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陪習近平第三任?二十大誰將在這輪激烈權鬥中勝出

—中共二十大日期公布在即 誰陪習近平第三任?

伴隨二十大臨近,誰將在這輪激烈的黨內權力爭奪戰中勝出,也成為外界關注焦點。習近平能否順利打破慣例、實現他追求第三任的政治目標,中共政治局常委又將出現怎樣的新格局,目前外界有各種猜測。

資料圖:2020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舉行新年茶話會。左起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等。

香港媒體分析,中共可能最遲在下周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上,就將公布二十大的開會日期。屆時中共政治局七常委誰上誰下?隔代指定接班人、以及「七上八下」還會是黨內規矩嗎?

周二(8月23日),香港《明報》刊文分析,指按照中共慣例,五年一次的中共黨代會前夕,都會召開本屆中央最後一次全會,通常為七中全會,實質上也就是黨代會的預備會。

而據以往紀錄,中央政治局會議通常會提前一個多月公布七中全會日期,同時公布黨代會的建議開幕日期。因此,中共二十大若如外界所料在10月開幕,那麼最遲本月底的政治局例會後,相關日期就會公布。

伴隨二十大臨近,誰將在這輪激烈的黨內權力爭奪戰中勝出,也成為外界關注焦點。習近平能否順利打破慣例、實現他追求第三任的政治目標,中共政治局常委又將出現怎樣的新格局,目前外界有各種猜測。

政治局七常委哪些人「七上八下」?

本屆的中共政治局常委依次是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

習近平:總書記、國家主席。1953年6月出生,69歲。

李克強:國務院總理。1955年7月出生,67歲。

栗戰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1950年8月出生,72歲。

汪洋:全國政協主席。1955年3月出生,67歲。

王滬寧: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1955年10月出生,即將67歲

趙樂際:中紀委書記,1957年3月出生,65歲。

韓正:國務院常務副總理。1954年4月出生,68歲。

如果按照中共內部不成文的年齡規矩限制,即所謂「七上八下」慣例(即年滿68歲的必須離任,67歲的仍可留任),本屆常委中習近平(69歲)、栗戰書(72歲)和韓正(68歲)3人已經超齡,面臨離任。

但外界普遍預測,習近平將繼續留任總書記;而栗戰書和韓正的卸任機會很大,而李克強是否離任,各種傳言紛紛出籠。

北京街頭一幅宣傳中共二十大的標語(美聯社

習近平連任板上釘釘?李克強走還是留?

旅美獨立評論員魯難告訴本台,「習近平連任可以說是板上釘釘,不存在任何制度性的障礙,或者政治力量上的障礙。」他認為,在習近平2018年修憲之後,就把鄧小平創立的領導人限任期制和隔代指定慣例全部打破。目前,習近平周圍也有沒有敢抵他意志的人物。

本台特約評論員、「公民力量」發起人楊建利也認為,目前為止,看不到任何可以阻撓習近平連任的「有意義的阻力」。

至於總理李克強,魯難分析認為,其去意已決,根本不存在什麼留任常委、去當人大委員長的問題。「因為李克強在這個位置上,是最窩囊、最悲催的一任政府總理。他就象炮兵部隊的炊事班長,『背黑鍋、戴綠帽、看別人打炮』。」他認為,李克強很可能「裸退」,能夠平安著陸就好。

不過,楊建利對此持不同看法。他認為,李克強還是有留任常委的可能性,而這將影響到誰將入常。「二十大最大的變數是李克強要不要留。如果他走,可能會帶來更多變動,如果他留任常委,懸念就非常少。」

他還表示,如果李克強不卸任常委,汪洋就會接任總理,因為他目前在黨內排名第三。但如外界傳言由胡春華接任總理,則不符合黨內倫理。

其他常委誰上誰下?

對於誰將進入下一屆政治局常委,目前外界猜測的人選集中在四個人,即現任政治局委員、副總理胡春華(61歲)、中央辦公廳主任丁薛祥(60歲)、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62歲)和上海市委書記李強(63歲)。

旅美獨立評論員魯難認為,對習近平來講,所謂年齡、政治資歷都不是考慮因素。「他唯一要做的就是保證自己執政的穩定性。在此前提下,任何可能性都存在,現在的推測,都不一定能最終實現。」他認為,唯一能肯定的就是,習近平的「之江派」人馬的核心人物,一定會進入下一屆政治局。

7月27日,人民日報發表胡春華的長文,談「三農」工作,被認為是向習近平表示效忠,也引發了他是否會接替李克強的猜測。魯難認為胡春華接任總理的可能性很大,因為從其年齡和團派背景上,都符合黨內團派和紅二代之間「隔代隱傳」的規矩。同時,丁薛祥、陳敏爾和李強作為習近平的愛將,都是可能入常的最大黑馬。

楊建利也指出,按照黨內所謂「七上八下」的規矩,栗戰書和韓正按年齡會卸任,而胡春華、丁薛祥、陳敏爾和李強都有可能入常。他還強調,保留「七上八下」的規矩對習近平有利。因為現在不是黨內某個派系在和習近平爭,而是習近平自己的人在爭。「因為位置有限,有很多習家軍想往裡擠,他們自己鬥。留這個規矩對習自己有用,可避免內部紛爭。」

本台特約評論員陳破空認為,關於政治局常委,比較保守的估計是「兩齣兩進」,就是栗戰書和韓正出局,而兩進就是一個團派,一個習家軍。「團派就是胡春華,習家軍就是丁薛祥看上去風頭比較健。因為李強和陳敏爾在上海與重慶都遭遇到不同的麻煩。」

不過,陳破空也強調,存在另外一種可能性,就是習近平被某種程度「逼退」,他有可能要求擴大政治局常委人數到9人,稀釋權力,讓更多的習家軍入常。

習李之爭與習下李上的傳言

北戴河會議結束後,習近平和李克強於8月16日同一天露面,一個去遼寧,一個去深圳,可謂是「南轅北轍」,並且兩人各說各話,一個大講「紅色江山、紅色傳統」,一個大談「改革開放」。網絡上也持續流傳「習李之爭」和「習下李上」的說法。

但楊建利認為,「習下李上」絕無可能,因為李克強根本沒有實力與習近平抗衡,恐怕他也沒有這種想法。而李克強能夠對習近平做出的最有力抗議,可能就是二十大「裸退」,完全離開政壇。

不過,本台特約評論員陳破空分析認為,有跡象顯示,習近平並未能在北戴河會議上完全掌控局勢,「習下李上」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現在還是中共內部權力鬥爭和路線鬥爭的關鍵時刻。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824/1793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