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顏寶剛:折翼的都市——失去優勢的航空樞紐

作者:
香港要維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必不可少是航空樞紐暢順運作,這不是單靠搞兩日「全球金融峰會」或帶貴賓參觀博物館就能改觀。一旦大量國際旅客抵港途中已經投訴頻頻,恐怕最終只會事與願違,將「說好故事」變成公關災難。

過去一星期多宗在航空業的負面新聞,直接反映本港區域航空樞紐中心地位岌岌可危,不單航空運力不可能回復至疫前水平,機組人員質素亦恐大幅下降,即使政府加快推行「0+0」防疫措施,本港的航空配套早已失去競爭力,恐怕將無力應對。

香港已經營近三十年的「維珍航空」發聲明表示,將會無限期停飛往來倫敦及香港的直航機,並關閉在港營運近30年的辦公室,消息在航空業界相當震撼。聲明歸咎結業原因,是受俄羅斯關閉空域影響,令原定計劃明年3月重啟的直飛航機營運成本大增,故作出此商業決定。

今次受影響員工共46人,包括18名地勤人員及28名機組人員,翻查資料,「維珍航空」自1994年起提供往來香港及倫敦直航航班。

過去「維珍」在疫情前每日僅有一班來港客機,按目前「0+3」的新規下,以過去兩年移英人數眾多,不論移民或探親,照理往返英國的航空需求只會有增無減,而且北美和歐洲等地的復甦程度已回到疫情前的五成,但「維珍」反而撤出香港市場,背後反映是本港復甦速度較慢,航空公司要善用資源,將人力調配至更有效率市場,反映是「維珍」對本港經營環境無信心。

除「維珍航空公司」,「美國航空」亦未有復飛計劃,更有消息透露,將再有歐美大型航空公司有意撤離香港遷走駐港基地,移到亞洲其他國家,例如韓國、日本、新加坡等。

招聘待遇可恥,反應冷淡

同樣在上周,「國泰航空」舉辦為期兩日的招聘日,為自疫情以來首辦大型招聘活動,旨在為未來18至24個月的營運需求作準備,目標增聘超過4,000名前線員工,包括約2,000名機艙服務員。

表面上增聘四千人是相當大的招聘活動,不過一旦對比「國泰」於2020年10月的大裁員,當時裁減的職位多達8,500個,即占總員工24%,當中包括2,000名空中服務員,而當時「國泰」及「港龍」總員工人數為近三萬人。

再翻查最新2022年中期業績,「國泰」雇用人數減少至約二萬名員工,換言之經過幾年疫下「瘦身」,「國泰」員工人數已經減少了近一萬人,即是今次即使填補到四千名前線員工,人手與高峰期還是少了近六千人。

更重要是招聘人員的質素。從媒體報導了解雖然應徵者眾,但以新入職為主,據「民用航空事業職工總會」指出,整體招聘反應冷淡,特別是過去三年被裁走的經驗員工,據稱不少已經離開航空業或自行創業,留底的亦已經轉至其他航空公司。

更大原因是薪酬待遇「可恥」:「國泰空中服務員工會」指,新入職空服員底薪僅約9,000元,連同外站津貼等,月薪僅約1.1萬。而今年五月以來,雖有近100名舊員工重返國泰,但令人驚訝是,薪酬居然只與新入職空服員相同。

翻查2019資料,當時國泰空中服務員每月薪金平均約3萬元左右,現在要減薪三分之二重新入職,難怪願意「回巢」的人只占少數。

同一時間,由國泰機師組成的「香港航空機組人員協會」形容「國泰」正面臨史無前例的人手及培訓短缺,恐影響香港航空樞紐的地位。

協會在聲明中指出,於2020年10月「國泰」裁員之前,公司原本有約4000名機師,現時只餘下約2500人,當中較為資深的職級,即機長及副機長更大減四成,這些具經驗的機師,本身屬於國泰的「瑰寶」,但離職率史無前例地高,日後會出現人手空缺。

「國泰」航點減少近四成

協會表示,「國泰」裁員後,要求機師簽署新合約,當中包括削減薪酬及福利,觸發機師對「國泰」管理層的不滿,引起機師離職潮;同時關注在人手及培訓不足情況下,「國泰航空」未有足夠準備全面恢復、滿足復甦的市場需求,「國泰」航班目的地及班次勢必減少,難免影響香港航空樞紐的地位。更警告機票供應量下降,加上需求旺盛,可預見機票價格會持續上升。

在2019年疫情前,「國泰」以及旗下「港龍」,在全球一共有119個直航航點,若加上聯營航班就共有255個。但最新全球直航航點已經大幅削減至73個,較高峰時期減少近四成,當中12個內地城市更由於防疫限制,每周航班次數大減,部分城市更只限於入境香港。

令人懷疑基於機組人員不足,「國泰」旗下「香港快運」突然在沒有理由下取消明年一月中之後往來香港至日本的多個航班,相信好大機會是要調配人手至利潤更高的「國泰」航班。

有研究員估計,本港的航班、運力現僅回復至疫情前的10%,而直到本年底,香港運力才能回復三成,明年年底亦只有六成。對比之下,「國泰」主要競爭對手、同樣以國際航線為主的「新加坡航空」及旗下航空公司就一共就有超過130個直航航點,可以說是早就回復疫情前水平,更預計下個月「新加坡航空」的航班數目就可以恢復到2020年之前的八成,令「新航」可以在今年二月開始恢復招聘,目標是在明年三月之前,請夠二千名機組人員。

由「維珍」及「國泰」機組人員的遭遇反映,本港過去引以為傲的航空樞紐地位,已經失去競爭力,即使政府加快推行「0+0」方案,但在內地通關仍然遙遙無期下(儘管近日有所謂「政界人士」放風稱中共二十大後會放寬防疫限制,不過我很懷疑明年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才會看到政策調整),區域航空地位早已拱手相讓予新加坡。

政府近日率先調整機組人員的檢疫安排至「0+0」,取消閉環管理,機組人員抵港後「疫苗通行證」不會轉為黃碼,而是維持藍碼,但由「國泰」大型徵才會反應冷淡,以及海外航空公司開始逐步撒出香港,香港在區域航空樞紐中心地位能否維持,實在令心憂慮。

當局即使願意「一擲千金」,「旅發局」計劃當香港全面取消全部入境防疫限制措施,明年將向海外旅客贈送價值20億元的50萬張機票,但這種「窮得只剩下錢」的招數,是否就足以說好香港故事?更令人是憂慮是,即使旅客願意重新踏入香港機場,由海外上機一刻,我們的航空公司是否有足夠經驗的機組人員,可以一如概往為旅客帶來「賓至如歸」的服務?

香港要維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必不可少是航空樞紐暢順運作,這不是單靠搞兩日「全球金融峰會」或帶貴賓參觀博物館就能改觀。一旦大量國際旅客抵港途中已經投訴頻頻,恐怕最終只會事與願違,將「說好故事」變成公關災難。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11/1814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