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家庭中,這幾件事會讓你「吃力不討好」,再重感情也要避免

01

在江湖中,有這麼一個說法:「為人處世的第一要義,就是要做有價值的事兒。」

什麼是「有價值」的事兒呢?一般來說,要符合這3個標準。

首先,這件事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利益,也不會影響到他人的利益,儘量做到「你好我也好」,不會讓某一方的利益受到影響。

其次,這件事不能存在「道德綁架」的情況,我們要不要做,能不能做,完全看自己的能力和意願,而不該受到「道德綁架」的影響。

最後,這件事不能引起矛盾,也不能讓雙方反目成仇。一般來說,得罪人的事兒,要少做,否則麻煩太多,會惹禍上身。

無論跟誰相處,跟誰做事兒,儘量要遵守這三個標準。這,不僅能讓我們「明哲保身」,也能保證我們的付出,不會輕易被人辜負。

對此,有人會特別疑惑,對外人能這麼做,難道對於家人,我們也要如此斤斤計較嗎?

其實,這並非是斤斤計較,而是一種原則。尤其是在家庭中,這幾件事兒會讓人吃力不討好,能避免就避免。

02

大包大攬的事兒,千萬不要做。

王先生是家中的大兒子,不僅承擔起了照顧父母的責任,還特別體諒兩個弟弟,基本上包攬了家庭中的大小事務。

前幾年,父親因中風而臥病在床,也只有王先生一人出錢出力,端屎端尿,反正任勞任怨,儼然是一副「我是大哥,責任由我承擔」的模樣。

後來,父母都對王先生有意見,甚至指責他做得不夠好。反而是那兩個弟弟,啥都不干,啥都不付出,就打個電話,說幾句好話來關心父母,而父母也覺得他們才是大孝子。

對此,王先生不解,我辛辛苦苦付出了那麼多,為什麼還是比不上只會動嘴巴的兩個弟弟呢?

其實,這矛盾的根源,終究與王先生「大包大攬」的行為有關。試想,你把別人的責任都承擔了,那別人不就什麼都不用幹了嗎?

人在江湖,沒必要做「責任範圍之外」的事兒,盡好自己的本分就可以了。否則,就會吃力不討好。

03

與金錢相關的事兒,千萬不要做。

民間有句俗話:「談錢傷感情。」

你喜歡談錢,我也喜歡談錢,到最後你我就會成為仇人。因為錢這種東西,有這麼一種魔力,會讓親兄弟明算帳,會讓親人反目成仇。

如果讓人來選擇,錢財和親情,到底誰比較重要呢?

從理想化的角度來說,當然是親情最重要。但是,如果真的讓人來選擇,我想,超過一半的人都會選擇金錢。要知道,說好聽話,誰都會說。但做事,就只能屈服於現實了。

你的親戚找你借錢,你是借呢,還是不借呢?一般來說,人們都會選擇「借」。因為在傳統的人們看來,有親情擔保,絕對不會有任何的風險。

殊不知,你把錢借給了你的親戚,而你的親戚也不還錢了,那你又能怎麼辦呢?不論催不催債,你和他早已成為了仇人。

所以說,與親人打交道,千萬不能做跟「金錢」有關的事兒,不然會反目成仇。

04

親人的閒事瑣事,千萬不能管太多。

俗話說:「閒人莫理,閒事莫管。」

這番話,不僅對外人適用,同時也對親人適用。要知道,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連自己的本分都做不好,為什麼要管那麼多閒事呢?

況且,閒事,就是「是非矛盾」的源頭之一。它就像是一塊狗皮膏藥,一旦我們被粘住了,扯下來就特別困難了。

比如說我們是家庭的父母,對於孩子的個人生活,我們到底要不要干涉呢?

還是不要干涉比較好。每個人的觀念不一樣,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樣。管太多,不就等於親手割裂了這段關係嗎?

父母如此,兒女如此,親戚更是如此。

家庭就是一個博弈的場所,看似風平浪靜,實際上暗流涌動。這個時候,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了,他人的事兒,一律不管。

05

「一廂情願」的事兒,千萬不要做。

人這種生物,其實特別複雜,表面上看特別重視利益,可內心深處依舊有著對於「感情」的嚮往。這就註定了理性和感性相結合的人類,會在自討苦吃。

談利益,就不能談感情,否則你連錢財都收不回來。談感情,就不得不想到他人的利益追求,否則我們付出太多,也都是一場空。

這個時候,矛盾就出現了,這一方要求不能談感情,另一方要求不得不考慮別人的利益,怎麼人際關係會如何複雜呢?

不論關係有多複雜,有一個原則是永恆不變的——所有的一廂情願,都不會有好的結果。

在交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給身邊人一些甜頭,也能適當照顧他們,但我們就是不能過分一廂情願,不然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總的來說,與家人打交道,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簡單,把握好一個「度」才是正解。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舒山有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601/1755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