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越來越明顯的信號,你讀懂了嗎

這一輪稅務的大擴張是從2020年就開始的,今年已經是第四個年頭,是從62%,58%,64%,67.5%這樣一路升上來的,現在才震驚的發現,已經有點晚了.......中央機構編制的趨勢,往往都蘊含著中央決策層對宏觀經濟趨勢的判斷...

越來越明顯的信號,你讀懂了嗎

剛剛開啟的2023國考,吸引了不少人的矚目。

局內人看來,招錄規模達3.71萬人,較去年大幅增加18.75%,但競爭遠比往年激烈,這才第四天,很多熱門崗位的報考已經是幾千比一的錄取。

而局外人關注的是,相比於2019國考總招錄規模1.45萬人,2023國考僅國稅系統就招錄2.5萬人,占了今年整個國考招錄的三分之二還多。

一時之間,很多吸引眼球的標題就出來了......

但實際上,這一輪稅務的大擴張是從2020年就開始的,今年已經是第四個年頭,是從62%,58%,64%,67.5%這樣一路升上來的,現在才震驚的發現,已經有點晚了.......

而對於我們來說,需要明白的是:

中央機構編制的趨勢,往往都蘊含著中央決策層對宏觀經濟趨勢的判斷,縱觀歷史,每一輪大規模的稅務機構擴張,都代表著中國將迎來經濟模式的升級。

中共建政以來,稅務機構有過三次半的大擴招,第一次是1953年,第二次是1982年,第三次是1994年,還有一個半次,是在2008年。

精通歷史的朋友,相信大概就會get到每一輪擴招背後的挑戰與機遇。

因此,每一輪時代車輪的前進,也都意味著需要一大批的年輕人加入進來,改變原有的財稅機制。

第一次的1953年擴招,是因為我們開啟了一五計劃混改或組建了大量的國企,國家的收入來源,逐步從市場獲取改為從國企的利潤上繳中獲得。(成立國家計委)

第二次的1982年擴招,是因為我們迎來了改革開放和力推的股份化改革,國家的收入來源,逐步從國企的利潤上繳,逐步轉變為通過稅務系統從市場上徵稅。(成立稅務局)

第三次的1994年擴招,是因為我們迎來了分稅制改革,國家對國有壟斷領域的管控進一步放開,進一步推動市場化,允許地方「八仙過海」,自行籌集發展所需要的資金。(成立地稅局)

第五次的2020年擴招,也意味著中國迎來了新一輪的稅收體制的深化改革,機構也會迎來深刻的機制改革。

而這也是在過去幾年,有年輕的讀者留言問我未來去稅務和銀行工作時,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我都是對前者支持後者反對的原因。

道理並不複雜,看看這兩天房地產市場熱議的融創中融共管保險柜鎖芯被換,超11億元被划走,以及龍湖的吳亞軍卸任董事長,並非巧合,而是一個時代落幕的縮影。

越來越明顯的信號,你讀懂了嗎

我最喜歡的地產商大佬孫宏斌,也即將迎來他的倒數計時。。。

越來越明顯的信號,你讀懂了嗎

地產商大佬孫宏斌

甚至許家印恆大最近四年肉眼可見的衰敗,與稅務系統最近四年持續的大擴招,也是緊密的正相關。

越來越明顯的信號,你讀懂了嗎

在1994年與2020年兩輪稅務大擴招之間,少了一輪稅務體系的擴招,是以恆大龍湖融創為代表的民營房地產商,與中國的銀行機構聯合,充當了「包稅人」這個位置,替各級政府來徵稅。

隨著2020年開始,大量的年輕人被招入國稅系統,那麼「房地產&銀行」這對包稅兄弟,必然就要迎來落幕。而自2020年以來新一輪的稅收體系,必將對其取而代之,地位也會不斷地提升。

因此,近期有媒體發表《積極做好風險資產價值重估的準備》的社論,聽起來也就沒有那麼突兀。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顧子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30/1823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