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心理學家:為人父母,永遠不要對孩子說3句話,非常傷人

這世上最可怕的事就是,為人父母,不需要經過考試。

沒有經驗的父母,通常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孩子的身上,也經常會說出一些影響孩子一生的話。

這三句話,請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要輕易對孩子說:

聽話才是好孩子

在中國,好孩子和壞孩子的唯一區別可能就是聽不聽話,中國家長夸孩子時也經常會用「聽話」這個詞。

聽話哲學可以說是東方教育的一大特色了。

但是從心理學角度看,一直被要求聽話的孩子,對於其心理發展是極其不利的。

在聽話教育中長大的孩子,身體通常是遲鈍的,對外界的刺激不敏感。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他內心和身體的連接被切斷了。而切斷這種連接的,正是一遍遍的「你要聽話」。

「聽話」意味著放棄自己的想法,遵從別人的想法,久而久之,也就忘了自己的想法是什麼了。沒有主見的人生是可怕的,命運完全掌握在別人手裡。

「童話大王」鄭淵潔認為,家庭教育不是管理,而是示範和引導。

你希望孩子閱讀,你就不能天天刷手機、玩遊戲;你希望孩子孝順,你就要對自己的父母孝順;你希望孩子自律,你首先得是一個自律的人。

身教遠好於言傳,如果你自己都不是那樣的人,卻一味地要求孩子聽話,那就是在親手葬送孩子的人生。

我不要你了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安全感位於需求的第二層級,是一個人的基本需求。

安全感低的人會整日患得患失,惶惶不可終日。

小孩子的世界觀屬於尚未成熟的階段,這個時候孩子的種種做法都是發自內心的需求,如果父母不加理解就抑制孩子的行為,甚至用拋棄孩子作為威脅,那麼孩子長大後,就會繼續壓抑自己的內心想法,成為一個「順從的老好人」。

童年時期,正是一個人形成穩定安全感的時期。

對於孩子來說,他的一切需求都需要父母來滿足,他需要依靠父母才能生存。這時,父母要給孩子這樣的感覺:你可以盡情地表達自己,只要不傷害別人,父母會永遠在你身邊。

有了這種想法的孩子,能夠在人際關係中釋放自己的能量,即使遭遇挫折,他們也能很快恢復。因為他們知道:我的父母會一直支持我。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這種感覺就會內化到孩子的潛意識深處。

即使父母已經老了,不再幫得上自己了,但是他的心中仍然會存在一個聲音:放心去做吧,我們永遠在你身後。

真不該要你

這句話對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會讓孩子無法表達自己。

精神分析的相關研究表明,孩子說「不」的能力來自於童年時期和養育者之間的關係。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他要有這

樣的感覺:無論我做什麼,父母都不會離開我,沒有人會因為我而遭遇不幸。要知道,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這時他會下意識地把家庭遭遇的不幸歸結到自己身上。

有一位女士,童年時她的姐姐因車禍去世,但她一直認為這是自己的原因。

即使是成年後,她知道姐姐的去世和自己無關,但是內疚的感覺卻時刻伴隨著她,她潛意識中始終認為姐姐的死是因為自己。

把錯誤歸結於孩子,這在很多離異的家庭非常常見。無論孩子跟了哪一方,Ta經常會不經意地對孩子說:「要不是為了你,我肯定過的好多了。」

這種傷害對於孩子來說是致命的,他真的會把一切不幸都歸結到自己身上,進而會認為自己是個不好的人,形成一種自卑的心理。

結語

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一個人的性格基本在6歲以前形成,而0~3歲是性格形成的最重要時期。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還小,不懂事,就不注重幼兒的教育。

其實,幼兒的感受力是最強的,他雖然聽不懂話的意思,但是他能感受到這句話背後的感覺。

為人父母,是件偉大的事情,希望大家不要辜負這份責任。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第一心理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26/1821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