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美晶片出口新規衝擊下 長江存儲能撐多久

有專家表示,若拜登政府嚴格執行對華晶片出口禁令,中國頂尖晶片公司比如長江存儲等也頂多能撐三個月。圖為晶片示意圖。

中歐商會主席形容,美國收緊高端半導體技術領域的出口限制是對北京祭出「制裁之母」。還有專家表示,若拜登政府嚴格執行對華晶片出口禁令,中國頂尖晶片公司比如長江存儲等也頂多能撐三個月。

諮詢公司歐布萊特石橋集團(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負責中國事務的技術專家保羅‧崔歐洛(Paul Triolo)在「中國項目」(The China Project)網站撰文說,一位行業主管告訴他,如果沒有工具製造商的軟體和其它更新,像長江存儲(YMTC)這樣的中國公司最多只能繼續營運三個月。

他表示,通常像長江存儲、長鑫存儲(CXMT)和中芯國際(SMIC)等可能都已經儲存了某些晶片工具的備件,以應對硬體切斷。這就像華為在2020年9月台積電支持該公司的能力被切斷之前,華為有一定的庫存備用。

10月初,美國商務部宣布,對先進位程半導體和晶片製造設備實施新的出口限制,目的是防止美國技術推動中國的軍事進步。

新規要求美國公司必須獲得許可,才能出口對於中國實現一些技術目標至關重要的先進位程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這大大擴大了限制對中國出口先進技術的現有規則。這些規定還將允許美國阻止使用其技術的外國製造晶片向中國出口。川普川普)政府最早採取這個戰略限制中國科技企業華為。

中國晶片公司還被禁止從應用材料、泛林集團和KLA等美國生產商處購買晶片製造設備或零部件。這些企業也不被允許購買荷蘭阿斯麥(ASML)的極紫外光刻機。

美國還進一步禁止「美國人」(US person)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參與中國的先進位程晶片開發或生產。

崔歐洛表示,美方限令意味著,這些公司不太可能依靠儲備、繼續營運某些生產線。因為光刻、蝕刻、沉積、工藝控制和計量等半導體製造設備需要不斷維護,而且通常都跟設備商有長期維護合同。

此外,美國的工具製造商正在繼續消化新規,並確定哪些設施在新規的限制範圍內。三大工具製造商已從中國撤回人員,預計供應中國公司的相關零部件和軟體更新被扣留等不確定性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台積電也因發現涉及部分新規後,於上周末暫停了對GPU大廠壁仞科技的代工服務支持,這是對中國科技行業的另一個重大打擊。

大陸媒體經濟觀察網也報導說,按照美商務部的新規,中芯國際、長江存儲、長鑫存儲三家企業的先進產線將無法再進口那些落入美國劃定範圍內的美國半導體設備,且很難尋求替代品。

半導體產線高度國際化且極為精密複雜。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彭俊告訴經濟觀察網,如果企業或個人落入新規的限制範圍內,理論上講可以選擇向美國商務部申請許可,或者選擇不使用美國的物項、設備、技術,但是實際操作中兩個途徑都很困難。

報導提及,中國的晶片工廠目前在極力維持產線的運轉。半導體資深從業者表示,他們可以嘗試從日韓老牌工廠尋求工程師,硬體也可以自己校準,但軟體則像一個黑盒子,通常發往美國總部才能修復。

2022年10月7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宣布對中國出口高端晶片及晶片製造設備的最新限制,圖為美國商務部大樓。(Samira Bouaou/The Epoch Times)

中歐商會主席:美晶片新規是制裁之母對北京打擊很大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周二(10月25日)接受瑞士德語媒體《新蘇黎世報》(NZZ)採訪時,形容拜登政府大幅收緊高端半導體技術領域的出口限制是對北京「實施的制裁之母」。

「這對中國成為高科技國家的企圖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說。「中國被切斷了與半導體高端技術的聯繫,在可預見的未來,將無法縮小這一差距。這對他們的打擊很大。」

伍德克表示,也許中方認為,美國的行動是一種升級,但在他看來,「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裂痕很難再彌補」。

一旦二十大塵埃落定,新的政治局和常委會人員就位,北京是否選擇將某些供應鏈武器化,報復美國的晶片出口限制。伍德克解釋說,「這場制裁戰是關於大衛和歌利亞」,雙方力量懸殊。

他表示,如果北京懲罰在中國的美國公司,將使中國的就業機會減少,而且「他們也知道,華盛頓總能在制裁方面更進一步」。

過去,北京曾試圖在與美國關係緊張時,加深與歐洲的經濟聯繫,以緩衝美國制裁。伍德克表示,北京的強硬外交政策言論已使得其與歐洲的關係變得幾乎不可緩和,尤其是北京在烏克蘭戰爭中的立場使得歐洲輿論根本不再看好它們。

歐布萊特石橋集團的崔歐洛也警告說:「隨著美國試圖凍結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全部影響逐漸顯現,在中國經濟因COVID和全球經濟衰退處於相當大的困境之時,任何一個低風險選擇都會對中國的商業環境造成損害。」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27/1821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