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當下即將爆發金融危機的十大徵兆

作者:
美國智庫根據1988年爆發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機、1998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特點,總結了金融危機爆發前的十大徵兆。從目前中國的情況來看,上述10項徵兆幾乎是完全滿足。中國大陸現在用行政干預來壓制洶湧的危機,還會加大金融危機所波及的範圍和爆發的威力。

美國智庫根據1988年爆發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機、1998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特點,總結了金融危機爆發前的十大徵兆。分別是:1、股市暴跌;2、資本大規模外逃;3、銀行信用危機;4、企業債務違約明顯上升;5、資產價格泡沫嚴重;6、官方外匯存底大量減少;7、整體經濟嚴重下滑;8、企業或居民資產負債率高企;9、企業利潤或居民收入增長率大幅下滑;10、國家發生重大災難。

專家認為,在上述10項徵兆中,一個國家只要滿足3項以上,就預示著金融危機很快就要到來;如果一個國家滿足了6項以上,那就說明經濟危機已經降臨了。

從目前中國的情況來看,上述10項徵兆幾乎是完全滿足,之所以沒有全面爆發,主要是政府利用行政干預才壓制下來,但這種壓制只能是暫時的,而且這種壓制還會加大金融危機所波及的範圍和爆發的威力。

1.中國六大股指全線暴跌

中國股市行情6月29日的數字顯示:上證指數跌幅為-1.40%,與今年年初相比,下跌-7.64%;中證1000跌幅為-2.52%,與今年年初相比,下跌-13.86%;深證成指跌幅為-2.20%,與今年年初相比,下跌-14.54%;上證100跌幅為-1.69%,與今年年初相比,下跌-14.40%;A股指數跌幅為-1.40%,與今年年初相比,下跌-7.64%;富時中國A50指數跌幅為-1.25%,與今年年初相比,下跌-6.15%。

2.中國資金出現大規模外逃

中國資本外逃問題由來已久。據國家信息中心2021年披露,從2014年開始,中國跨境資金外流渠道幾乎是全方位的。通過正規和非正規渠道發生的資金外流現象是愈演愈烈。據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至2021年年底,中國轉移到海外的資金已超過10萬億美元。這其中包括個人資金外逃、企業對外投資、外資企業撤離、國家對外援助、國家對外發放貸款、國家對外直接投資(一帶一路項目)等。

3.銀行信用危機已經爆發

2022年6月3日,從中國銀行金融系統風控會議傳出消息,截止2022年5月30日,全國所有斷供房已超過4000萬套,其中已進入司法拍賣程序協的已超過1000萬套。

據搜狐網2022年4月5日報導,在全國共4602家銀行中,已有4家地方性銀行破產倒閉。除了國有6大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之外,90%以上的中小銀行都出現嚴重的次貸危機。

4.企業債務違約明顯上升

據惠譽2022年4月27日披露,2022年一季度,中國債券市場累計有9家企業(含2家上市公司)出現違約,總體違約債券規模約129億元,新增首次違約企業3家,違約涉券規模82億元。這其中不包括企業銀行貸款違約和民間融資違約。

5.房地產價格泡沫遠超危機警戒線

據日經中文網2021年12月20日報導,2020年世界整體的淨資產達到510萬億美元,比2000年的160萬億美元增長3倍。其中中國從2000年的7萬億美元猛增至120萬億美元,增長17.1倍,比國際平均增長高出14倍。

據《中國住房存量報告:2021》披露,2020年,中國住房市值為62.6萬億美元(約445萬億人民幣),占國家總財富量120萬億美元的52.16%。從住房市值與GDP比例來看,2020年,中國的GDP為14.72萬億美元,住房市值與GDP比例為414%。同年,美國是148%、日本是233%、德國是271%。在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前,美國的住房市值與GDP比例最高為169%。在1991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前,日本的住房市值與GDP比例最高為391%。

由此可見,中國房地產泡沬比當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前高出245%,比當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前還高出23%。

6.官方外匯存底大量減少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2022年6月7日公布,截至2022年4月末,中國外匯存底規模為31197億美元,較2013年年末下降7016億美元,降幅22.5%。截止2022年3月末,中國銀行業對外金融資產15687億美元,對外負債15706億美元,對外淨負債20億美元。

7.中國經濟整體嚴重下滑

根據美國彭博經濟5月份發布的研究報告顯,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可能會下降到2%,遠遠低於中國國務院設定的5.5%目標。

該機構預測2%的增長率將是中國197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甚至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後的2020年中國經濟都有2.2%的增長。而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之後,當時中國經濟雖然規模遠小於今天,但也實現了3.9%的增長。

彭博社的分析文章指出,雖然北京正在通過一系列財政、貨幣政策和監管領域的措施來刺激經濟,但是習近平堅持的「清零」防疫政策削弱了這些措施的效果。

8.中國居民資產負債率高企

據第1財經網2022年3月22日報導,2010年至2021年,中國居民信貸規模從1.27萬億攀升至8.26萬億。其中居民中長期消費貸款(房貸)規模累計增長595%,居民每年還本付息的規模從5萬億元攀升至14萬億元。過去十年,中國居民貸款年均增速達18.3%,遠高於居民平均收入增速的10%。

9.企業利潤和居民收入大幅下降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5月27日公布,截止2022年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較1-3月份下降5%。分門類看,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8.5%;製造業利潤下降22.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下降26.8%。

財新網6月23日報導,從2021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各地方政府和企業都相繼出台了降薪政策,其中政府公職人員和國企業員工平均降幅在15%-25%;民企員工平均降幅在20%-30%。

10、習近平的清零政策比瘟疫更可怕

清零政策,中國大陸稱動態清零,其後又稱社會面清零或社會面動態清零,是指發現一例傳染病確診病例,即在醫學收治的同時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隔離密切接觸人員、控制病毒的影響範圍,以減少傳播和確診人數的一種防疫抗疫政策。從中國民眾的反應和遭遇來看,動態清零所造成的次生災害遠比病毒本身的影響更嚴重。

2022年6月28日,習近平在武漢考察時說:「寧可影響一點經濟發展,中國也要繼續堅持動態清零政策。」可見,中國這場疫情災難早已演變成政治災難,而且這場災難還要持續下去。

金融危機的十大徵兆中國都已出現

對照金融危機爆發前的十大徵兆,中國幾乎都已出現。中國之所以至今還未全面爆發金融危機,主要是因為中國政府通過行政手段加以干預。

如:201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經濟維穩的「六穩」方針。「六穩」分別是指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2020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為迎對經濟危機,會議又提出「六保」政策,分別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所出現的廠商倒閉潮、外資逃離潮、居民失業潮、員工降薪潮、房產降價潮、車貸斷供潮、房貸斷供潮和銀行擠兌潮等現象,足以說明中國的金融危機已經降臨。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光傳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704/1771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