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人民日報七一社論 兩大關鍵詞 釋放特殊信號【阿波羅網報導】

阿波羅網記者秦瑞報導/中共《人民日報》在7月1日按照慣例發表社論。其中有兩大關鍵詞值得注意。

阿波羅網記者秦瑞報導/中共《人民日報》在7月1日按照慣例發表社論。其中有兩大關鍵詞值得注意。

7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堅定歷史自信保持歷史主動續寫歷史新篇》,其中有幾個值得注意的關鍵詞。首先是「歷史主動」,在中共的政治話語系統中,「歷史主動」往往是和「自我革命」聯繫在一起的。文章拿出整整一段來大談這個所謂的「歷史主動」,體現出對這個內容的重視程度。顯然,這與中共最近的政治形勢有極大的關係。

6月17日,習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並首次提出在反腐中要採用「全周期管理」方式,聲稱要「全面打贏反腐敗鬥爭攻堅戰、持久戰」。

隨即,中共《新華社》、《央視網》、《人民日報》、《解放軍報》、《求是網》、《中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全部撰寫各自的評論文章,一起展開輿論造勢。

在《人民日報》7月1日的這篇社論中,在「保持歷史主動」這一段落,高喊要「不斷錘鍊鬥爭精神和鬥爭本領」。從隨後的內容看,鬥爭的對象更像是針對中共黨內。

文章強調,」勇於自我革命才能贏得歷史主動」,並稱要「不斷清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不斷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中共的黨文化語言如同黑話,這兩句話的真正意思是,在政治鬥爭中清除黨內異己分子,在權力鬥爭中清除政治對手。

這一點從接下來的這句話就可以得到證明,文章說目的是確保中共「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顯然,一切都是和權力鬥爭有關。

第二個關鍵詞是「團結奮鬥」,對於這方面內容,這篇社論同樣用了整整一段進行說明。

按照中共黨報文章要反著讀的常識,每一次當中共大談「團結」時,都是中共黨內出現嚴重分裂的情況下出現的。

這一點在文化大革命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1971年8月,毛澤東到南方視察,30日下午,他召見湖南、廣東、廣西三省區黨政軍主要負責人,在談話中提出了中共歷史上有名的「三要三不要」,也就是「要搞馬克思主義,不要搞修正主義;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目的是針對林彪。毛澤東還聯繫中共黨內歷次「重大路線鬥爭」的歷史,重提「十次路線鬥爭」。

在他大談「要團結」僅僅一個多月之後,9月13日,林彪與妻兒等乘坐一架三叉戟飛機飛往蘇聯,最終在蒙古國境內機毀人亡,史稱"九一三事件"。

因此,中共《人民日報》再度高喊「團結」,尤其是以社論形式出現時,意味著中共高層鬥爭非常激烈。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日報》社論通常反映的是中共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並由中共中央高層直接審定。因此,這些社論可謂字斟句酌,反覆審查,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放過。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阿波羅網記者秦瑞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702/177033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