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中國平安背後的神秘高人時間不多了

營收漲上來了,下一步就是如何在擴大手中資金流的同時,進一步擴大盈利性。

馬明哲把目光瞄向了經驗豐富的國際資方。

在中國保險業起步階段,同一時期美國等國家的保險公司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引入國際資方既能夠以較少的股權換取大量的現金流,又可以藉機學習國外公司的管理流程。

1993年,馬明哲決定引入摩根史坦利和高盛作為戰略投資者,而外資也確實為平安帶來了新的戰略變革。

在國內保險剛起步的時期,平安與產險界的很多公司一樣,都秉承著承保虧損也沒有關係,可以通過後期的投資彌補的觀點。

然而外資方卻指出根據國外保險業的經驗,承保即虧損的保險公司往往「續航」能力堪憂,基本過十年左右就不見了。

也是藉助外資方的啟發,中國平安明確承保即應賺錢,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盈利性也有所保障,夯實了企業的前期基礎。

5

到2002年,在高盛和摩根史坦利身上獲益良多的平安即將上市。

在國際前沿投資方處受益匪淺的平安決定引入百年外資方滙豐,以10%的股權換來了6個億美金的資本注入。

如果說摩根史坦利和高盛教會了平安如何「賣好保險」,那滙豐在某種意義上則是教會了平安如何「做好金融」。

滙豐入股之後開始指導平安規避內控等操作風險,建立壽、產、信託和證券的統一系統。

這奠定了平安在中國領先的金融地位,相比於國壽和太保,平安足足領先十年。

有趣的是,在外資紛紛看重中國平安這塊香餑餑的同時,早已入股中國平安的招商局、工商銀行和中國遠洋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無奈」退場。

先是2000年,工商銀行受限於國家禁止混業經營的政策,無奈將手中持有的全部中國平安股份,轉讓給深圳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到2002年,中國遠洋由於航運市場低迷的原因,選擇轉讓中國平安的股權。

而在中國平安的上市前夕,招商局的當家人秦曉也將手中持有的14.3%的中國平安的股權,以18億人民幣的價格轉讓給了北京寶華和北京源信行這兩家自然人擁有的投資公司。

有趣的是,即使按照滙豐6個億美金換10%股權的收購價格,秦曉轉讓出去的股份也價值逾70億人民幣,更遑論中國平安上市之後的增值收入。

而秦曉的轉讓價格卻僅僅是18億人民幣,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插柳,一切不言自明。

工行受限於國家政策退出,遠洋和招商局也紛紛退出平安,而隨著平安的上市,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在平安的股權也被稀釋攤薄至僅8%,而滙豐則是或接盤或增持股權提升至20%。

中國平安的資方終於不再「中國」,而是改由外資方接盤。

6

然而,生意場上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伴隨著平安大賭注投資的房地產市場的下跌,外資們也是紛紛拋售手中的平安股份。

到今年年中,中國平安的市值僅7000餘億元,相較於2020年的高光時刻,中國平安的市值蒸發了近一萬億。

一萬個「小目標」就這樣沒了。

深挖平安市值急劇蒸發的原因,平安市值腰斬與股東大規模套現的時間軸高度重合。

2020年開始,接盤滙豐手中股份的泰國企業卜蜂集團開始陸續減持,這也是中國平安市值從上漲到頂峰再到下跌的轉折點。

大股東卜蜂集團忙著跑路,其他外資股東也緊隨其後,摩根大通,貝萊德……都紛紛減持,就連持續13年投資中國平安的「老粉」李馳也進行了清倉。

中國平安可謂是被房地產市場坑得最慘的「地產金主」。

根據公開資料,中國平安持有中國金茂約14%的股份,碧桂園近8%的股份。

平安資管持有著旭輝地產6%的股份,平安人壽則是持有華夏幸福的25%的股份,加起來,平安集團算是半個房地產圈的「金主爸爸」。

單是一個華夏幸福,就坑了中國平安近400個「小目標」。

平安先是在2018年中斥資138億躋身華夏幸福第二大股東,隨後又投資243億,然而卻基本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中國平安的2021年財報顯示,其與房地產相關的投資中,投資資產虧損了248億,虧損幅度同比擴大高達7629%。

76倍的虧損幅度,也是沒誰了。

7

平安的困境不止於房地產,保險等主營業務也受經濟大環境和同業競爭的影響,慘遭滑鐵盧。

公司沒錢了,中國平安的保險代理人也和近段時間的網際網路大廠、房企等員工一樣「畢業」了。

僅2020年一年,平安「畢業」了近12萬的壽險代理人。

到2021年,情況進一步惡化,近42萬平安代理人離開公司,然而即使「畢業」了眾多員工,歸母淨利潤仍大幅下降,可見處境之艱。

在主營業務萎縮,地產投資蒸發的背景下,曾經視平安為「香餑餑」的外資方們如今紛紛拋售平安也就不足為奇。

業績下滑,市值縮水。

外憂內患之下,脫離了「中國」的平安,外資們也是紛紛「反水」。

即使是經歷了過去10年最差的2021年,「畢業」了59萬保險代理人,2022年的中國平安也依然未能扭轉其頹勢。

今年上半年,平安的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均再次下降。

中國平安已然到了調整經營策略的岔路口。

是堅持繼續引入外資,學習「國際化」的經營策略,還是回歸中國資方的懷抱,讓中國平安重返「中國」?

2022年跌落萬億市值的「神壇」之後,中國平安仍在原地徘徊,但留給馬明哲的時間已然不多了。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風聲島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13/1815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