,所以又對高科技企業展開笑臉了,所以工業、農業都有了危機感。

提大基建是成是敗,受到關注,中共中央財經委會議新提大基建,轟轟烈烈了2天,就沒有聲息了,原因何在?

中共高層在日前中央財經委會議上,宣示全面加強基建,圖為屬粵港澳大灣區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的南中高速公路洪奇門特大橋首片鋼箱梁架設。新華社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中國靠4萬億人民幣大投資走出來,所謂4萬億是中央出的錢,加上地方配套,就有了乘數效應,經濟學上所謂「多馬模型」,以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拉動GDP增長。但「多馬模型」中國沒成功,國際上也只有突尼西亞一國成功。失敗原因是只能提高負債,不能提高收入。所以有人問,投入1000元,利潤90元,這公司下場會如何?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聯合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06/1745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