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利用輻射冷卻效應未來太陽能可在晚上發電

或許在未來,夜間不再是太陽能最大的弱點。一項新研究表明,晚上的輻射冷卻效應同樣可以驅動光敏材料形成電位差,也就可以形成一定程度的電力,達到效間發電的效果。

科學警報(ScienceAlert)報導,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的(UNSW)物理學家皮爾斯( Phoebe Pearce)說:「將陽光直接轉化為電能的光伏技術(Photovoltaics),是利用半導體的光電效應,將太陽輻射直接轉變為直流電;到了晚間,則會把地球的熱量散發進寒冷的宇宙,稱為輻射冷卻。理論上,我們也可以用這個能量發電。」

皮爾斯的工程團隊利用夜視鏡中常見的光敏二極體(photodiode),由碲化鎘汞(MCT)製成的光敏二極體可以吸收中遠距離紅外線,並將其轉化為電流,在一般的夜視鏡中,將這些電流化為影像,就形成夜鏡鏡的成像效果。

工程團隊製造了一個夜晚光敏電池原型,在大約20度的環境下,由MCT光敏二極體製成的發電板,在每平方米可產生2.26Mw(毫瓦)的功率密度,這相當微弱,只有0.0026瓦。

研究人員認為,它仍然有進一步發展的潛力,可以研究更高效率的光敏二極體,他們相信最終的功率可能是正規太陽能電池的1/10。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中時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20/1750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