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孫立平:見識的差異:王健林的滿血復活與許家印的苦苦掙扎

作者:

,都是叱吒風雲的人物。在過去的幾年中,他們二人又都經歷了人生與事業的起伏跌宕。但就現在的情況而言,兩個人的狀況,卻大相逕庭。王健林已經重新走向輝煌,而許家印卻仍在苦海中掙扎。

兩相對照,讓人唏噓。

唏噓之餘,不禁讓人去想,二人不同的境遇,差在什麼地方?想來想去,我想到一個詞兒:見識。是見識的差異。因為正在準備一個系統性的課程,我最近正在思考見識這個問題。我這裡說的見識,不是見多識廣意義上的見識,而是指及時、明智、正確地作出判斷及認知的能力。

王健林的轉折點,始於那句著名的"小目標"。那是2016年,那正是王健林志得意滿的時候。彼時的王健林,不但在國內風頭正健,而且開始了在海外的大舉擴張。超越迪士尼,打造全球最大的文化娛樂集團,成為雄心勃勃的大目標。沒想到的是,自身的原因也好,外部環境的變化也好,反正是不但沒有接近目標,而是走到了雷區,甚至連自己的家底也有輸光的可能。

一時之間,昔日的首富,幾乎成了世人的笑柄。那句小目標,不但沒有成為勵志的名言,反倒成為酒桌上的笑料。但王健林畢竟有過人之處。就在這個最艱難的時候,他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中,騰挪躲閃,斷臂求生。其旗下的房產、旅遊項目、77家酒店、萬達電影、商管股份等等,以人們看不懂的價格火速出售。

由此,他獲得了2000多億的現金,這不但大幅降低了自己的負債,而且為東山再起奠定了基礎。2022全球房地產企業家榜上,王健林以1050億的身價排名全球第五,滿血復活。王健林輝煌再現。

而此時的許家印,卻正在苦海中絕望地掙扎。從現在看,掙扎出個什麼結果出來,恐怕還不得而知。許家印,與王健林一樣,同樣是人中豪傑。我曾經去過大家都熟知的也是作為許家印象徵的海花島,不得不感嘆,這是一個想做事的人,不但想做事,而且有想像力,有魄力。但正是這個雄心和魄力,將自己送到了苦海當中。

許家印的故事,與王健林的故事是很相像的。差不多一樣的雄心,一樣的魄力,一樣的困境,甚至連自救的措施都是差不多的。差的就是,王健林快了一步,許家印慢了一步。但這絕不僅僅是一步的差距。前者的主動斷臂源於預見與先知,後者的被動斷臂則出於現實的無奈。春江水寒鴨先知,王健林成了那隻鴨,而許家印沒有。

這背後的差別在哪兒?可能就是一點點,見識。這讓我不禁想到兩個人的經歷。王健林是一個從體制內出來的人,他既懂體制外,也懂體制內;既懂市場,也懂權力;既懂哪些是自己能左右的,也懂哪些是自己不能左右的。所以,他在別人還看不懂的時候看懂了,在別人猶豫的時候他行動了。有人說,王健林靠的是幸運。不對的,不是幸運,是見識。快一步慢一步的差別是見識的差別。

見識是最重要的。正是由於這種見識,王健林能夠較早地見人之未見,在別人還在充滿信心地大舉擴張的時候,他意識到危機正在到來。正是由於這種見識,他馬上從自我膨脹中覺醒,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知道即將到來的危機不是自己能夠抗拒的,只有斷臂才能求生;正是由於這種見識,他能夠重新掂量代價與生存之間的關係,知道哪些是必須付出和犧牲的。其實,要做到這一點很難,因為每一攤子,都不僅是他的心血,同時也是他的夢想。當然,後來轉型之路的選擇,也是與這種見識分不開的。

許家印差就差在這裡。論商業才能,許家印也許不輸於王健林。而且,無論是曾經的大舉擴張,還是後來的斷臂求生,也都是他們商海中見慣的商業套路。但問題是,許家印沉醉在自己的商業邏輯里,對外部世界即將甚至已經發生的變化,沒有能及時感知和醒悟。大錯由此鑄成。關鍵的因素在他視野之外。如果沒有外部環境的變化,誰能夠說許家印不能再維持幾年?誰能夠說許家印會失去自救的時機?

說到這裡,我不能不提到王思聰。王思聰本人我不評價。僅就王思聰於王健林的事業而言,不少人會覺得玩世不恭的王思聰特別是他的一些言論會給王健林添麻煩。但我的看法恰好相反,說不定這次救了王健林的可能就是王思聰。這次警醒了王健林的,可能就是王思聰那些當初在王健林聽來都覺得有些刺耳的瘋言瘋語的話。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孫立平社會觀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908/1800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