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是持續一生的,而最為持久的影響就是父母所展現的行為。例如孩子所展現出來的「懶惰」很多都是從父母的表現中所學到的。
因為很多孩子並不是不夠聰明,而是「懶」得學習。
這一種習慣是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展現出來的一種持續性的特質,當我們仔細分析這些孩子,並從他周圍的影響因素入手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這些孩子的父母身上多多少少也帶著這樣的表現和特點。
從理論的角度來分析這些孩子,他們主要分為兩種懶惰的類型。第一種是肢體的懶惰,這一種孩子相對來說比較聰明,但是他們缺乏用筆的能力,簡單的來說就是「眼高手低」。
另一種孩子是用腦的懶惰,這一種孩子他們通常只會用機械的通過複製粘貼來進行知識的搬運,而不是用自己的腦子和思維。
當然這只是父母給孩子所帶來的一種影響,孩子身上所展現的各種表現除了後天所遭遇的事情所導致的,很多都是家庭所帶來的影響。
而一位擔任了20年班主任的老師也說了大實話:「很多長大之後沒有本事的孩子,家庭都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父母給的壓力很大。」
例如很多父母擔心孩子沒有辦法做好事情,於是就會對孩子進行「包辦式」的教育,不信任孩子,低估孩子的能力。
讓孩子失去了嘗試和體驗的機會和能力,當孩子沒有足夠的思考和自主決定的機會的時候,就會讓孩子失去自己的信任空間。
例如,心理學中的「皮格馬利翁效應」表示,如果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自信,能夠讓他們產生非常積極的表現欲望,通過一種傳遞積極的欲望,就會讓他們進步得更快。
如果父母一直給孩子傳遞一種非常消極的欲望,那麼就會導致孩子產生自暴自棄和放棄努力的態度。
而且很多教育專家也指出,孩子這種自卑感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於家長誘導的,如果父母沒有給予足夠的自信心,就會擁有很強烈的心理壓力,這種感覺會持續孩子的一生。
如果父母把孩子當成自己唯一的依靠,就會忽略孩子自己的發展,這種唯一的指望會導致孩子產生自我喪失的表現,一生都是為了父母生存而努力,從而導致個性的缺失。
對於這些孩子來說,他們在威逼中成長,在表現出強烈的期待而無法得到滿足之後,就會產生性格上的偏差,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推卸責任等行為。
例如,李玫瑾曾經將一個孩子的成長階段分為不同的階段和時期,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如果這個時期沒有培養足夠的自信,那麼孩子在長大之後就會產生自卑的情緒,並且是伴隨一生的。
心理學中的「社會關係能力」指的是社會能力,並且著重指的是兒童為了實現目標,所以表現出的與他人溝通的技能和知識能力。
而這種技能包含了多個方面,比如人際關係之間的交往,自我管理的能力,性格的培養,自我認識的表現。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父母注重自己的思維和意識,在此基礎之上取影響孩子,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深層次的,並且是能夠讓孩子受益終身的。
如果無法給孩子正確的引導,所以要讓孩子知道「努力」是有用的,當他們對什麼都有興趣的時候,才能產生嘗試的欲望,勇敢承擔。
如果父母總是用一種責怪的態度取引導孩子,那麼孩子就會認為「自己無論多麼努力」自己的父母對自己都是非常滿意,這樣久而久之會對孩子產生一種「習得性無助」的態度,那麼這種自卑就會深深埋藏在孩子的心中。
所以這也給父母上了一堂課,現在孩子的問題這麼多,大多數都是來自於原生家庭的悲痛,我們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內心,足夠的機會,讓孩子產生自我鍛鍊的欲望和行動,才能引導他們擁有更加健康的心理狀態。
不抱怨孩子,引導孩子越來越自信,才能讓他們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越來越上進,越來越自信,擁有自己的未來才能避免較強的自卑感。
因為原生家庭是一個孩子的起點,也是一個孩子的終點,作為父母更要懂得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