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挨餓是好事?北大新研究顯示:飢餓改寫衰老基因,或使壽命翻倍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在我們傳統的認知當中,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忍飢挨餓損害健康,而北大、中科院卻發表了一項有意思的研究,他們通過實驗數據證明,吃得少反而活得久!因為飢餓會改寫衰老基因,可能使壽命翻倍。

近日,北大生科領域劉穎教授對線蟲進行研究,線蟲有著和人類十分相像的衰老變化,例如暮年時身體長度會縮水,這點和老年人容易彎腰駝背如出一轍,並且線蟲變老後皮膚同樣出現褶皺,就好比人體皮膚出現皺紋一樣,此外它們後期食量、運動等大幅減少,這些和衰老相關的變化和人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在這次實驗中,研究人員通過試劑對線蟲進行特殊處理,使其體內的eat-2基因改變,結果發現,改變這一基因之後,其存活時間明顯更長,甚至部分線蟲壽命翻倍。並且,線蟲攝食需求明顯減少,但它們的壽命反而得到增加。對此,科學家不禁好奇人類是否一樣適用?

為了探究這個猜測,研究人員再次進行猴子實驗,之所以選擇猴子,是因為它們有著和人類相似的基因。實驗中讓部分猴子食量減半,結果發現和正常飲食的猴子相比,衰老指標有很大的區別,減少飲食攝入的實驗組毛色更加明靚,它的狀態看起來也更好。

這種現象究竟是出自什麼原理呢?原來攝入過多的食物之後,產生的有害活性氧也更多,它們會對細胞造成很大的損傷,引起早衰的可能。所以從本質上來講,細胞才是維持年輕的切入點,這一途徑也和哈佛實驗室的觀點相符。哈佛遺傳學教授戴維表示,暮年小鼠攝入長壽補充分子輔酶I(WLife核心成分)後,細胞線粒體機能、新陳代謝、染色體完整性等方面得到改善,使得它和年輕小鼠相似,額外增加了30%以上的存活期。

而北大與清華也曾進行相關研究,這一人體內源物的含量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遞減,尤其在25歲之後流失速度加快,從而引起人類變老的提速。由於日常食物中該物質含量微乎其微,科學家後來終於成功研發WLife類長壽補充成品,以額外補充身體所需。萊特維健團隊的I期臨-床顯示,僅僅30天的時間,部分受試者生物年齡減少7歲。根據亰-貓平台公開數據顯示,WLife其觸達群體或達百萬。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於衰老的看法都偏向於保守,甚至表現得「逆來順受」,而在哈佛戴維教授的眼中,他認為衰老雖然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通過科技手段減緩它的發生。

與此同時,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教授團隊在研究中也取得突破,在檢索多達2萬多組人類基因之後,他帶領的研究團隊成功找到衰老分子「開關」——衰老基因KAT7,剔除這一基因後,小鼠壽命增加了四分之一。

以色列科學家也在高壓、高氧的環境下進行實驗,發現高壓吸純氧90天後,60歲老人的生物年齡檢測計算為35歲,目前基於該原理的高壓氧艙已經實用落地,主要用作醫療輔助,未來有望實現民用普及,關注度頗高的國產O2ark氧艙也在上海等地亮相。

從古至今人類一直沒有放棄對壽命的追求,可能以前將這種希望寄託於科幻,而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越來越多科研成果的落地,使得這一切似乎逐漸照進現實。科學原本就是造福於人類,雖然有些發現讓人感覺不可思議,但我們有理由相信,人均一百歲的那天終會到來。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藥師方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07/174531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