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供銷社又回來了?到底誰想多了

它確實一直存在著。但是在近年來不斷發展壯大,直到今天——10月21日召開的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第七屆理事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披露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供銷系統全年實現銷售總額6.26萬億元,同比增長18.9%。6.26萬億是什麼概念呢?可以這樣和大家對比一下:2021年,天貓雙11總交易額定格在5403億,京東雙十一總銷售額3491億。也就是說,沸沸揚揚的雙十一,阿里和京東兩大電商巨頭加在一起,也不到1萬億。在供銷社面前,什麼網際網路巨頭,啥也不是。

也不知道是否是因為人至中年、忘性太大,最近的日子,開始需要越來越頻繁的翻看日曆,才能確認今夕何年。

那些熟悉的新聞客戶端依然在推送著新聞和信息。只是這些新聞開始變得越來越有復古的意味了。

比如最近火爆全網的一條消息:供銷社重出江湖。在資本市場,二級市場上供銷社概念股持續走高,A股Wind供銷社指數近五日漲超10%。今天,天鵝股份、中農聯合均3連板,浙農股份、天禾股份漲停,中再資環、輝隆股份、新力金融、中農立華漲超5%。

當然也有人闢謠:這是大驚小怪,供銷社從來就沒有真正消失過,一直是存在的。是的,最近這些天出現的新聞背後都有很多值得闢謠的角度——國營食堂不過是一些社區的試點嘗試;你看中國聯通和騰訊的混改,你們為什麼就不能朝著騰訊幫助中國聯通加快市場化步伐的方向去理解呢?

看起來,這些新聞最終不過是虛驚一場。就像多年前吳小平鼓吹的「民營經濟離場論」最終被官宣打臉一樣。

但作為傳播學的科班出身,我還是會對符號本身所傳遞的信息保持一些可能不必要的敏感——當一些符號以前所未有的頻率密集出現在你眼前,或許它傳遞的信息本身是不盡真實的;可我相信,符號本身就是信息和隱喻。

01

合作社在中國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後,一直把發展合作社作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解決農民問題的重要方面,切實給予引導、支持和推動。

供銷社作為一個事業組織,確實並沒有真正消失在歷史舞台。但他的存在感是有著極大起伏的。

給大家梳理一下關於供銷社的官方敘述歷史,相信大家會有明確的體會:

從1949到1957年,供銷合作社在全國得到迅速發展,形成了一個上下連接、縱橫交錯的全國性流通網絡。

1982年,在機構改革中,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第三次與商業部合併,但保留了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的牌子,設立了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保留了省以下供銷合作社的獨立組織系統。

1995年2月,中央根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深化農村改革的要求,從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需要出發,在總結供銷合作社過去改革和發展經驗的基礎上,作出了《關於深化供銷合作社改革的決定》(中發〔1995〕5號),明確了供銷合作社的性質、宗旨、地位和作用,並決定恢復成立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

1998年,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組織了大規模的調查研究,形成改革的總體思路。1999年,《國務院關於解決供銷合作社當前幾個突出問題的通知》(國發〔1999〕5號)正式出台,供銷合作社的工作重點轉向了扭虧增盈。

在此之後,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一直在盈利,也扮演了一些角色,但總體來說,在宏觀調控中的存在感並不算強。

轉折點發生在2013年。

直到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支持供銷合作社開展農產品流通,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在農業社會化服務中的重要作用,是對供銷合作社的肯定,為供銷合作社的改革發展和轉型升級帶來契機。

2014年,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列入中央改革辦2014年工作要點,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

隨後這些年裡,供銷合作社確實在不斷擴大其社會影響和經濟影響。是的,它確實一直存在著。但是在近年來不斷發展壯大,直到今天——10月21日召開的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第七屆理事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披露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供銷系統全年實現銷售總額6.26萬億元,同比增長18.9%。

6.26萬億是什麼概念呢?可以這樣和大家對比一下:2021年,天貓雙11總交易額定格在5403億,京東雙十一總銷售額3491億。

也就是說,沸沸揚揚的雙十一,阿里和京東兩大電商巨頭加在一起,也不到1萬億。在供銷社面前,什麼網際網路巨頭,啥也不是。

而按照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08萬億元。也就是說,供銷系統的銷售額已經達到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4.2%。

它當然一直存在,而且是在你沒有注意到的時候,它已經成長為一個任何人都無法忽視的龐然大物。從這個角度來說,鎂光燈落在它身上,也是符合規律的必然。

02

也有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大眾需要正確理解今天的供銷社。供銷社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作為國有機構的一種保留至今,但經過這麼多年,雖然從名稱上還是供銷社,但已經完全不是過去的概念了。將現在的供銷社和計劃經濟聯繫起來是一種誤解。現在更多是類似日本的農業協會,相當於村民的自助組織,為農民科學種植提供產銷服務等。

我又去查了日本農業協會的資料。只是尷尬的是,我發現專家所類比的日本農協,全稱日本農業協同工會,致力於農業教育、農業經營、農村生活等多方面的指導,這些稱之為指導事業,是JA(日本農協)的主要工作之一。

而指導事業本身是沒有任何收益的。為了使會員的經營和生活得以提高,為會員提供必要的進修機會和技術進步指導,是JA(日本農協)的基礎事業。指導事業是對會員的服務事業,同時也是強化會員對JA(日本農協)的理解與支持。

而實在要找交易數據的話,我只在2014年的一篇論文提到,據日本農協的全國性統計——農林水產省的《綜合農協統計表》,在所調查的818個綜合農協中,有449個從事農產品加工業務,加工業銷售總額為1350.2億日元,換算成人民幣,才67.5億。和能夠有萬億規模的供銷社完全不在一個級別。

只能說,以供銷社的體量類比日本農協,是太看得起日本農協了。

最近還有一個新聞,鼓勵社區建食堂。

最新下發的《通知》要求,各市(區)應選取3至5個社區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為期2年。通知表示,試點社區應規劃建設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幼兒園、托兒所、老年服務站、社區衛生服務站,還將配建食堂、家政服務網點等便民商業服務設施。

許多人把社區食堂想像的很美好。但社區食堂誰來出錢,賣給誰?菜品是什麼,可以選擇嗎?可以不去社區食堂吃嗎?社區食堂的未來是什麼?

沒有人有確切的答案。

從國營食堂到供銷社進入舞台中央,再到前兩天瘋傳的中信收購騰訊的新聞最終以聯通和騰訊的新設公私合營公司靴子落地,大雪紛紛已經布滿窗台,到了這個時候,我只有一個問題:真的是大家想多了嗎?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三娘在此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107/1826500.html