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30年的客戶積累 兩年間流失完了

作者:

魏傑教授在日前的演講中提到:前幾天我去一個企業調研,總經理都流眼淚了,說30年的客戶積累,兩年間流失完了。所以客戶積累可不容易,不是我們想像的,要擴大出口就出去了,不是這回事。多年的客戶積累和信任是慢慢起來的,結果現在沒了。

為什麼沒了?客戶因為疫情差不多已經兩年來不了中國,業務都是網上溝通。好不容易要來一次,本來飛上海,因為疫情改飛了濟南,結果得隔離14天,之後就到大連,大連又是14天,隔離酒店又很差,這就讓客戶的感情降到了最低點。客戶走了以後永遠不來了,就這樣幾十年的客戶沒了。這對供應鏈產業鏈的衝擊很厲害。

PS,對於中國的外貿型企業,幾乎無差別的上演了同樣的劇情,即每一家企業的客戶至今已經至少有近三年沒來過中國了(這位總經理講述的悲傷故事距今又過去了一年)。

在2019年之前,我們公司幾乎每周都會有海外客人到訪,大家其樂融融、一起共進中餐,客人也會給我們同事帶來充滿異國情調的禮品,各種文化的交流與碰撞……有一個暑假,我們還迎來過來自美國的一個家族三代人一同到訪的歡樂時光。

今天讀到魏傑教授的這篇文章,回想起之前海外客商紛至沓來的繁榮景象,恍如隔世……

@風中的廠長:前幾天接了一個大訂單,33萬雙鞋,交給兄弟工廠做,報價也不高,但是開心不起來,因為利潤太低了,只能幫他養養工人。

我做的行業,衣服鞋子,非常傳統,我也不知道還能做多久,因為成本越來越高,房租越來越貴,利潤越來越薄,關鍵是年輕人一個都招不到了。

我自己廠里做的某種戶外衣服,款式一成不變,最早是歐洲做的,接著韓國和台灣做,2000年初韓商,台商在大陸開廠做,再後面外商撤了,大陸人自己做,一開始非常賺錢,一接著慢慢內卷,轉移,我剛入行能賺15塊一件,現在一件只能賺3-4塊,而且越南也有了。這就是一個行業的生命周期快到頭了。

那我到底是做還是不做?如果國家經濟持續發展,有大量新興產業替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願踩縫紉機了,那自然而然,就轉移到東南亞去了。行業的歷史使命完成了。

從目前的趨勢看,我認為完全有可能。如果說這個行業還有什麼前景的話,那肯定不是代工,一定是自己設計,開發,品牌。這個使命,會落到一部分有天賦,創意,並且腳踏實地的廠二代身上,我孩子還小,青黃不接,可能撐不到那一天。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深圳Jacky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813/1788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