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李濠仲:烏克蘭人想到的是宋美齡 感謝的是台灣

作者:
他筆鋒一轉:「然而,一個明顯的對比是,今天的中國對烏克蘭的支持,卻與台灣完全不同…台灣自己正受到來自更大威權鄰國的軍事威脅,但仍向烏克蘭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並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今天的中國則是拒絕譴責俄羅斯的野蠻入侵…」然後他再反問:「中國難道忘記自己也曾遭到南京大屠殺的暴行?」文章結語是:「之後如果中國欲在烏克蘭的重建發揮作用,烏克蘭不應忘記今天這一幕(中國袖手旁觀)。同樣的,中國在考慮未來與烏克蘭的關係時,也應該牢記自己(今天)這段的歷史。」

俄羅斯發動侵略烏克蘭戰爭進入第240天,烏克蘭人持續抵抗,最近一次重要國際聲援,是10月12日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決議,要求俄羅斯立刻無條件撤除對烏克蘭領土的侵犯。但在143個會員國贊成,5國反對的同時,開戰以來一直深受烏克蘭「寄予厚望」的中國則是投下棄權票。月前,澤倫斯基曾再次公開希望中國幫助烏克蘭抵擋俄羅斯,顯然中國的表現讓烏克蘭很失望。

過去,中烏關係交好是不爭的事實,雙方在軍事、貿易上的合作有相當深厚基礎,不過,自從俄羅斯年初進犯烏克蘭,雙邊自1992年建交後發展出的密切關係,卻未發揮有效作用,相較歐洲國家及美國的軍武支援和對俄羅斯的制裁,中國一直處於壁上觀,如此真正鬆一口氣的,反而是烏克蘭的敵人俄羅斯。開戰至今,烏克蘭始終在等中國給個交代,只是幾次喊話未果,連澤倫斯基都說他現在沒有和中國直接溝通的管道,他們對中國難保多有改觀。

中烏「友誼」變質,倒也不只出現在官方層次。戰爭剛開始第一個月,一群居住在北京的烏克蘭學生、教師,便發現他們自己家園遭到侵略當下,中國網路上竟充斥著大量親俄言論,幾乎一面倒都在附和普丁的說詞,並以於截然不同於他們對戰爭的理解和認知,在中國網路社群上廣泛散布美國和歐洲國家援助烏克蘭的陰謀論,中國媒體上更完全不見烏克蘭官方的立場和角度。這促使近300位烏克蘭志願翻譯者積極投入以簡體中文為主的「烏克蘭新聞網」(Ukraine News),希望藉由他們的翻譯文章,導正中文圈(主要是中國)對烏俄戰爭的種種偏見。

但300名烏克蘭志願翻譯者,哪裡比得上中國無以計數「愛國網軍」排山倒海的攻勢,而且,志願者許多在微博上對俄羅斯宣傳的反擊,都直接遭到遮蔽,大多數烏克蘭僑民所使用的應用程式,根本也無法在中國當地使用,再再增加他們試圖「改變中國輿論」的難度,有些翻譯參與者最後乾脆放棄說服他們的中國朋友。

同一時間,台灣這方聲援烏克蘭的行動,從社群網路到公開遊行都有,媒體輿論多數也都是站在同情烏克蘭的一邊,官方立場亦明確反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烏克蘭國會曾在4月透過Telegram發文感謝台灣從俄羅斯入侵以來,就一直支持烏克蘭。6月初,英國《每日電訊報》駐台記者史密斯在個人推特發布了一張照片,可見一面中華民國國旗,就和其他國家國旗一起掛在基輔獨立廣場的一面牆上。那是烏克蘭人感謝他國聲援的方式之一,「台灣」就在其中。

7月20日,當烏克蘭第一夫人奧萊娜受邀前往美國國會發表演說時,更有前烏克蘭花旗銀行執行長費雪(Steven Fisher)特別投書媒體,拿奧萊娜和蔣宋美齡當年前往美國國會演講對照。他在文章中提到:「烏克蘭今天為民族生存而戰,與中國在1940年代日本軍國主義下所受的苦難,存在著諸多相似之處…」,「宋美齡的美國國會演說,就是在要求世界維護和平,為被侵略者的犧牲和苦難發聲…」,「(兩位)第一夫人們保護自己家園的用意是一樣的…」。

接著,他筆鋒一轉:「然而,一個明顯的對比是,今天的中國對烏克蘭的支持,卻與台灣完全不同…台灣自己正受到來自更大威權鄰國的軍事威脅,但仍向烏克蘭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並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今天的中國則是拒絕譴責俄羅斯的野蠻入侵…」然後他再反問:「中國難道忘記自己也曾遭到南京大屠殺的暴行?」文章結語是:「之後如果中國欲在烏克蘭的重建發揮作用,烏克蘭不應忘記今天這一幕(中國袖手旁觀)。同樣的,中國在考慮未來與烏克蘭的關係時,也應該牢記自己(今天)這段的歷史。」

可以說,這場戰爭,再又區隔出了台灣和中國的不同,關鍵根本不在什麼「代理人之爭」,而是隔著一道台灣海峽,彼此價值觀已是如此南轅北轍,且當然也不會只有烏克蘭人看到了兩者之間極大的差異。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24/1820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