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高成兒:政治大佬密集去世,中國百姓惶恐不安

作者:
李靖的逝世,對於時人來說是傳奇的謝幕,是精神支柱的坍塌,對實際工作、生活沒有太大影響。李世民則不然,身為大唐最高權力的掌握者,他的駕崩是唐王朝的重大損失,直接影響了政局,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比如李治、武則天、長孫無忌、房遺愛、李恪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偶爾會看到知名人物去世的新聞,比如2013年4月8日,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去世,人們得知消息,首先會感到驚訝,會想起80年代鐵娘子的所作所為,包括馬島戰爭,中英香港問題談判等等,但心情很快又會放下,她已經告別政壇許多年了,人生謝幕也是自然規律,這一天遲早會來的,不過早晚而已,她的死亡對當今社會已沒有太大影響,追思結束,該怎樣還怎樣。

但是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一些特殊的年份,重磅人物密集去世,有些還是手握大權的領導人,這給民眾產生的恐慌、驚悸是相當強烈的。人們不知道未來政局該走向何方,自己的命運會不會急轉直下。我們來看看,中國歷史上,有哪些這樣的年份。

時間段:公元219年-公元220年

熟悉三國歷史的人,對這幾個數字應該說非常敏感,魏蜀吳眾多大佬密集去世。曹魏方面有曹操、夏侯淵、夏侯惇、龐德、程昱,劉備方面有關羽、關平、法正、黃忠,東吳方面有呂蒙、蔣欽、孫皎,他們的離開對時局影響頗大。

曹操是整個北方事實上的統治者,他已經六十六歲,戎馬一生,油盡燈枯,飽受疾病折磨,現在病故屬於正常現象,但他的威望、權力太大,死後人心惶惶,《晉書》記載:「及魏武薨於洛陽,朝野危懼」,從上到下都提心弔膽,害怕極了。《資治通鑑》記載:「軍中騷動」、「或言宜諸城守,悉用譙、沛人」,就連軍隊也出現了騷亂,有人建議把各地軍官都換成譙、沛兩地人,因為他們都是曹操的同鄉,政治上靠得住。武王之死為曹丕篡位提供了基礎,東漢王朝也從名存實亡變成了徹底滅亡。

夏侯惇去世時,職務是大將軍,全國地位最高的軍事將領;夏侯淵是在漢中之戰陣亡的,身為征西將軍,他是曹魏西線的支柱人物,獨當一面,手握重兵,沒想到竟被黃忠斬殺,士氣一下子跌到谷底,即使曹操親自統軍,也沒有挽回漢中之戰的敗局。

關羽、關平、龐德的死亡主要是因為襄樊之戰以及東吳的白衣渡江,在北方的敵人看來,劉備軍中名將很少,關羽算特別突出的一個,正由於此,劉備才把大本營交給關羽鎮守,襄樊之戰時,關雲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個人聲望、知名度達到了巔峰,他最後的敗亡、隕落,對劉備集團來說是重大打擊,對當時的百姓來說也是重大新聞。剛剛因為戰功婦孺皆知了,沒想到緊接著就是身首異處的消息,前後反差之大,令人咋舌。劉備為了收復荊州,給關羽報仇,又發動了夷陵之戰,最終全軍覆沒,含恨而死,屬於連鎖反應。而重要謀士法正也在相近的時間點病故,劉備為之傷心數日,後來諸葛亮說:「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可見漢主對法正的器重。

呂蒙是東吳的大都督,在外指揮軍隊,幫助孫權消滅關羽,可謂有勇有謀,國之柱石。他病重後,孫權將他接到內殿安置,千方百計尋訪名醫,想要保住吳下阿蒙的性命。每次聽說呂蒙胃口好了,吃得下東西,孫權就喜上眉梢,有說有笑;如果是不利消息,孫權夜不能寐、長吁短嘆,可惜最後等來的還是噩耗。

整體來看,219年至220年的確特殊,重磅新聞一個接著一個,令人目不暇接,尤其是曹操、關羽、夏侯淵、呂蒙的去世,對歷史走向影響頗深。如此多的大佬集中在一兩個年份去世,情況並不多,對於久經塗炭之苦,渴望政局穩定的百姓來說,更是得擔驚受怕、心急如焚了。

時間段:648年-649年

貞觀二十二年至貞觀二十三年,對於李唐王朝來說也是異常悲痛的年份,每隔一段時間,長安城就會出現一輛輛靈車,在士兵的護送下,浩浩蕩蕩向西北駛去,九嵕山腳下,一座座高大的墳塋修建完畢,寄託活人無限的哀思。公元648年,唐朝接連損失三位宰相,分別是馬周、房玄齡、蕭瑀,他們都比關羽幸運,至少是善終的。

馬周生病後,李世民親自為他調藥,又派太子李治親自前往府邸探望,得到了最後一絲關懷。房玄齡病重後,李世民讓人抬著房相進宮,到御座前才放下,君臣二人相對流涕,場面令人動容。聽說病情稍有好轉,唐太宗就特別開心,和孫權對待呂蒙差不多。彌留之際,房玄齡仍然給皇帝上表,希望體恤民力,不要再開疆擴土,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李世民深受感動,對高陽公主說:「彼病篤如此,尚能憂我國家」,老大人都病成這樣了,還想著憂國憂民!去世當天,唐太宗來到床邊,與房玄齡握手訣別,悲不自勝。

次年,李世民駕崩於翠微宮,李靖亦壽終正寢,兩位戰神同年隕落,前後相差僅僅8天,對於大唐軍界來說,真可謂晴天霹靂。其實從吐谷渾之戰後,李靖就已經退居二線,平時拿著高官厚祿,閉門謝客。貞觀十四年夫人去世,李世民下令為李靖提前準備墳墓,封土修成鐵山、積石山的形狀,效仿西漢的衛青、霍去病,表彰他征對外戰之功。貞觀十八年討伐高句麗前夕,李世民詢問李靖想不想一起北上,李靖說願意,但李世民見他又老又瘦,於心不忍,最後沒有準奏。李靖的逝世,對於時人來說是傳奇的謝幕,是精神支柱的坍塌,對實際工作、生活沒有太大影響。李世民則不然,身為大唐最高權力的掌握者,他的駕崩是唐王朝的重大損失,直接影響了政局,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比如李治、武則天、長孫無忌、房遺愛、李恪等等。

時間段:1916年

這一年6月6日,袁世凱尿毒症去世,結束了起起落落的一生,幾個月前,他還因為稱帝飽受質疑,最後不得不取消帝制。沒想到10月31日,中華民國的開國元勛黃興也在上海去世,他長期從事反清革命運動,發動過黃花崗等起義,聲望崇高,不料壯年亡故,各界人士及外國友人深切哀悼,國民黨要人陸續前往上海弔唁,北京政府明令褒獎:「勛一位陸軍上將黃興,締造共和,首倡義旅。數冒艱險,卒底於成。功在國家,薄海同矚」,11月17日,日本東京各界人士舉行追悼大會,參加者數千人。章炳麟寫下輓聯:「無公則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第二年靈柩歸葬嶽麓山,送葬群眾超過萬人,沿途致祭者甚多,遠遠望去,半座山都是白色的。黃興訃告傳出後,在眾多悼念者中,也有蔡鍔的身影,他委託張嘉森前往祭拜,然而「欲祭人之公,乃已為受祭之人耶!」,僅僅過去8天,蔡鍔也在日本逝世。

極短的時間內,突然損失兩位上將,一個是護國將軍,一個是辛亥先驅,舉國震驚。唐繼堯在給黎元洪、段祺瑞的電報中說:「惟其功德雖在西南為多,其所設施實有造於全國,豐功偉烈,中外具瞻,不有闡揚,何以光前勵後!」梁啓超在蔡鍔追悼會上說:「惟啟超深願到會諸君,當自行思想研究蔡公以何種學識,始能獲此偉大事業,而為天下人所崇仰者為要」。鑑於黃興、蔡鍔的功勞、威望,北洋政府明令國葬,蔡鍔也被安葬在嶽麓山,出殯當天萬人執紼,舉國震痛。三十四歲,正是要大展宏圖的年紀,如今卻溘然長逝,只能與青山綠水相伴。

除了以上幾個年份,眾所周知,1976年也是如此,對中國歷史的影響非常大。您還能列舉出類似的時間段、時間點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時拾史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610/1760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